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冬会

    不自由,毋宁死!

价值评价的场合


 

 

马克思认为,生产者购买了劳动者的劳动力这种使用价值而对之进行消费,这种消费过程就是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这个过程所形成的使用价值归资本家所有。而使用价值的价值是由其中消费的必要劳动所决定的,从而其价值与劳动力价值并不变成本的差额,即为剩余价值。于是,这样看,这个价值差额显然就是由雇佣劳动者创造的。

现在,我们下面的讨论且放下生产者究竟购买的是否是劳动力的价值这一经常性争议的问题不谈。我们现在只考察,这个似乎仅仅是由雇佣劳动者生产的使用价值本身的价值问题。

显而易见,在生产过程中,在某种使用价值来到消费者手中之前,生产者对之已经支付了几乎一切必要的生产成...

Read more

劳动价值论的几个缺陷及其后果


 

一,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观点。马克思以劳动时间来判断劳动的价值量,而事实上,劳动时间不过是劳动的存在方式之一罢了,它恰恰是被衡量者——它将说明一种劳动的存在以价值观点来看是怎样的。马克思似乎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了,因为显而易见,劳动在被衡量之后,我们确实是可以把不同质的劳动观念地想像成同质的劳动,从而以一种同质的劳动时间来进行这种观念的表示的。但是,我们得首先对这种不同质的劳动进行衡量。而马克思恰恰没有做这项工作,他是以一种假设来代替之,即把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观念地视为同一的人类劳动。换言之,我们可以说一切商品的每单位价值中都是包含着同质的...

Read more

关于《劳动价值论之悖论》的补充讨论


  昨天有网友留言,提到了不同行业的剩余价值瓜分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其实我们从之前的分析就已经可以发现其荒谬性了。在此我们且只作一点简单的讨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种较为特殊的考虑,我们不必考虑具体的产品,而只须考虑价值这个概念本身就可以了。这时,生产价格便是对应的市场价值,而成本价格加所谓剩余价值便是个别价值了。于是,就一个社会而言,似乎越是落后的生产行业,创造的价值就相对越大(即使我们把先进企业的劳动力质量考虑进去,情况也是如此)。然而,既使我们不考虑事物的内在逻辑,而仅就事实而言,情况也并非如此。我们国家的许多对外接受订牌的加工企业,情况就是这样。如果说这些企业事实上创造出了更...

Read more

劳动价值论之悖论


 

 

在马克思看来,同样的商品,其更多地借助于自然力而生产出来的价值要相对较小,“因为生产这种商品时需要的劳动总量比较少”。[1]723

对此,马克思还说,只要利用自然力“会使工人必需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更便宜,这些自然力就会增加剩余价值,从而也增加利润;因此,这些自然力,和由协作、分工等引起的劳动的社会的自然力完全一样,是被资本垄断的。” [1]725

现在,让我们假设一种在某一生产生活资料行业由所有者所主导的雇佣劳动者劳动之外的形式上的原因比如某种对自然力的巧妙运用所导致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如果原先在...

Read more

略论价值基础与价值尺度及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一,价值基础与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本质上是客观的。其原因在于:

  一,个人主观上认为某种存在物有价值,但事实上无价值并有害或可称负价值。如毒品,个人有好之,也许可以认为有价值——当然,较为清醒者也并不会认为有价值,而只是无奈于个人意志;

  二,个人主观上认为某种存在物有价值,事实上也有价值。如某种嗜好,具体如爱吃辣椒。显然,如果是适当的,对个人实无害处。

  对于第一点,严格地如果对于个人有害而对于社会同样有害,则必为社会所禁止;而对于个人有害而对于社会无较为直接的危害,则社会只宜于对相应行为进行劝告而不宜于立...

Read more

关于剥削的讨论(三)


有人认为:

“在当今的世界,应当允许少量剥削、适度剥削;剥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利大害小;如果消灭剥削的话,资本家的企业就会全部破产,工人就难以生存,资本主义社会就无法生存发展,就会终结,人类的发展就会出现极大的困难,甚至出现人类生存危机或人类灭亡。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不可或缺、不可逾越的历史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资本主义社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不会灭亡,所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剥削’无法取消或消灭。‘剥削’虽然是不公平的表现,是资本家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表现,但其在当代必须存在...

Read more

关于剥削的讨论(二)


    有网友希望我就如下问题表明一下看法:

  第一,咱剩余价值理论放一边不说,你就说在资 本主义社会的资 本家到底有没有剥削?
  第二,你就说,中国此前社会中到底有没有剥削?中国的业主有没有剥削?
  第三,如果有,什么程度了就是剥削?有没有一个界限?
  第四,中国的剥削,要不要限制

 

本人看法如下:

显然,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越高,这个国家的一切政治经济制度就会越体现人们的普遍意志。我们能说,在一个人们市场地位平等的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一种商品的价格是不公允的吗?诚然,如何体现这...

Read more

关于剥削的讨论(一)


(此文原发于别处)

刚才看到诸位网友仍在拙文《关于剩余价值学说及所有制的讨论》的贴子上就资本家剥削问题进行讨论。之前,因手头事多而早就把这个贴子的事给忘了(有人说是左派们把我挤出了这个论坛呢——呵呵),今日发现有人又将其顶起,一看实在是攒了太多的内容,故也就未一一细看。不过,以在下简单看来而认为,问题依然需要进一步地澄清,一些人的认识仍然似是而非。

比如,有人说,我之所以否定劳动价值论,是因为看到了商品价格并不反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位网友的观点其实是马克思错误的继续。——我怎能知道一种劳动的社会劳动时间是多少呢?—&m...

Read more

按生产条件分配是否是客观的?(节选)


……任何人都不会因为其占有的生产条件而必然地获得相应的分配。一个占有着物质生产条件的个人,未必一定就会比仅仅有着劳动能力这样一种生产条件的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分配——这恰恰说明分配的原则并不是这种生产条件本身,就像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并不能必然地使之获得确定的分配一样。如果按着一般的看法,社会生产存在着一种平均利润率的趋势,那也只能是人们在动态的社会过程中不断地寻找最为适合自己的位置的市场表现,从而事实上是“直接的个人”实践对这种生产条件的最佳支配方式的过程。换言之,它总是一种人的行为过程

&hellip...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