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唐正鹏

干过行政,管过企业,做过生意,之后16载在湖南团结报社以“新闻”为职业。如今,每天重复着写稿、审稿、读书、睡觉这些枯燥却快乐的玩意儿,也许这几件事一辈子也做不完了。 追求:止而后观,安而后觉,用毕生的精力寻求和完成身体欲求之外的责任。

古道遐思


古道遐思

 

唐正鹏

 

秋夜洒在床前的月光是李白不舍的乡情;梦中巍巍岷峨寄托着苏轼对故乡的思恋;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和浅浅的海湾,融入了余光中胸中那股浓浓的乡愁。而我与故乡和对故乡的眷恋,却与古道相关。那条用青石板铺砌的、连接着故乡的古驿道,总能把我带入甜恬的梦乡,那些古老的传说、代代相传的故事,足以让我穿越时空,自由自在地放飞思绪,细细地去感悟故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于是,乡情便如穿行在林壑之中的古道一般,变得曲曲弯弯、跌跌宕宕和飘飘渺渺了。

与祖辈们一样,十里青石路上的溪沟山泉,峰峦峡谷,连同一路铺砌的每一块石板,都镌刻在记忆的深处,难以忘怀。行走古...

Read more

反思得失 以直报怨


反思得失  以直报怨

——对日关系的文化思考

 

唐正鹏

 

40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因为日本国背信弃义,以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无端挑衅中国的主权底线,时至今日这种关系到了冰点。这种局面的出现,不能不引起国人的思考与反省。

从近现代史上看,日本是一个流氓国家,日本民族是一个心胸狭窄、贪婪残暴的民族。我认为,这个结论一点也不偏激,这已经被大量的历史与现实存在的事实所证明: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日本国在没有任何战争理由的情况下,对当时的清政府不宣而战,致使我北洋水师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全军覆没,此后日本还得到了大量的割地赔...

Read more

山村除夕书声朗


山村除夕书声朗

 

唐正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农历壬辰岁除夕之夜,古镇浦市高山坪村小教学楼三楼的教室里灯火通明,十几名年龄相差很大的“学生”正在齐声朗读《弟子规》。尽管山村除夕之夜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但这朗朗书声仍然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传到了乡亲们的耳里,他们似乎感到今年的除夕与以往相比,在喜庆中多了一份祥和与文明。

“昨晚,谁在教你们读书呀!三十夜还读书,这可是寨上的新鲜事啊!”初一早晨,堂叔见到在本县洗...

Read more

偷梁换柱的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


偷梁换柱的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
 
唐正鹏
 
说起《三字经》,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便是在当代,老幼妇孺大都能背上几句,因为这本书太悠久了,太出名了。
古今学界人士认为,《三字经》为南宋庆元府(今浙江鄞县)大儒王应麟所作,民国末期略有增补,距今约700多年。然据今浙江宁波大学文学院教授、宁波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如安考证,南宋慈溪桂氏《家训》残本中首次提到了蒙学读物《三字经》,《三字经》成书的年限的下限不会迟于该《家训》产生的南宋嘉定年间。由此,他判定《三字经》成书应在南宋绍熙至嘉定年间,距今至少在820年以上。对于张如安教授...

Read more

难却的文明梦魇(三)


难却的文明梦魇
——游曲阜读“三孔”之三
唐正鹏

    出孔府再穿过几条小巷,北出曲阜城门,一条长约3华里、用石板铺砌的大道映入眼帘,这便是进入孔子及其家族墓地——孔林的神道。道中耸立着一座六柱五间五楼石牌坊,牌坊上方正中题有“万古长春”四个大字,石质楹柱、横梁上雕刻的团花、祥云轻盈飘逸,飞龙、舞凤呼之欲出,骏马、斑鹿栩栩如生,整座牌坊造型优美而又不失恢宏之气势。道旁更是古柏夹道,苍翠相间,如龙如虬。尚未进入孔林,眼前的一切就给人一种高古、肃穆的感觉。

&nb...

Read more

难却的文明梦魇(二)


难却文明梦魇

——畅游曲阜读“三孔”之二

唐正鹏

 

素有“天下第一家”的孔府位于孔庙东侧,也是这次游程中的第二站。但凡来曲阜瞻仰孔府的人无不为孔府的大门所震撼所折服。这座大门为三间五檩悬山式建筑,正中上方为明代权臣严嵩手书的“圣府”二字,大门两侧置一对圆雕雌雄石狮,还设有下马石,单凭这象征这权力与威严的狮子,就绝非普通人家能比。大门两边悬挂一幅对联,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为“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据说是清朝...

Read more

难却的文明梦魇(一)


难却的文明梦魇

——畅游曲阜读“三孔”之一

 

唐正鹏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自从有了孔子,人类文明史上就多了一位杰出的精神导师,中华文明便有了连绵几千年的文化基石;自从有了孔子,齐鲁乃至中国便是古代最为闻名的礼仪之邦,自从有了孔子,山东便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文化大省,曲阜因了孔子,更是扬名天下、名扬海外。畅游曲阜孔府、孔庙、孔林,足以让你在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金钟玉磬声中,领悟孔子的思想与情怀,体悟孔学的睿智与务实,感悟孔子超越时空的卓越与伟大。

&mdas...

Read more

敦煌神韵


 

敦煌神韵

 

唐正鹏

 

初识敦煌,源于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先生的这篇散文虽说让我知道敦煌莫高窟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个古代藏经洞,洞中的文献因为“王道士”这个人物曾被外国人多次劫掠,但印象很模糊,总以为敦煌虽古老,充其量不过是我国古代边关要塞上的一个佛教圣地罢了。

三年前,我在读北宋孙光宪《北梦琐言》时,书中的一段文字让我对敦煌产生了浓厚兴趣。该书卷六中说:“蜀相韦庄应举时,遇黄寇犯阙,著《秦妇吟》一篇,内一联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尔后公卿亦多垂讶,庄乃讳之。时人...

Read more

并化蕴构意境 默察沉思哲理


——品读刘世树散文《母爱如书》及其他

 

唐正鹏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还在宣传部门工作时,便闻听世树先生业余时间酷爱读书,也写得一手好文章。四年前,有幸成为他的同事与部属,接触的机会自然也多了些。交谈中,他常说:“多年以来,一直沉醉于与书为伴的生活,因为这样的生活能让人充实快乐,少了许多的苦闷和烦扰。”在他看来,书尤其是好书是一个标杆,一盏明灯,一面明镜,更是一个人的思想源泉。继而把读书时激发的灵感和引起的思考发而为文,以此宣泄情感,顿悟人生,固守属于自己的那片纯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