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程实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全球宏观、中国宏观和金融市场。现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会成员,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和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著有《多元化退潮:数据背后的经济真相》、《<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等著作。

别被特朗普的表面姿态迷惑


   美国加息趋势尘埃落定

  虽然金融市场渴望宽松货币的盛宴永不谢幕,但美联储最终还是依依不舍地撤走了狂欢的酒杯。2016年12月15日,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迈出了“一年一加息”的关键一步。尽管从概率上看,本次加息毫无悬念,但尘埃落定本身具有重要的趋势意义。笔者认为,美联储早已偏离长期审慎的政策轨道,却在总统更迭的敏感时刻坚守住了基本的政策理性,确立了美国基准利率缓步上行的大趋势。

  一点无法确定方向,两点才能连成一条直线。2015年12月的加息构成了美国货币政策的拐点,而2016年12月的加息才算真正确立美国利率的上行周期。事实上,...

Read more

法国民粹势力并未出现实质性的衰退 仍需警惕


    “莫言下岭便无难, ,一山放过一山拦。”三月中旬至今,冲刺阶段的法国大选风云变幻。前有荷兰大选有惊无险的喜人结果,后有勒庞民调支持率的连续下挫。欧洲民粹主义涨潮看似由盛转衰,市场对法国大选的预期也日趋乐观。

  我们认为,在经济、政治和历史的三重维度,荷兰和法国的民粹势力差异悬殊,荷兰大选并非法国大选的合理参照。另一方面,由于主流信息存在偏误增强机制,近期勒庞支持率的走低更可能是主流民调的假象。

  法国民粹势力并未出现实质性的衰退,仍有较高概率复制美国大选的“N”型逆转。当前的市场可能已经陷入盲目...

Read more

2017年第一季度金融市场发生了这些意外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对于投资来说,一个充满意外的市场,既意味着风险,更意味着机会,结果的好与坏,往往就取决于是否有超越共识的前瞻判断和择势而为的行动勇气。2017年第一季度已成历史,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诸多变化,真正令人意外的,不是每一个变化本身,而是这些变化的矛盾并存。

  我们认为,从过去眺望未来,不仅需要区别每一个变化的可持续性,还需要深刻理解种种意外的背后逻辑。有的意外,可以重来,那么,需要调整的,就是我们的预期;有的意外,难以重来,那么,将要发生调整的,必是市场本身。 

  意外一:新兴市场领跑全球股市。2017年...

Read more

甄别短期异动与长期变盘的核心逻辑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乱象纷呈,共识变得愈发脆弱,趋势显得愈发模糊。特别是最近一段时期,诸多变化汹涌而出,市场波动性明显上升。噪音越多,动荡越大,越需要冷静甄别趋势主音、前瞻把握市场脉动。

  当下的重要任务是深入思辨并严格区别这些变化的基本属性。有的变化,如“烟花易冷”,只是难以持久的短期异动;有的变化,如“刹那永恒”,是等待确认的长期变盘。区分两种变化的关键,在于用“大历史观”和“大世界观”加以审视,...

Read more

稳中求进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十年危机两茫茫,市场殇,复苏难,千丝万缕,得失费思量”。2008-2017,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走过欲说还休的十年。十年之前,市场大多相信,危机终会过去,一切必将复归如常;十年之后,市场渐渐明白,危机影响不会消逝,世界格局变化已经深深烙上危机的印记。回望这十年,危机不疾不徐地完成了风险演化的闭环,从流动性危机到债务危机再到货币危机,从美国到欧洲再到新兴市场,没有哪个市场能远离共振,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在这十年里也感受到风险传染的混乱,体验过刀锋起舞的挑战,展现出减速增质的倔强。此间种种,莫衷一是,唯有丝丝领悟,发人...

Read more

警惕2011年的经济金融前车之鉴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2017年以来,关于通胀与加息的真假之辩尘嚣渐起。

  春节之后,中国央行调升货币市场利率,美联储主席耶伦则在2月15日国会听证时意外发出鹰派声音,表示“等待太久可能要求随后迅猛加息”;2月14日,中国统计局公布的1月通胀数据和社融数据大超预期,2.5%的CPI同比增幅创近37个月新高;而稍后公布的美国2017年1月2.5%的CPI同比增幅也创近阶段新高。在习惯了低增长和低利率之后,市场对突然而至的变化充满疑虑,通胀与加息是真是假引发广泛讨论。

  从历史中寻找答案,我们发现,当前局势与2011年十分相似:彼时,全球经历了一...

Read more

“假通胀”与“真加息”:2011昨日重现?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2017年以来,关于通胀与加息的真假之辩尘嚣渐起。

  春节之后,中国央行调升货币市场利率,美联储主席耶伦则在2月15日国会听证时意外发出鹰派声音,表示“等待太久可能要求随后迅猛加息”;2月14日,中国统计局公布的1月通胀数据和社融数据大超预期,2.5%的CPI同比增幅创近37个月新高;而此前公布的美国2016年12月2.1%的CPI同比增幅也创近31个月新高。在习惯了低增长和低利率之后,市场对突然而至的变化充满疑虑,通胀与加息是真是假引发广泛讨论。

  从历史中寻找答案,我们发现,当前局势与20...

Read more

人民币的变与不变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身处宏观乱纪元,每一年的新开始都充满了混乱、惊慌和动荡。2016年第一周,人民币兑美元快速贬值,熔断两次之后熔断制度取消,全球市场经历一轮意料之外的深跌;2017年第一周,就在大多数人笃定认为汇率之殇将“昨日重现”之际,人民币兑美元强势升值,CNH市场风声鹤唳,全球投资者又经历了一轮截然不同的动荡洗礼。

  动荡的背后,暗藏着市场预期与政策引导之间的复杂博弈。一方面,人民币贬值预期异化成心魔,心魔难去;另一方面,人民币预期管理谨守底线,底线必御。在动荡中把握趋势,我们提示投资者,更需从大格局理解大趋...

Read more

“乱纪元”的投资逻辑


  “过去决定未来,现在决定过去”。过去八年,全球经济经历了“银行危机——债务危机——货币危机”的完整循环,美国、欧洲和新兴市场先后作为危机震心而遭遇挑战;时至现在,这场危机造成的短期冲击还未彻底消散,长期影响也才将将显现,经济政策渐近瓶颈,全球经济秩序和政治生态则日显混乱;展望未来,混乱和失序将成为常态,全球经济运行机理和治理结构正发生深刻改变,一些新变化正在发生,并引领新趋势的酝酿和形成。未来的经济世界,已经和市场熟悉的过去全然不同,但又暗藏着金融演化的内在逻辑。身处宏观乱纪元,面对世界新...

Read more

人民币贬值“心魔”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如何看待经济世界?这一直是个充满哲学思辨的问题。经济世界的一切现象,既有其内生机理,又是市场上全部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经济现象,本质上是虚幻的,任何固有的经济理论对于短期现实的解释力总在不停衰减;经济幻象,往往又是短暂的,一切执念和误解,最终都将烟消云散,这恰是经济学均衡思维在长期中依旧充满活力的根本原因。

  用均衡思维审视当下人民币汇率,长期均衡依稀可见,但短期中贬值预期却幻变成一种心魔:没有原因,或不需要原因,人民币将急速、大幅、持续贬值似乎已成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没有目标,或不需要目标,人民币汇率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