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哪个时代的人们不是由别人或说社会告知他和他们的需要呢?至于所处的时代.......
这其中,有些人好像是幸福着,大多数人在追逐着,有些人却肯定的是要为此痛苦着的。只不过这痛苦有时表现为悲痛,有时却是希望或是责任!
我们得到的,便是我们失去的!
黎巴嫩诗人及纪伯伦说过:“自由,是人类枷锁中最粗的一条”自由是对人的一种考验。那些有幸接近自由的人们,应有勇气面对自由对你以往种种可叹经历的蔑视与嘲笑,而不是懦弱地将自己交回看似紧张与繁...
作者文章归档:孙才古
黎巴嫩诗人及纪伯伦说过:“自由,是人类枷锁中最粗的一条”自由是对人的一种考验。那些有幸接近自由的人们,应有勇气面对自由对你以往种种可叹经历的蔑视与嘲笑,而不是懦弱地将自己交回看似紧张与繁...
这是一个孩子,他从小就习惯了为父母、为老师、为周围人的评价、称赞努力地活着。于是,有一天,他支撑不下去了,他倒下了。
这时,他遇到了我,我陪着他疗伤、养息,他潜意识中就很配合,我知道他没有变了他的模式,只是换了对象。咨询很顺利地进行,甚至在我也没想好下一步怎么开展的时候,他就会送一个梦或是一个意象来。因为他以前的习惯,他太敏感知道一个人的好恶,他开始迎合我,聊我会很高兴的内容。
然后,那一天来了,他愤然而去。也许,他认为这是一种对我的惩罚,也许他希望我会深深地愧疚,但是可怜的孩子,你知道吗,你才是你生命的主人。而你把它交给了别人,讨好也罢,愤怒也罢,指责也罢,最后买单的人是你。
你...
1、 宽容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牠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牠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要有宽容的心!
2、 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内心强大的人,不必要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甚至可能外表懦弱,但是,内心坚强。内心强大的人,一定是有自己坚定信念的人,这 种信念不是口头上的,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也不仅仅是在知识上的,而且是带有深厚情感,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广阔的视野,这种内心的强大,常常意味着 他极其地自信,而这种自信常常就来自于他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浅薄,因此他有一种特别的开放意识与开放心态,对于任何不同的声音,他都能够认真听进去,能够 用自己的头脑再想一想,对自己自信的东西仍然保持一份警惕。因此,他不会拒绝去听一听,想一想不同的声音。但是,由于他的内心的强大,他也不会一听到不同 的声音就焦虑不安,就立即改变自己的想法...
对于爱的含义,人们之间一直存有争议。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爱,都是源自爱自己或者是爱自己的延伸。
至于爱的内容,则源自你‘人之为人的精神’与你形成成见之间的合成产物----(先不展开)
婚姻是什么呢?
婚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是用一纸婚约给婚姻(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打上‘垄断’的印迹,是一种人与人关系的垄断竞争的保障------
面对垄断的含义,我们的态度呢?支持?反对?还是矛盾-----
有垄断,就会有竞争--
国家之内的垄断,用世界的视角进行竞争;即使是世界的垄断,也会被生态平衡与之抗衡或竞争-----(先不探讨结果)
婚姻也...
那种相信以“官吏可以为师表”的说法,原则上是属于商鞅变法或者曰是秦始皇时间倡导的勾当,而在民主潮流纷涌的今天、人心不古的今天,再拿出官员一定要高贵的说教去说、去教化官员,几乎已经成为痴人说梦的呓语了,那么,当此时,怎么可以说当官的道德滑坡那?而且现在中国是旧道德已经混乱、新道德新伦理尚且没有建立起来,那么,怎么能说现在社会上的人是道德滑坡了?
没有标准,怎么谈滑坡了?
-------
自古中国官场(其实世界各国都是一样)是黑暗的,这是千古至今已经十分明白的道理,因为官场从其诞生的第一天都是一个一个势利平衡的势利场,是一个势利场,而从来不是一个清白的学校或...
现在网络里,关于‘三俗’的话题不少。反对者,有之;不以为然者,有之;提倡者,亦有之。
三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反三俗之中‘三俗’的含义:庸俗,低俗,媚俗,是多数人认同的含义。
俗,是我们的生活风俗,是传统在我们多数中国人身上的烙印,是我们多数中国人的认同或达成的共识。当然,这与我们的传统的对错无关,与我们的认同或共识无关。
例子:缠足,不也是曾经的风俗么?不也是曾经的共识么?
所以,反三俗或提倡之类本身是没有对错的,它之所以成为争执的焦点:是因为源自对我们自身成见的审视或保护。
那么,这些俗,是如何产生的呢?是传统在我们身上...
昨天,与一位某大学教授聊天,说及各类文化统一的可能性,他坦言狂妄;说到诺贝尔奖,他对中国的获得,更是不置可否----
既然狂妄,就不妨再狂妄一点,说说自己不知天高地厚的一些心里话。
前面的话:大家都知道:即使是皇帝老子,也不能获得真正的持久的快乐或幸福(原因以前有人分析过,看历史大家也可以有所体会,贪官亦然,所谓的名利成功者,亦如是)。
儒家思想的精华部分是其中的中庸之道。其实说白了,也是孔子推崇的仁与等级划分的平衡产物;
佛学要义的基石是:因果。它所遵循的原理是平衡,否则因果如何存在?;
道家要义的基石是:道法自然。自然,本身就是平衡的产物,不是么?
这三者之间有联系么?有...
文化塑造“人”,思想塑造“人”;不同的“人”又创造了不同的人类社会。
人生之立,人为什么要‘立’呢?其中它的原动力的是什么呢?循,循的又是什么?再思索一下,我们的‘立’,是否可以建立在‘循’上呢?又是否需要破除某些‘循’,形成真正的‘人之立’呢?
现实状态中,多数人,其中特别是社会认可的精英部分的精神问题,甚至自杀之类,是迷失其间不能自拔的一种状态么?非解之不脱么?如果是,那么为什么?
下文是摘读:
这要从历史,文化的视域去看待。在历史渊源上,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各种条条框框,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