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的不平等,是制度问题。在中国又应当是什么样的制度呢?100多年来没搞明白,现在还在探索。“原罪”概念属西方基督教文明的语境范畴,用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不知怎样去解构或释疑。总之,中国人对那些过分的事情是不大能够认同的,何况这些所谓“原罪者”本身又不具备这样的能够承担起国家、民族、进步、领袖、引领人这样的共同诉求的责任和质素,而且他们往往因特殊的原因获得了相当的财富,但又往往缺乏驾驭其资源的能力,使其中国的改革成本更加的巨大,所产生的自利贪腐的示范效应,导致社会二元对立,形成了普遍的社会资本在深层次面上的不满与不和谐...
作者文章归档:郝明玮

与盛世风云讨论《中国人的软骨头》问题
对话捷客《质疑中国知识分子》
《对话网上“国富民穷”的讨论》
又与余英时先生讨论《中国知识分子问题》-贵族与贫民
郝明玮评述:
非常认同余英时先生对于中华文化自古传承的定义。我看,于连上了贵族夫人的床的主要原因是他的拉丁语带来了艳福,当然还有其他。而中国人的贵贱之分主要的不是钱和财富,也不在乎什么爵位,而在于是否有修养,这修养的学问是比较大的,就连歌女都必须是琴棋书画亨通才是上等。更不用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再说,我们常见到偏远山区的野夫,也不时有君子之谈。君子是中国人的人生价值向往,皇上与野夫同认此理。有书信交往时用的客套话:“聊效野人献暴之诚”可以为据。
人称中国的莎士比亚李渔先生在形容女人时有这样一段...
《对话中国证券博友“春天”》
《春节与陋俗》--回答网友
答网友《过春节》
物质生活艰难的年代,过春节可以大吃几口红烧肉,穿一件土呢土气的新衣服,高兴的屁颠屁颠的。现在猪肉是不大好吃的东西了,洋饮食平时常去麦当劳什么的,也不新鲜。看来对于口福,就不需讨论了。当然,节日期间出现那些过于“奢靡的场景”,大小电视台、各种小报自然会描述和报道,不在话下。过春节,有些事是必须要做的:
首先是看望老人,赞许他们把你扔到这世界上来的功劳,至于你自己过的好与不好是不关紧要的,紧要的是一定笑脸常在,融融乐乐全家团圆。
其二是朋友相聚,只有这个时候,多年不见的...
《简单是美》答网友
《美丽和美食》答网友
美丽和美食混在一起,好像是当今时尚。
人常说“请美女吃饭”,这就算把“美丽和美食”搅在一起了。这是一般的理解,更有,美女下乡去吃农家乐,农民们大兴土木,恨不能把个自家院子修的跟“凯宾斯基”一样,为了迎接美女和帅,当然还要迎接钱。赵本山台词认为“劳动者生活最美的”,农家乐主人穿了一件前几年最时髦的,小儿子淘汰了的皮夹克,腰间围着大蓝布裙,端上了一锅美食,热腾腾的。而且主人还带着山间人那种憨直而美丽的笑容对美女和帅哥说:“快吃吧,趁热。我们的小鸡仔儿,没吃过他们那种快速长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