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徐友渔

徐友渔1947年生于四川成都,1977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197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导师为杜任之、洪谦(维也纳学派领导人石里克的学生)。获硕士学位后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工作,1986—88年赴英国牛津大学进修,指导教师为当代语言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达梅特。

写小说也会犯诽谤罪?


  去年12月15日,教授、作家涂怀章因他的长篇小说《人殃》被某地法院以所谓的“诽谤罪”判处拘役六个月。这条消息成为最近舆论关注的焦点,文学界、高校教育界、法学界和其他各类人士深感震惊,人们很难相信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武汉作家协会发表声明,对作家表示支持和声援。

  任何对事情的原委有起码了解的人都知道,涂怀章的长篇小说《人殃》属于虚构类作品,它没有诽谤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人,也不可能诽谤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人。小说的主题是歌颂正义,既有对正面人物与恶势力勇敢抗争的赞扬,也有对反面人物非正义行径的抨击。现在,有人出来指控小说“歪曲历史、捏造事实”,对他们进行人身攻击,这就不打自招地证明,他们也不...

Read more

进入21世纪的自由主义和新左派(上)


 

自由主义和新左派在上世纪中后期几乎同时出现于中国社会思想舞台,它们之间的争论构成了那一时期思想派别之争的主要内容,引起了海内外的极大关注。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的这两个思想流派怎样了,它们是否还存在,是否还在争论?它们是否继续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发表意见,是奄奄一息,还是保持活力?

根据有些人的观察,自进入21世纪后,自由主义和新左派已经风光不再,它们的争论也烟消云散。根据有些人的判断,自由主义和新左派本来就是舶来品,时髦一阵之后就该偃旗息鼓了。但在我看来,它们的争论仍然在继续,只不过随着形势的变化,争论的内容和方式有变化,许多争论并不像以前那样表现为亮明旗号的公开对立。...

Read more

进入21世纪的自由主义和新左派(下)


自由主义、新左派与传统和文化保守主义

在上世纪90年代的后半期,自由主义和新左派是民间思想舞台上的主要角色,形成二元对立。而在新世纪,文化保守主义出现了,二元对立变成了三角关系,国学热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发展势头很猛,大有后来居上的意味。认真说来,国学热在90年代上半期就出现过,但在老左派正统思想的警告和讨伐之下仓皇退却、无疾而终。这一次情况不同了,在2004年,由于“读经”口号的出现以及《甲申文化宣言》的发表和其他事件,有人把这一年命名为“文化保守主义年”,2005年发生了一系列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学说有关的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i]

新左派思潮和自由主义都源自西方,初看起...

Read more

审查制度应该合法、合理


    据《新京报》6月12日报道,王朔“举报”电视剧审查有“黑幕”,王朔在“举报信”中写到,自90年代以降,各电视台纷纷成立了以退休老同志和所谓老艺术家为主的节目审查小组,对每一部准备播出的电视剧进行内容审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此一小组凌驾于各台专业部门之上,对电视剧能否播出握有生杀大权。”自1997年以后,各剧组不得不以审片费的名义向审查小组行贿以期获得通过。如今“审片费”达每轮审查小组每人收受三万至五万元人民币,多轮审查则多轮付费,基本没有一次通过的,至少两轮。即使最终不通过,也不退钱。也无人敢要,因为这次被毙了还有下次,除非不和他们打交道...

Read more

“高考状元热”必须降温


 

“高考状元热”必须降温

 

徐友渔

 

说实话,我对“高考状元”这个称呼从来不以为然。状元者,每年考试全国第一名也,是最高的,也是唯一的,哪里有什么省状元、市状元、县状元,而且还要分列文科和理科状元?中国有多少省、市、县?货真价实的状元本来是一年只有一个,现在的所谓状元,大概编一个团都要超员。“状元”称谓的滥用说明我们正处在一个虚饰矫伪的时代,就像滥用“美女”称呼一样。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部小说取名为《镀金时代》,用来形容当代中国的浮夸不实之风也很合适。

 

《南方周末》7月26日发表“重庆文科状元失学风波调查”,8月2日发表“200...

