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何志毅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

自我介绍:我的主业是教授。一位好的管理学教授具备三种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换一句话说:传播知识的能力,创造知识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传播知识要求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广的知识面,创造知识则宜主攻一点或一线,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则不仅仅依靠知识,还要具备一些素质,用时髦话说是还要有较高的EQ。因此,当一位好管理学教授不容易,我用这三维坐标来衡量自己,努力做一个中国社会需要的管理学者。在教学方面,我讲授市场营销、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三门系统的课程和相关的专题讲座。研究方面我主要集中于微观一些的品牌管理和宏大一些的中国管理思想体系。实践方面我做一些企业文化、品牌方面的课题和咨询。
目前我还领导着一个三位一体的组织:北大案例中心、《北大商业评论》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
刚开始做案例中心的时候,我们的使命是为中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建设一个案例库,后来我们觉得一个大规模的、系统的案例库实际上记录了中国企业成长的历史,如果有条件它会是一个中国企业发展的博物馆,而且,在此基础之上,有可能产生中国自己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因此,我们把自己的使命定义为:提升中国管理教育水平,孕育中国管理思想体系。当然,省略去的前缀是“用案例和案例研究方法”。
《北大商业评论》是一个传媒载体,使我们能够在这里讨论自己关心的问题,研讨中国的案例,使中国的学者和企业家们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一个社会中,任何组织和个人除了自己的职业外,都应该有一些社会责任或者说职业外的责任。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是我们履行社会责任的平台。这个平台让我们与中国最优秀的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一起探索、传播和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和实践,与国际社会一起为改善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做一点贡献。
我为此事业而努力了几十年,我还将持续努力。

爱心昨“井喷”一天到账28万


摘自:华西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曹笑青兴海)本报连续独家报道“方碑村试验”后,该试验受到了读者的强烈关注:昨日下午,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在绵阳设立的账户上一下子就多出了28万元。

  据查看账户的绵阳市企业社会责任协会办公室主任黄弋芮讲,自本报3月26日连续报道“方碑村试验”后,近几天协会的账户上共收到了31万出借款。由于31日才能打出清单,昨日电脑显示的4笔到账金额的出借人还难以全部确定。

  著名财经作家、最早参与“方碑村试验”计划的吴晓波连日来一...

Read more

光电烛 “一帮一”的方碑村重建试验


摘自:四川日报
在漫长而艰难的灾后重建中,政府是阳光,企业是电光,个人是烛光——这是何志毅教授的“光电烛理论”。为了让一个村的农房重建中多些“烛光”,他构思了爱心人士与农户的“一帮一”计划,正加紧为215户村民筹集无息借款360万元——
■ 本报记者 梁现瑞 实习生 沈仁平
3月23日下午,绵阳市安县黄土镇方碑村,村主任王昌全坐在办公桌前,犹豫不决:要不要给何志毅教授打个电话,催一催款呢?或者再等等?
这一天,眼看村里新建的农房差不多都竣工了,但还有200多万元工程款没付&md...

Read more

方碑村标本”:四川灾区住房重建,中国版尤努斯在行动


摘自:东方早报

  

四川绵阳方碑村新宅。早报记者 周文天 图

参加“一帮一计划”人员和企业名单

  截至3月31日,出借人分布(个人53人,企业9家)

  部分个人名单(借款金额单位:元)

  北京22人:任庆春(10万)、藏晓坚(2万)、曾涛(2万)、陈龙森(2万)、王其文(2万)、黄芳(1万)、王立彦(1万)、叶坪鑫(1万)、金子璐(1万)、杨军(1万)、贺宏震(1万)、常清怡(1万)、许云龙(1万)、张连铠(1万)、靳广川(1万)等

  上海18人:何志毅(6.56万)、吴晓波(2万)、贺黎明(2万)、余洁(2万)、姜权(2万)等 

  广东8人:闫...

Read more

“5年后能收回95%借款,这种灾区重建模式就算成功”


摘自:东方早报

  

上海交大安泰学院副院长何志毅

  昨日,“一帮一”灾区重建计划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学院副院长、《北大商业评论》执行主编何志毅教授在其办公室接受了早报记者的专访。

  住宅比学校更重要

  东方早报: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计划,帮助灾民筹集资金盖房子?

  何志毅:去年5月20日第一次去灾区,一开始也是想,既然我是教育界的教授,尤其学校的倒塌又让人揪心,能不能为学校的重建做些贡献。

  但后来发现学校重建好像还不是最重要的。教育这个事情最终政府会包揽,不是一个难解决的问题。

  到了灾民集中的地方,发现最难解决的是村民的住宅问题,而村民的住宅问...

Read more

经济危机下的企业战略思考


我对企业战略的定义是:为赢得竞争胜利而在变化的和对抗性的环境中对企业目标、资源和手段的综合思考。一次重大经济危机令我们可以学习思考的方面很多,我重点谈一谈对环境变化的预案和对企业目标和发展模式的重新思考。
战略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外部环境可能产生的变化,眼前就处在外部激烈变化的环境之中,这种变化对一些企业是致命的打击。对这种环境变化是否能够有所预测和做好预备方案呢?这显然是可能的。如同打仗一样,尽管所预测的情况不一定发生,尽管预备部队有时不一定用的上,但在做战略的时候永远要有预备方案和以防不测的预备部队。前些天我与一个著名经济学家弟子圈的核心人物聊天,他说这次金融危机我们圈子的人一个也没有损失...

Read more

经济危机下富裕人群的社会责任


从理论上说,所谓相对富裕人群是收入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的人,所谓相对贫困人群是收入在平均水平之下的人。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是,2008 年农村年人均纯收入是4761元,城市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5781元。理论上说,年人均收入高于15781元的都是相对富裕人群,但我们知道事实上未必。平均数有时不说明问题,中位数更说明问题,就是找到13 亿人中收入排在6.5 亿位的那个人的年收入,高于他的是富人,低于他的是穷人,但在现实上有困难。
在现实中我们说的富人和穷人往往是极富者和极贫者。刚刚有一份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发布的《2009 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中国人持有可投资资产在1000 万元以上的有32...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