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lovablebaby.blog.sohu.com/144115607.html
自从有了儿子,生活变得杂乱无章但很幸福。一年前老婆没怀子越之前就为儿子建了个博客(http://ourlovablebaby.blog.sohu.com/),一直在经营。现在适逢寒假,照顾他的拉撒以及代他整理博客房间简直就成了我现在的职业。呵呵,天下父母心。
为表达最近状况,还是发表一点言论,这篇日志具有这一阶段“职业日志”的特点和纪念意义,也可以看成我现在的职业日志吧。发张昨天(出生第28天)...
作者文章归档:房加帅
ourlovablebaby.blog.sohu.com/144115607.html
自从有了儿子,生活变得杂乱无章但很幸福。一年前老婆没怀子越之前就为儿子建了个博客(http://ourlovablebaby.blog.sohu.com/),一直在经营。现在适逢寒假,照顾他的拉撒以及代他整理博客房间简直就成了我现在的职业。呵呵,天下父母心。
为表达最近状况,还是发表一点言论,这篇日志具有这一阶段“职业日志”的特点和纪念意义,也可以看成我现在的职业日志吧。发张昨天(出生第28天)...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何为以人为本,如何以人为本,以人的什么为本.....等一系列问题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
首先因该明确“以人为本”是多个语境下的概念。在当代中国,更多的则是体现在政治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是从党执政的角度,要科学发展,要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必须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依靠人、为了人、支持人,必须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根本利益,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这里的人主要是指人民群众。而我们的学术思考,则应该是更多的从哲学的高度来研究,从“人”的高度来研究。这里的人...
在理解物的价值时一般是指物对人的有用性,那么理解人的价值时,能否理解为人对他人及人类的有用性呢?这样理解是需要商榷的。
一个价值判断通常包括三个部分: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判断结果。价值主体是指价值判断的发起者和价值的感受者,价值客体即价值的承载者。如我喜欢旅游,我是价值主体,旅游是价值客体,喜欢是判断结果。通常人是价值主体,物是价值客体,价值判断是为了了解物对人的价值即物对人的有用程度,也就是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在理解物的价值时一般会如此理解,但人的价值到底如何理解呢?当人同时作为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时,情况就不同了。这时价值判断不是指向外在的物(也包括外在的他人)而是直指价值主体自...
1.农民穷的重要原因。有人说是架在农民头上的“两架抽血机”:一架是银行系统,抽掉农村的金融资源,国家通过剪刀差,压低农产品价格,抬高农资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从农村抽走巨额money,奠定了城市发展的基础,现在城乡经济虽然逐步走向市场化,但历史造成的先天贫弱使其仍无法直接与外界进行竞争;而另一架就是学校教育,抽走农村的精英人才,使农村社会的振兴更加遥不可及。其实,由于城市的绝对地位,农村学校教学的内容是以城市经验为主导的,与农村社会严重脱节,致使未能升入大学的农村孩子在承受了沉重的教育负担之后,所学知识却并不能应用于生活实践,他们或者呆在家里用不上所学,或者&l...
人的需要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人们争论不休。其实人的需要具有主观性,但在根本上是客观的。主观是表现形式,而客观性才是它的实质。
人的需要的产生是客观的。人的需要产生于人的自身结构、规定性和人同周围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什么样的主体结构,就产生什么样的需要,主体自身的每一规定、人同周围世界普遍联系的每一环节,都产生一定的需要;同时,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需要的内在规定性,需要对象具有满足人需要的结构和属性时,需要才能生成。
人的需要的存在是客观的。人的需要是以其对象和自我成为对方的对象来共同确证其存在的。需要与需要对象双方都以其对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条件,无论失去哪一方,另一方也就不...
中华民族要复兴,到底该走哪条路去复兴?主题的选择作用非常重要。那么,我们到底是该按照西方的发展思路走,还是沿着传统社会主义的道路走。事实已经证明这两条路觉得都走不通。虽然今天这个反思已经有些落后,为了弥补这么久没有写东西,还是写几句,算是思想还没完全停滞的证明吧。
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思路来说,它既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制度,也不会真正允许你发展。这种制度的发展是一次性的发展,他们发展的思维前提是人是经济人,人是自私自利的存在,整个社会是围绕着个人而展开的。经济性是这个社会的核心。这种价值观的优势是能以最快的速度促进物质经济的飞速发展,不足则是表面上强调了人的独立自由,实际上却因为人完...
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为什么去存在,为什么而存在,怎么样去存在......这不仅仅是理论,也是活生生的现实。
就人的本质而言,不能一味的强调是社会性的存在,人的社会性存在是建立在人的自然本性的存在基础之上的。在非非常情况下,若人完全由外在于人的诸如人情世故、工作等所异化时,人的存在就是一种非价值性存在,即使为社会做出了更多的贡献,但其仍然感觉不到快乐。“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有些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子,但这仍不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精辟入理的论断。只是到了后来,马克思他老人家为了工人阶级运动的和共产主义事业的需...
有这样一则寓言:场院上,一头毛驴要吃草,毛驴左右两边各放着一堆青草,岂料,毛驴犯了难,先吃这一堆还是先吃那一堆呢毛驴在犹豫不决中饿死了。
《聊斋志异》中的一则故事更耐人寻味:两个牧童进深山,入狼窝,发现两只小狼崽。他俩各抱一只分别爬上大树,两树相距数十步,片刻,老狼来寻子。一个牧童在树上掐小狼耳朵,弄得小狼嗷叫连天,老狼闻声奔来,气急败坏地在树下乱抓乱咬。此时,另一棵树上的牧童拧小狼的腿,这只小狼也连声嗷叫,老狼又闻声赶去……这样老狼不停地奔波与两树之间,终于累得气绝身亡。
驴饿死,狼累死,其原因是共同的:不会选择。人不也一样一个人一生中的每时每刻,其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