作者文章归档:彭小兵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人,管理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访问学者,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大学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大学公益慈善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安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研究、传播经济思想和管理智慧,就公共政策和社会视点发表评论。

体验重庆的市内轨道交通和高铁


  体验重庆的市内轨道交通和高铁
02/25/2016


  今天乘坐高铁前往重庆某区县。从家里出发,选择乘坐公交车+轨道交通(轻轨),到达重庆北火车站北广场。预留1小时40分钟。含网上订票,现场取票,进站,安检,提前10分钟候车上车。

  背景

  1.目前从沙坪坝区出发去火车站(以重庆北站为例,菜园坝的重庆站目前仅有少量快客发车,不予考虑),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是:自驾或出租车(约25分钟)、公交车(约1小时)、公交车+轨道交通工具(地铁或轻轨,约50分钟)。由于都涉及到路面行走,所以堵车一定会经历到。根据我的经验,堵车时间平均在20分钟。所以,从沙坪坝出门到火车站...

Read more

高素质青年人才培养


  1、觉得中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到大学甚至博士生毕业,阅历经历都太单薄,仅仅是一个善于应付书本知识的平面人,而一出离学校到社会,要求这个平面人立刻要成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人,就给青年人带来很多的困惑,甚至,某些残缺相伴终身。所以在这个提案里面,个人觉得要针对真正的”人”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吸收知识的工具来考量青年人才培养问题。

  2、觉得目前的教育即“重理轻文”的培养模式有很大的问题。即使是“文”,也把重心放在经济、法律、管理等等实用性文科的工具型人才的培养上面,而很大程度忽略“人之为人”所...

Read more

社会工作介入地震灾区的社会秩序重建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地震灾区的社会秩序重建研究[]

——基于社会资本积累的视角

A Study on Social Work’s Participating in Reconstructing the Social Order of Disaster Area after Earthquake: Based on Social Capital

彭小兵,涂君如,吴莹婵

 

  来源:本文的修改稿发表在《社会工作》,2015年第3

摘要本文探讨地震灾区社会工作、社会资本及经济发展之间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论架构。影响现代...

Read more

李俊慧:“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真相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真相

 李俊慧/2014年12月3日



按:难道教育跟医疗一样,各国都在比谁更烂?

按:以下是郭子轩同学在作业中陈述义务教育在其家乡推行的结果,值得在此单独发帖展示。后面我会做简略的“点评”,然后引申到对中国的“应试教育”与发达国家的“素质教育”进行解释。

我是一个来自教育有那么些不寻常的地方——河北,一个教育资源近些年分布不均衡的省份。就拿我身边说起,我的妹妹在上初中的时候就被我...

Read more

我院硕士生陈艺洁参加首届(2015)中国公共管理学术年会暨青年学者论坛


  我院硕士生陈艺洁参加首届(2015)中国公共管理学术年会暨青年学者论坛
  2015-10-30



  2015年10月25日,首届(2015)中国公共管理学术年会暨青年学者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公共管理质量与国家治理能力建设”。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生陈艺洁应邀出席会议,并在年会的第20场分论坛上交流发言,所提交的论文获得年会及论坛的优秀论文奖。

  首届(2015)中国公共管理学术年会暨青年学者论坛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共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Read more

以德治国→祸国


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推演一下这个奇怪的结论!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之所以多数情况下是井然有序的,都是因为有规则、人们遵守规则;而这个世界有时候又不那么有序,间或来点冲突、甚至战争,也都是因为有人不遵守规则。
 
这似乎是个铁律。宇宙看上是那样的井然有序,所以我确信宇宙也有它的规则,也就是今天我们已经明白的“它的运行规律”——早期的科学家做科学研究,目的也是寻求这个规律。人世间的规则(标准)是人定的,至于宇宙的规则(规律)是谁定的,这个暂缓讨论。
 
然而在我所从事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

Read more

公共精神:即基于健全的心智的自由


   自由:基于健全的心智的

  
——读汪丁丁的《自由问题和中国问题》

  

  转型期的当前中国社会,“自由”的问题谈得比较多(跟讨论“民主”一样流行),街头、小巷、网络,似乎犄角旮旯都有人在讨论。不少人举起自由的大旗对社会的、政府的、治国的问题大加鞭笞,而很少针对或反省自身。譬如,曾经的央视红人老毕,因某饭局上的辱毛段子,使得他丢了央视的饭碗,有人为此愤愤不平,觉得私人领地的自由受到了侵犯。

  问题是,就“公共话语”或“公共领地”而言,什么是...

Read more

犹太人注重什么品质?


  犹太人所取得的成就,众所周知。那么,犹太人的教育观中,一般注重人的什么品质呢?来看看学者Richard Lynn的研究。

  在2007年发表的、题为《如何解释犹太人取得如此高的成就》的论文中,Lynn研究了美国“一般社会调查”(GSS)1972-2004的调查结果,特别就“父母最期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什么品质”这一项,研究了犹太父母与其它族群的不同(其他族群分别是基督徒、天主教徒、无信仰者、其他信仰者等四个族群)。在这个调查中,18岁以上的接受调查者要在十三项品质中选出一项他们最希望自己的孩子所具有的品质,然后将这个问题扩大为选出三...

Read more

公益慈善事业的科学依据


中文名: 《好人会有好报吗?》

原名: Why Goo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

作者: ()史蒂芬·波斯特,()吉尔·奈马克

译者: 高子男

出版社: 南方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10501

【内容介绍】

本书作者综合了四十多所美国主要大学的一百多项研究成果,从科学界对付出与回报的研究结果出发,揭示出常人没有发现的惊人事实: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着神奇的能量转换秘密,我们在付出的同时,回报的能量正通过各种形式向我们返回,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却懵然不知。

这本书除了难得的科学论证外,还有感动人心的真实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