Read more

“明国”是哪朝哪代?


中央电视台举办“百家讲堂”,推出若干文化明星后,有人说央视为提升中国民众的文化素养作出了贡献,不管人们是否认可这个说法,我要说,央视在推广错别字方面起的作用也是绝对第一。

我指的是央视谈话节目的中文字幕。不管是哪一个频道的节目,凡有字幕,不出错的情况少,出错的时候多,而且往往是一个节目多次出错,错得让人哭笑不得。

举最近的例子。 812日晚上820播出的“第一线”节目,题目是“南皮双烈女”,刚开头就出现“明国大总统徐世昌”,这个错误让人匪夷所思,“明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朝哪代?

在这个节目的后面,画面上出现一张旧照片,字幕上写的是:“这是我们的导演在故址堆...

Read more

金庸PK鲁迅?


 

最近,关于高中语文教材的改革和新编教材内容的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最耸人听闻的说法是,新编教材“用金庸取代了鲁迅”,以至于某一教材编委站出来加以澄清,说“语文教材没有将鲁迅轰下神坛”。令我忧虑的是,不论是继续把鲁迅供奉在神坛上的守旧派,还是为金庸挤进教材而呐喊的求新派,实际上都没有从以前的经验中吸取足够教训,都没有把握住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准则与尺度。

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是我们应该继承的宝贵遗产,可以说,不读鲁迅、不了解鲁迅,愧为中国人。但也应该看到,鲁迅的作品中既有无人企及的深刻的一面,也有偏颇的一面。事实上,由于长期把鲁迅供奉在...

Read more

卷首语 克服恐惧也是爱国


    1987年,我去前南斯拉夫开一个国际学术会议。

    在贝尔格莱德游览,颇感不便,因为当地能用外语交流的人很少。但我运气太好,有一个很有风度的老人主动与我搭讪,并引领我走了半个贝尔格莱德。

    老人家辛劳了半天,我得表示感谢。我请他随我到宾馆,邀请他到我的房间喝咖啡,但老人突然变得很恐惧,坚决不肯,而且左顾右盼,一副提心吊胆的样子。大惑不解了好一阵,我猛然醒悟过来。我请老人等我一下,上楼去取了一把中国折扇,等我返回宾馆大门,却不见了他的踪影。最后,我好不容易在远离宾馆的...

Read more

当代中国社会思想的分化和对立


    当前中国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急剧变化的时期,一方面,中国的社会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矛盾也逐渐的积聚与凸显。面对一系列的这些问题,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没有袖手旁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自由主义和新左派流派的兴起之后就一直在参与辩论,他们对当下中国的问题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诊断和看法。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如何理解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徐友渔研究员为我们一一分析。

 

1 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思想分化现状

 

  朋友们,很高兴有机会来到广州,和大家一道交流。我们都知道,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转型,知识界...

Read more

我们需要信仰的复兴?


相比于世界上其他民族,中国人可能是最没有信仰的。当然仪式不见得最少,中国人历来对赵公元帅的礼拜最勤,对关公的作揖最多,但这算是信仰吗?其实,不管有多少野狐禅,信的是钱,仰的是利而已。

今天,中国人的信仰状态是很不正常的,法国人克雷蒙梭有句名言:“一个人30岁之前不信社会主义,说明他没有心肝;30岁之后还信社会主义,说明他没有头脑。”在我们这里,信社会主义主义的多半是远远超过30岁的,往往是七老八十的,尤其是被称为“老同志”的人,而30岁以下的人不但不信社会主义,什么主义也不信。可见,现在的人是既没有心肝,也没有头脑。

但是,缺乏信仰似乎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才具有的特征,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