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冬会

    不自由,毋宁死!

价格与价值


  

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必须反映真实的经济生活,否则,我们就不能对经济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无论是价格还是价值,在真实的经济生活中一般都是以货币为其表现形式。从实践上看,某种商品的价值如果不是用另一种使用价值来表现,则我们根本就无法对这种商品价值进行说明。在金属货币时代,金属本身即有交换功能之外的使用价值,因此,它可以直接表现为商品的交换价值。在纸币时代,纸币则做为金属货币的数量标志或符号,以中介或媒介的形式扮演金属货币这一特殊交换价值的角色,从而首先成为了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进而成为了价值的表现形式(纸币与贵金属的脱钩,不影响我们这里的讨论),在交换活动中,用货币表现...

Read more

矛盾的亚当·斯密


 

目录:

一.价值基础

二.劳动的内涵和外延

三.价值尺度

四.工资

五,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尤其是他的价值理论,在经济史上更是占有着一个极为特殊的位置。之所以说其特殊,原因即在于:人们一方面指称他对于这个理论的阐述常常表现出某些矛盾,一方面对其所看到的这些矛盾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并发展出了他们自己的价值理论。我们看到,不同理论的创立者及其支持者之间常常发生论战——极端对立的各方不仅在学术上相互攻击,甚至在政治上也相互敌视。然而,我认为这些所谓的矛盾,更多的...

Read more

荒谬的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形成原理


 

我们知道,同样一个劳动者,以同样的劳动由于对资本利用的数量不同,其所生产的使用价值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还知道,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说,商品中价值是以劳动为其基础的——或者说,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所决定的。那么,根据我们的前提,在这两种情况下,这个劳动者所生产出来的商品在扣除转移价值之后的价值应当是相同的。然而大家知道,情况往往绝非如此。于是我们看到,等量劳动并未创造出等量的价值!

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个差额是从何而来的。对此有一点需要指出,即在市场竞争中,如果不是二者之间同时存在着价值差额,那么对于较多资本的使用是不可能的。

因为我们在前提已经...

Read more

《资本论》的三个问题


一.错误或想当然的假设

二.脱离现实的定义.

三.自相矛盾的解释

 

对于第一个问题:

我们与其说是那是一种错误的假设,倒不如说是一种想当然的认定。马克思认定职能资本家的劳动是一种剥削别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劳动,而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认定货币资本家完全就是寄生者——他们根本不劳动。马克思甚至矛盾地认为货币资本家是处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之外的。

基于上述假设或认定,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唯有雇佣劳动者才是价值从而所谓剩余价值的创造者。

    我们判断一种行为是不是劳动从而创造价值的,必须根据客观结果,...

Read more

利润变化的根源——诌议所谓剩余价值


              

 

 

 

 

 

 

  

     我们假设有甲乙两个企业。其雇佣劳动者人数相同,产品相同,资本总额相同;他们是处于同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之中,从而其雇佣劳动者的工资也是相同的。

现在,我们且不管在上述情况下工人是否创造了所谓剩余价值,也不管资本家是否得到了这种剩余价值。我们...

Read more

货币资本家原罪与其资本利润或利息的正当性问题


 

现在,对于职能资本家在社会生产中的劳动性,已经有许多人表示认同了,他们甚至已经颇有进步地承认货币资本家在社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了;但是,有人却认为,在货币资本家的资本来源为不正当时,其通过支配资本所获得利润或利息也是不正当的。他们试图以此为剩余价值论进行最后的辩护。

对于这个问题,他们其实是混淆了两种不同的行为,一种是资本家通过非正当手段获得财富的行为,一种是对这种财富的支配行为;后者既可以表现为资本家的消费行为,也可以表现为生产从而将其转化为资本的行为。我们显然不能将这二者混为一谈。

一种行为的性质,并不能必然决定另一种行为的性质。我们可以说将功抵过,而不能说因过...

Read more

重农学派——在矛盾中发展的价值观点


 

魁奈

    劳动是生产的条件,从而任何价值观点都在事实上离不开对劳动与之关系的表述——不管是直接的还是暗示的、清晰的还是混淆的,作为重农学派的领袖人物魁奈当然也不例外。有人说魁奈没有科学的价值概念,因为他只是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形态来理解其“纯产品”,而从使用价值形态出发是无法进行投入与产出的考察的。1毫无疑问,单纯从使用价值形态出发来考察商品经济问题,是难以获得有益的启示的,因而我认为这决不是一个明智的作家所可能忽视的。也正因为这种看法,所以针对人们对魁奈的这种评价的理由的怀疑,似乎很难说...

Read more

配第发现了剩余价值吗?


 

马克思及其追随者认为,英国作家威廉·配第〔16231687年〕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把使用价值归结为劳动,通过地租的形式考察了剩余价值,并由此推出利息也是剩余价值的一种形式。但是,马克思还认为,配第“把作为交换价值的源泉的劳动和作为自然物质(土地)为前提的使用价值的源泉混为一谈。”[1] 386这将意味着配第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然而,我们通过下面的分析发现,情况绝非如此——这完全是基于一种误解。另外我们还注意到,配第曾经为寻找价值评价诸因素做出了历史性的努力,但这一点却长期以...

Read more

社会科学乃至经济研究能否超越意识形态的局限?


 

有人总是在以一种极端狭隘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从而认为一些社会科学研究无法超越意识形态的局限。

传统的教育是,在私有制社会里,阶级的分裂表现为社会意识的分裂。阶级的统治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统治。换言之,就是意识形态一般都带有鲜明的阶级性。这个教育指出,唯自然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这就是他们目前这种观点的理论基础。

但是,如果我们承认存在决定意识的话,那么,人们之间有多少存在的共性,就应当有多少意识的共性。这一点,必然要超越所谓的不同或特殊的意识形态。这也就是说,人类的这种共性,必然要反映到一切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当中。毫无疑问,人类的意识决不仅仅决定于这种共性,还决定...

Read more

先知的启示


 

 

 

就我所知,最早的有记载的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经济思想,当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尽管他们的著作并不是专门研究经济问题的。我们几乎总能从后人的政治经济观点中,或多或少地体察到他们的凤鸣鸿影。他们以其深遂的洞见,指出了人类的交往活动乃至政治社会的建立,必须是以人类本性为出发点。毫无疑问,人是生而自由的,从而相互间必然会因为这种自然的自由而产生冲突,并由此而形成对这种自然的自由的妨碍。1因此,他们决不主张放任人性,而是诉诸于对人性的教化;当然,他们更不主张束缚人性,而是诉诸于一种发展的适度。

显而易见,尽管后来的人们以其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