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和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导致部分欧美银行的交易收入和投资银行收入面临威胁。迄今为止,多数主要欧美金融机构陆续宣布了裁员、或抛售资产的计划。
记者:希腊债务危机日益升级,其资金储备或将在10月耗尽。你对希腊新近提出的紧缩措施如何看,希腊是否会出现政府破产,是否会退出欧元区?其影响会是怎样?
赵庆明:当前还看不出希腊政府能够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当然我也不认为希腊政府会破产。现代民主国家还未曾有破产的先例,即使伊拉克和叙利亚出现了政权更迭,新政府也都承认之前的合约和债务而不会赖账。还有,公司一旦破产清算后,只要将剩余财产分配完了,就不会再产生收入,而国...
作者文章归档:赵庆明

曾在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从事银行监管、资本项目管理等工作。现在某银行研究部从事研究工作。
曾于2002年参加某商业银行外汇实盘交易大赛,收益率连续两周高居第一名。
主要研究领域:汇率与外汇业务,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风险控制,证券投资与理财。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和经济时评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
建立地方债务融资长效机制方能化解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记者:近日央行公布,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万余家,其中,县级(含县级市)平台约占70%。同时,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30%。据此测算,平台贷款不超过14.37万亿,由此,外界对中资行风险担忧升级,您怎么看待央行数据背后蕴藏的银行业风险?
赵庆明:银行所有的贷款都会面临风险,不独是平台贷款,当然不同类型的贷款或者说不同类型的借款人,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是有所不同的。当前来看,平台贷款的风险相对于其他贷款来说,确实较为突出。不过,也要从多角度来看待这种风险,无须过度担心或放大。尽管央行的报告并未指明县级平台与县级以上平台在平台贷款中的比重,但...
银行股也有春天
记者:目前包括工农中建交等在内五大银行,都已经公布了2010年年报,从这些银行的业绩来看,您认为是否符合预期?带来银行业绩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赵庆明:应该说,超过了我的预期。在2010年初,我曾预计各大银行仍能实现10%以上的利润增长,低于15%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是否能够实现20%以上的增长,当时确实没敢想。从各行的年报来看,五大行净利润增长率最低的也超过了25%,最高的农行则增长了45.97%。促进银行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各行总资产增长率均超过了10%,增长最快的两家中行和交行则实现了接近20%的增长。资产规模的大幅扩张直接带来了利润的大幅增长。此...
人民币国际化不能过度依赖离岸市场
记者: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方兴未艾,对于未来贸易结算额和发展特点您有何预期?为促进人民币成为区域化的结算货币,搭建人民币对更多外币的交易平台,你建议应当如何进一步引导市场主体更多地选择人民币进行交易?
赵庆明:从趋势上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量会继续增长,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仍将呈现出人民币流出远大于流入,也就是说境内企业用人民币支付进口的规模远远大于境外企业用人民币支付从中国的进口规模。为了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放开对区域的限制,从境内看应该扩大到所有省市自治区,从境外看也不应仅限于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对境外不应该有任何限制。为促进和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结...
不必担心汇率战
须关注跨境资本流动新趋势
记者:无序跨境资本流动的危害性
赵庆明:对跨境资本流动冠以“无序”还是“有序”无论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期还是相对平静的时候,都是不准确的。从是否有纪律或者制度约束来看,在国际间可以说是从来没有存在过约束资本跨境流动的纪律或制度的。尽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曾经尝试牵头主要国家对国际资本流动施加监管,但最终不了了之。因此,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存在过“有序”,而是从来都是“无序”的。而从资本的逐利性来看,资本的跨境流动又都是有序的,即从利润率低...
货币政策进入紧缩期
12月25日,正是西方国家的圣诞节,中国央行选在这样一个西方的节日宣布加息,可以看作是送给中国居民的一个圣诞礼物。10月19日央行意外宣布加息后,关于年内是否还会加息、加几次的预测或争论有很多。当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的CPI同比上涨达到5.1%后,市场上再起加息之声。平静的度过了上个周末后,市场上已经普遍感到年底前几无加息的可能了。
尽管在加息的时点上总是超出意料,但是加息本身并不意外,尤其是10月19日启动本轮首次加息后,CPI将有可能继续走高并且由于翘尾因素的影响明年上半年CPI将持续高企,这就注定已经进入加息通道,无非是时点、加息幅度、加息的次数存在争议和...
奇瑞子品牌眼花缭乱 结果只能是坐失良机
抑制房价须从根本上禁止投机
中国监管当局单方面调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无必要?
记者:中行融资传言已久,期间关于其融资方式就有诸多版本,而最后中行选择发行可转债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其选择会否成为其他大行再融资重点考虑的方式?
赵庆明:中行可能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目前市场对中行股价有一些低估,现在的股价更多的是反应2008年之前的业绩,但2009年中行业务突飞猛进,2010年中行的业务及业绩也一定会有较大的增长,因此中行希望这些都反映到股价上来,希望能卖到更好的价钱;与此同时,可转债相当于给市场设立了一个缓冲期,这种融资方式对市场冲击比较小。
之前银行用这种方式融资的并不多,大行没用过,我觉得中行这次的做法对工行、建行等银行融资会有一定示范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