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宏绅

新浪地产名博

二套房认定标准别误伤了改善型购房者


     住建部齐骥日前说为便于执行要尽快出台二套房认定标准:“二套房”最新认定标准很可能不是单纯的“只认房”或“只认贷”,而是二者相结合来判定。笔者要说的是认定标准的核心是打击炒房但也要充分考虑到别误伤了改善型购房者。

    目前的二套房认定标准以家庭为单位计算,首付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这对很多之前买小户型过渡的家庭来说,无疑增加了买房的成本。他们不是炒房客,却也受到了政策的制约。为了应对新政,准备结婚的小两口不得不缓婚,还有部分市民表示要提前还贷,换房族也放弃了换房的打算........

Read more

房产税可千万别搞什么试点!


     看着高房价,如坐针毡的大有人在,心烦也要面对!这就是你们纵容太多的结果。

    调控国N条这才多长时间,北京150%的涨幅的都不少见,可见有多么失败!传闻要“房产税”了。还要先在4强试点。别逗了,等你试点完了,南征北战的炒房团,把别的二三四线房价也炒高了。真是眼前火没浇灭后背又烧上了。别搞什么试点,要搞统一搞,还要是50%以上的重税,要么就不搞!历史证明,针对我国房产有太多的夹生饭政策,“吃100个豆都不知道豆腥味。”根本没起什么作用!任志强有一点说的在理,...

Read more

炒商品房哪有“投资”经适房逍遥


    眼下中心区房价已直接进入了夏天,炒房客可是出了大力气的,房企乐在心里,“买吧,买吧,再多买点,省事好赚哦!”,其实,炒房客(团)无论多有实力,其短炒行为看似从容实际上还是有不小风险的。很快出手,享受不到优惠,当然,他们也许不在乎那点蝇头小利,可成交价和心理预期离的不会太近;等一段时间再出手,死多看高,但不确定因素也挺多,没有百分百把握,还要依赖房企老任们的气氛营造再推波助澜,可是如果房价再上台阶又会多少人会高位接二手盘是个大疑问。   

    问题的关键是成本, ...

Read more

炒房团有恃无恐 严限投资二套房是杀招


    日前,南京房市突然遇涨,原因是“温州炒房团”投入了1亿资金,买下九十多套房源,每平方米均价在万元上下。而面对再次高涨的房价,普通的南京购住者只能继续“望房兴叹”。

    住房作为民生品再次被玩弄,其根源在于温州“炒房团”看准的是地方政府在执行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中的“留一手”。地方政府漠视自己辖区内的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而一块块地王的出现让“土地财政”收入充盈,地价高涨、房价高涨,税收快速增长,在这根...

Read more

近期应该买房的四大理由


  (一)买房最忌“凑热闹”

    进入4月不少地方的房交会将陆续举行,购住者到底该不该出手?近来有调查结果显示,有八成的网友反对近期买房,而只有不到两成的网友认为现在是买房的最佳时机。俗话说“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的”,对房地产市场来说尤其如此。

    首先,在政策的调控下和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下,经过2010年头两三个月的成交低迷等待观望后,不少开发商已经等不下去,纷纷推出优惠折扣以促销(参考2万抵10万 提醒购住者搞清实际优惠 ),但优惠措施能保持...

Read more

扼制非理性地王的三杀招


    要谈房价,先扼制地王

    日前,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在接受采访时说:“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守住两条底线”。“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是指,从1987年和1988年分别开始的土地使用权拍卖和住房货币化道路是正确的,是中国市场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应该坚持。经济中土地和住房两要素价格必须由市场决定,这也是今后仍需进一步坚持的方向。但是,这丝毫不意味着,房价涨到低收入百姓通过货币化已无法实现住房基本需求是合理的。这不是改革的初衷。 第一条底线是,18亩亿耕地确保是筹划住房建设用地...

Read more

用土地出让金补贴和严限投资二套房才是平抑房价的妙招


      央企争当地王是在“嘲弄”调控政策缺陷

      3.15是个特别的日子,除了打假维权,首都还出现了央企三地王。民企不要说什么不公平,谁有钱谁出更高价谁拿地嘛,至少目前,这是很正常的事。问题是,之前的无论是国家到地方N条措施居然“被借用”了,这是给高层上“眼药”。决策层会有什么后续动作?暗许,骑虎难下还是再发狠招。仔细端详那些政策,增加了拿地成本,被认为是谁有钱谁得。增加保障房供应(中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16日表示,在公司刚刚拍到的北京市大...

Read more

3.15房产维权关键词


     新盘维权

     关键词一:“被退房”

    核心提示:开发商收了首付不肯卖房。在遭遇开发商毁约的情况下,应第一时间保全证据,并向专业律师咨询维权事宜。

    案例回放: 2009年6月底, 30多户购房者购买了某三期房源,当时该盘通过一家中介公司代理,售价8000多元/平方米。 4个多月后, 30余名购房者被开发商告知,贷款无法办理,要视作违约解除合同。在开发商此次告知函到达之前,购房者都未曾收到银行或开发商方面关于贷款有问题的提醒或通知。...

Read more

国土19条新政与房产“3.15”


    董藩日前刚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表现出高举轻放的态度,态度中性,无打压架势”,还抓住了一些细节说了几句理由,话音未落多久,国土部19条就出台了,正应了笔者前文中所说的如果不知检讨改正,将遭无情打压。至于“无情”程度如何,要看执行的力度和准度及信贷措施的配合了(详见后文全文及要点解读)。任志强的“房价钻石论”荒谬程度也很高。一般的常识:房子不是钻戒(石),远远没有钻石稀缺(否则我们满眼看到的应该是钻石而不是房子了),房子是生活必需品不是奢侈品而且不满意大多可以退货。不知道全中国有多少人会同意他的说法,好吧,也不多费口舌去反驳他了。同意他的说法的请...

Read more

晒房价成本 地产业应该检讨


    改善民生是地产发展的根本目的

    温总理日前在《报告》中说:“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地产作为经济范畴的一部分“改善民生”的使命不容推卸。可现实的情况是房企可以为了暴利而忽视民生,极度偏离收入水平的商品房的高房价不但没有改善民生甚至在恶化民生。抛开那些根本就买不起商品房的不谈,即便不少人已经拥用或即将拥有更大更好的房子,可是就如笔者前文强调的一样,那种“透支消费”的恶果,足以毁了人们生活的幸福感,没有幸福感更多的是焦虑和不安全感,这何谈改善民生。对此,房企当然会有自己的辩驳,那我们就来看看他们的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