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星辰

李星辰    生于重庆市彭水县
2002年7月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同年进入重庆经济报商务周刊做记者
2003年9月被重庆经济报聘为首席财经记者
2004年10月参与筹建重庆深度新闻周刊《时代信报》并任首席财经记者、不动产周刊主持
2004年8月起,被聘为《中国经济周刊》西南记者站首席记者
2005年10月起被聘为《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主要作品

《锰都调查》2005年3月《中国经济周刊》封面文章

《农信社15亿坏帐危及库区金融体系》2005年4月《时代信报》聚焦《朝华系动荡陷入困局:银行纷纷向朝华科技发难》
《重庆奥妮神秘失踪》《万州扩城冲动:出资100亿元扩大到67.5平方公里》20《国际财团经纪人神秘现身重庆》2005年12月《中国房地产报》《重庆面积最大地块拍出 14亿新地王买家成谜》《上山下乡军团淘金梦破》
《1800亿重组中央房企突生变数?话题难倒地产大佬》专访中房集团董事长孟晓苏博士
《龙寰之父夏正文被捕 农改超商业模式的终结》
2006年《现代文字狱惊现重庆彭水》系列

28年改革让中国普通民众越来越没有决策权和话语权


  今年,中国改革的方向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到底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也是未来中国乃至亚洲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关键。一方面,进入新世纪的第六年,中国经济的的所有矛盾日渐暴露,经济增长的质量大幅降低另一方面,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也日趋明显;再就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进入第四个年头,国家对不少民族工业的保护将逐步到期,民族产业面临全球资本巨头的冲击。基于以上的原因,中国改革的方向问题不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未来亚洲经济走势和稳定的大问题。

  6月5日,人民日报二版发表《毫不动摇地坚持...

Read more

换届成中国楼市调控唯一的救命稻草


  中国楼市山雨欲来!

  从中央政府的政策落实层面来看,今年下半年,国家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改变目前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比如在城市规划中直接划出一定比例的土地,大量修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以解决普通市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又比如,规定套型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要占到70%。还有在外资介入房地产炒作问题上,不断提高准入门槛。中央政府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调控思路,而且制订了相关的调控细则。

  但是地方政府还是阳奉阴违。上有政策,小有对策,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地方政府总是能够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将中央的调控政策变得一文不值。两年宏观调控的结果,从市场的反映来...

Read more

廉租房能否带来中国楼市的新革命


 

楼市疯狂,地市疯狂,老百姓不断骂娘!中国房地产的前路迷茫!就在这一紧急关头,全国住房工作会传出消息,中央政府将督促各地在年内建立廉租房制度。疯狂的楼市可能面临一个大转身:廉租房制度的彻底推行可能将使目前住房的恐慌性需求得到有效的扼制。而无限量的透支未来住房消费也可能得到舒缓。

廉租房制度年内必须建立

中国房地产的未来将去向何方?

824,北京,全国城市住房会议上,国家最高决策者们面对日益疯狂的中国楼市焦头烂额。会议持续了两天,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要解决房地产市场化后的政府缺位问题,也就是政府的住房保障。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会议并讲话指出,住房问题是重要的...

Read more

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离中国有多远?


中国如脱缰野马一样的城市化进程导致了房地产的高速发展,而土地的垄断经营和开发商不择手段的逐利导致了全国房价迅猛上涨,与普通百姓的收入对比相差悬殊。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

中国无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

次级房屋抵押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向那些信用记录不太好的人提供贷款。在房地产市场火爆时,这种贷款的利率不是很高,其风险看起来不大,因为巨大的利润促使金融机构大量提高投放金额。不过,一旦市场风向发生改变,这些贷款可能马上变成高危品种。在美国,次优按揭贷款公司的客户主要是不能达到严格信贷标准的购房者。前几年房地产泡沫时期,很多房贷机构放松了对贷款标准的要求。但自2005年底开...

Read more

目前地产大投资需谨慎—访五合国际中国区总裁陶滔


尽管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不断升级,但是进入2006年底我们还是很容易看到实力显赫的房地产开发商强劲的扩张势头,特别是象在重庆等地,一线开发商呈集团拥进,而且投资动辄数十亿。对此,五合国际中国区总裁陶滔先生认为,大规模的资本投入一个新的地区将不得不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而作为一个成功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很容易因为经验丰富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记者:尽管从国家的宏观政策来看,整个市场对房地产开发越来越不利,但是为什么不少房地产商会逆中央政府而动,在市场日趋严寒的时候大肆扩张?

陶滔:2006年对中国的房地产而言是非常特殊的一年,这一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其最主要的是国六条及...

Read more

多管齐下整治官商勾结


官商勾结是中央政府今年对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的重点。 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法的起草人之一张树义教授认为,只有多管其下才能有效遏止层出不穷的官商勾结地产开发模式


官商勾结进行地产开发是中国房地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特征,也是中央政府在下一步对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就此,记者专访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法的起草人之一张树义教授。

官商勾结导致社会不和谐

蓝筹记者:请问张教授如何看待目前日趋激烈的官民冲突?
张树义:我们如何来解读最近中央频频出台强硬措施,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力度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政策。作为一个...

Read more

秀山县政府违法难究激起全国关注著名法学家张树义教授痛斥秀山官商勾结


“如此操作一个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堪称中国地产开发中官商勾结的一个典型案例,”著名法学家、行政许可法的起草人张树义教授痛斥秀山县政府在凤翔商业城开发过程中的严重违法行为。他同时表示,有关各级法院应该秉公办理陈天俊诉秀山县政府行政违法及赔偿一案

买一块黄金宝地带来数年烦恼

“买一块地买来了数年的烦恼,”12月3日,秀山县公民陈天俊看到记者,一脸的无奈。
1998年,陈天俊花103万买下这块黄金宝地后,本来准备自己开发,但是秀山县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却以这一片区旧城改造规划还没做好为由拒绝给陈天俊办理相关的施工手续。开发一拖就是...

Read more

中国地产开走低端路线


中国房地产的豪宅时代有望成为历史

 

1998年全国中止福利分房以来,普通百姓的居住问题一直被政府所忽视。而从2003年开始,全国的房地产商掀起了大造豪宅的狂潮,但是进入2007年后这一趋势遭到迎头痛击。

226,国内媒体披露了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的重要讲话《增大有效供给  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这确定了今年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基调,那就是增大有效供给,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曾培炎就进一步落实调控措施,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加大住房供应力度。落实好住房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加快户型结构调整进度,增加普...

Read more

基层民众是房地产整治的关键


中央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一再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利益集团利用手中的全力与中央进行对抗,如何化解地方利益集团在中央八部委联手整治房地产市场的过程中不作为,这是中央下一步调控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新一轮宏观调控必须解决三大问题

 

年年调控年年空!中国的房地产如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正在威胁着整个国家经济的安全。中国的财富有地产化危险。

中央政府新一轮对房地产宏观调控又要开始了。4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的通知》。此次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将紧紧围绕房地产开...

Read more

叫停“特区思维”


建国5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建设总是以牺牲部分公民的利益为发展前提的,毛泽东为了建设重工业,长期牺牲了中国农民的利益;邓小平为了建设东南沿海,将所有的中央资源放到特区,中国的中西部再次被迫牺牲。

 

        北岸新区可休也

 

北岸新区可能会以更多地方的不发展或者是被掠夺为代价。

411,重庆各大媒体都用比较大的篇幅报道了重庆大学副校长陈德敏的一个提议:将江北、渝北、北部新区、长寿、涪陵(李渡工业园区)的2500平方公里土地设立北岸新区,使之成为&ld...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