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和这样的风景和解
 ...
作者文章归档:陈家桥
失败之书和它的畸形发动机
——读帕慕克的长篇小说《白色城堡》
陈家桥
这本由沈克兴翻译的《白色城堡》,差不多是我读西方小说以来,所能记住的最差的一次翻译,即便这样,我还是努力把这本《白色城堡》读完。在之前读过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以及《雪》,难以想像译者译的这么差,当然至于小说本身,再差的翻译,也无法掩盖原作的真实面貌。显然,我还是明白帕慕克在《白色城堡》中到底要讲述一个什么故事。也就是说,很差的翻译也无法歪曲这本小说本身,关键之处在于这本小说本身也写的极不好,比起他的任何一本小说,也都要别扭上无数倍,...
忧伤是他惟一的诗意
——读纳博科夫的《普宁》
陈家桥
《普宁》无疑是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尽管它的篇幅并不太长,但它那强烈的散文化的风格,它那流畅的叙事,以及那种浮现在任何一段文字里的忧伤的流亡者的气息,都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不容争辩的经典性。与另一部《玛丽》相比,倒是《普宁》更加彻底地流亡化了,或者说在流亡这一本质性的情节书写上,普宁这个人物似乎比《玛丽》中的流亡者具有更大的承担性,只不过,此时的普宁不再是承担一种风险或追问,也不是承担对于那个他所出逃的社会现实的责难。相反,普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性,因为小说如此真实巨细,跌宕而又平静地讲述了教...
小说写的面面俱到是不能忍受的
-----与陈家桥对话
&nbs...
——我看《色戒》
陈家桥
《色戒》对于张爱玲的故事的还原是成功的,但李安相比于张爱玲来说,用电影的方式作出了一些超越,或者说他用他的方法讲了一个有关爱情与事业的复杂博弈故事。王佳芝要刺杀汉奸易先生,这是一个非常直接的故事框架,王佳芝必...
捕一条大鱼的尊严
——读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
&nbs...
读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
 ...
2007中国文化纵横谈·图书
破坏与重建
&nb...
文学是一种普遍的共享的绝对的前进
陈家桥
我只知道,文学作品从它被写下或被相传的第一个时刻开始,它就绝不是停留在某个等待判断的地方,它的生动和日常性在于它总是在获得它的读者,我相信只有真正在写作的人才会明白这一点,他一方面在写作,另一方面他那可怜但带着尊严的作品便开始步入了一条与每一个可能的读者相遇的道路上。文学就是这样步行在古往今来所有死去活来的众人中。有时作者死了,有时读者死了,但作为一种记忆它总是在不断丰富,即使出现过遗忘和衰落,但每一部作品总会在可能的方式上加大作为一种总体的文化成果...
文学的尊严
陈 家 桥
文学正在我们这个时代处于永无休止的指责,而在这种指责的同时,布满了关于文学的所谓的没落,远离以及萎缩的判断。我们看到,作为这种指责的人和做出这种判断的人,不仅包括读者,甚至还包括那些非读者,也就是说这样一种狭隘的对文学的指责,已经引发了更多的人加入了这样一个集体,他们站在文学的对立面,或者站在文学的远处,但在我看来,他们至少并没有和文学站在一起。而文学究竟是什么,它是一块什么样的地方?那些正在“文学”着的作家,他们又是怎样的一个群体?这重要么?这当然重要。因为文学从来都是所有人的事情,就像商业可能和所有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