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孔善广

1966-,男,广东佛山南海人,自由研究人员。当过兵,曾任业务员、副厂长、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厂长、公司总经理,1998年广东省优秀乡镇企业家,2000年起辞去公职自办企业,并自由研究学习,研究兴趣为公共经济和农村问题,中南大学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论文发表在《远东中文经贸评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学习与实践》、《中国城市化》、《政府转型与社会再分配》、《中国三农问题报告》、《中国农民问题:新农村建设与农民问题调查》,几篇论文参加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举办的几届中国改革国际论坛获优秀论文并收录在论文集。并在《中国社会导刊》、《中外管理》、《中国商业评论》、《经纪人》、《新青年.权衡》、香港《财经文摘》等杂志及一些报刊上发表过文章。论文及文章转载于《新华文摘》、《党政干部文摘》、《经济管理文摘》及人大书报资料中心《财政与税务》杂志。

涨价可以补贴穷人


涨价可以补贴穷人
孔善广2008-01-08

    茅于轼老先生1月5日在广州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上作《国富国穷——制度和中国的经济改革》的主题演讲(网上有直播的演讲全文,《南方都市报》1月7日刊登了其主要内容),其中说到“大学学费要提高,很多人反对,我是赞成的”,“我也主张电价要涨。”其观点马上就受到众多的批评和谩骂。

    茅于轼先生的理由一是“念大学的大多数人不是穷人,穷人只占10%、20%”。二是&ld...

Read more

垄断国企的公开回应难圆其说


垄断国企的公开回应难圆其说
孔善广/文

法制日报记者吴晓锋采访了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和国家电网公司,三大公司首度公开回应公众对这些公司的巨额利润主要来自于垄断,凭借垄断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种种行为,甚至认为“垄断国企”的壮大并非幸事的质疑。一家大型国企老总委屈地对记者说到,“原来我们国企没做大、效益比较差,人家就说国企搞不好、不要搞了。现在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了,他们又说挣那么多钱,垄断,又不好。总之,横竖国企就是不好,不是这个意思吗?”(《法制日报》11月26日)表面上看确实委屈,并有所道理,但从报道上看几家垄断国有企业的回应,实际上根...

Read more

乡土社会的转变与新农村社区重建


乡土社会的转变与新农村社区重建
文/孔善广


    ■不论是好是坏,这传统的局面已经走了,去了。最主要的理由是处境变了。在一个已经工业化了的西洋的旁边,决没有保持匮乏经济在东方的可能。适应于匮乏经济的一套生活方式,维持这套生活方式的价值体系是不能再帮助我们生存在这个新的处境里了。“悠然见南山”的情景尽管高,尽管可以娱人性灵,但是逼人而来的新处境里已找不到无邪的东篱了。
  ——摘自费孝通:《乡土重建》,《费孝通文集》卷四P307-308,群言出版社,1999.10.

 

  目前,我...

Read more

资产价格上涨与收入分配问题


资产价格上涨与收入分配问题
孔善广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而所谓的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除劳务(如工资及其他劳动收入)外的,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土地、房屋、车辆、收藏品等。以往我国一直提倡的是“按劳分配”,现在提出
“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无疑是包含于“按资分配”,更倾向于“藏富于民”。

   ...

Read more

从分工说农村集体化与合作化


  讨论分工,不得不从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伟大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简称《国富论》)说起。众所周知的是,《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其物质生产基础的连续改变,将带来的上层建筑的必然改变的观点,这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可是也有一个重大的差别: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最后动力是阶级斗争,而在斯密的哲学史中,主要的推动机制是“人性”,由自我改善的欲望所驱使,由理智所指导。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甚至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不是他的政治学说)都可以看作是经典经济学说的继续。

  《国富论》第一篇第一章“论分工”...

Read more

警惕垄断国企利润悖论——与吴重德先生磋商


警惕垄断国企利润悖论——与吴重德先生磋商
孔善广2007-09-15

说明:吴重德先生针对本人在《南方都市报》2007-09-11的评论,在光明观察刊发了《耸人听闻的“警惕垄断国企变第二税务局”!》一文,对我的观点进行所谓的批驳,但吴重德先生的批驳观点真是不值得一驳,因为其文章说“从1994年起大中型国有全资老企业的税后利润不上交,是国务院的规定”,出现如此严重的错误,彻底颠覆了国务院文件精神,还反而说本人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不了解。但为了不要让其混淆视听,特在当天简单写下此文,与其磋商。文章后面附有吴重德和...

Read more

职工工资、农民收入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职工工资、农民收入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孔善广/文 2007-09-21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数据可以反映出一连串的“成绩单”。前段时间公布中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002年是12422元,到2006年达到2100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2%,比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2%高2.8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工实际工资收入水平增长最快的时期。2002年,中国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3161亿元,到2006达到23439亿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3.5%,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

Read more

“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增收的理性行为与相关制度缺陷


“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增收的理性行为与相关制度缺陷*
——以上海市为例

《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5期

    摘要: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后,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日益凸显,必然形成其在既定约束激励机制条件下,迫于财政压力、辖区间竞争和政绩显示的压力下,追求GDP增长来达到增加财政收入以完成“事权”。而现行关于土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地方政府以土地生财大开方便之门,形成所谓的“土地财政”;并有可能并利用垄断的土地资源和掌握的其它资源参与房地产开发获...

Read more

警惕垄断国企成为第二税务局——写在反垄断法通过之际



文/孔善广 2007-06-28( 8月31日修改)

    几年前,对于国有垄断企业的利润、企业利益与国民利益及向国家分红问题,笔者连续不断披露并呼吁。前段时间,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已经研究部署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决定从今年开始在中央本级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取得企业国有资本收益,用于支持实施产业发展规划、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企业技术进步,补偿国有企业改革成本以及补充社会保障。” 政府作为股东,对国有企业的利润提取分红和进行再分配,总算有了一个结果。但刚获悉通过的《反垄断法》内容,则仍然多垄断国企...

Read more

养老保险基金的真正问题出在社保费缴纳制度


 

    今年4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游宁丰、黄伟鸿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财经委员会委员及省人大代表分别来到茂名、韶关等地调研当地社保基金管理情况时发现,茂名市2007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竟然出现“赤字预算”,游宁丰愤怒的指责该市官员,说这种行为是是违法的,而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一名副局长辩解说:“如果强制征收社保费,全市餐饮、酒楼等服务行业都得倒闭。”

     这一言论引得广东省人大代表纷纷提出质疑,也引发一些媒体和社会人士发表评论。但遗憾的是,多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