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国成

研究重点集中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薪酬管理保持持续思考,目前的兴趣集中于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方面。

精细化加薪操作


  一、CPI、跳槽和加薪

  这个年末、年初,让老板们揪心的一个事情就是随着CPI的持续上涨、年底年初跳槽高潮的到来,各公司员工都在期待着新一轮加薪。尤其是在上广北这些一线城市,房价、租金以及粮食、蔬菜价格一律齐涨,生活成本持续上升,这些都拨动着员工敏感的神经。

  多重压力之下,不加薪就跳槽,在很多员工看来再是正常不过的,而在我所接触的一些老板看来,在当前的情形下员工加薪要求也基本合理。

  因此,常见的情况是,如果企业在此时不拿出一个可行的加薪计划,就将面临的员工离职增加、队伍不稳、士气不振的问题;而如果加薪操作不当,还可能造成新的不平衡、或者也达不到与其效果,多...

Read more

薪酬总额全周期管理


薪酬总额全周期管理

文,朱国成

 

在当下企业经营成本持续走高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都试图加强对薪酬总额的控制,从毛巾里挤出水滴来。每到岁末年初,正是制定下一年度企业薪酬总额预算的时候,这或许也正是很多企业HR为此而痛苦的时候。

一、薪酬总额管理的死循环

(一)鸡生蛋、蛋生鸡

大多数企业最常见的薪酬总额核定方法,就是在上年度薪酬总额历史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对本年度经营状况预测,比如销售额及利润情况以及人员规模扩张、经营重点等,进行若干必要修正、得到本年度薪酬总额。

这种核定方法长时间延续,会逐渐丧失原薪酬总额基数的科学性,而陷入一种“鸡生蛋、蛋生鸡&rdqu...

Read more

企业的时间黑洞


  按: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可能很多人正在这个黑洞中挣扎。这个黑洞就是冗长无度、效率低下、议而不决的会议和毫无力量的执行。孙中山曾经写过一本叫做《民权初步》的小册子专门教国民党同仁开会,并将这个纯技术细节纳入《建国方略》;而若干年前那本《罗伯特议事规则》也曾风靡海内。但这却类似有些人评价企业文化,越是缺什么、越是要喊得山响。或许我们的民族文化里根本不包含会议基因。

  遭遇

  一件事情经历了旷日持久的讨论,但是讨论来、讨论去,该表的态、该提的建议似乎都说完了,但是没有结果。

  而且这个问题会时不时地被提出来,列为某次会议的正式议题,也可能在某次会议的进行中无意中...

Read more

加藤,我理解你了吗?


加藤,我理解你了吗?

文,朱国成

加藤嘉一的新书以《中国,我误解你了吗》命名,单单从这个书名看,其中或许包含着两种不同的意味:试探性地询问,或者是不需要回答的反问。当然,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才知道,作者的本意或许是一种中间道路,或者是在所叙述的不同问题上存在不同的态度。当然,这也只是我的揣测。

理解和误解,本就没有明确的界限。因为每个人的角度不同,观点自然存在差异,差异是否就是误解,这取决于我们能否合理对待差异性;一元思维、缺乏宽容,必然将差异化的理解视作误解。而曲解则不同,曲解是想打狗就找棍子。所以,只要不是曲解,那么误解可以通过接触调整、改善、深化。但相对于误解,理解一词更正向...

Read more

年会到底怎么开


年会到底怎么开

文,朱国成

年会是年底时候让人力资源部忙碌的最后一件事情,当然也有不少企业是放到行政部门来组织。问题的关键是,每个公司都开年会、年会年年开,到底为公司、员工带来了什么价值?

年会类型

没有做过仔细的考证,年会应当是体制内企事业单位的年终总结和联欢、以及外资及港台企业年终员工大会的结合体。因此,当我国的民营企而言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年末也要来上这么一回。因此,年会也无可避免地带着这些色彩:

1、经营总结与规划:这是一个务实的大会,总结过去、规划未来,进行经营检讨。这是历来年会不变的主题,只有程度深浅的问题。

2、表彰大会:这是一个团结的、胜利的大会,把公司里的...

Read more

回忆交公粮


回忆交公粮

近日读司马光《涑水记闻》,看到一条:

王钦若为亳州判官,监会亭仓。天久雨,仓司以谷湿不为受纳,民自远方来输租者,食谷且尽,不能得输。钦若悉命输之仓,奏请不拘年次,先支湿谷,不至朽败。奏至,太宗大喜,手诏答许之,因识其名。秩满入见,擢为朝官。

——卷七第二百一十条

这一段不由得让我回忆起小时候交公粮的情景来——对于现在的人、尤其是城市中人而言,交公粮似乎是非常久远的事情。希望我的这些碎片式的、私人的回忆,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是一种怎样的情形。还要说明一点的是,我是河北人,所记述的当然河北交公粮的情形。

公粮一般一年两次,...

Read more

岁末年初焦灼之中的小企业老板


岁末年初焦灼之中的小企业老板

文,朱国成

企业家注定是个苦命的物种

岁末年初时节,员工们收成好的恐怕早就将年终奖计算得清清楚楚,盘算着好好过个年;收成差一些则早早收兵,准备来年再战;而企业经营者正是盘点去年、规划未来,毕竟逝者不可追,今年如何调整、布局才是真正的问题,定然有不少企业经营者处于痛苦的焦灼状态。当然,真正有了规模、上了轨道的大企业,和那些处于激烈竞争的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我试图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小企业上。

对于小企业而言,大一点的问题,要规模还是要利润,某个项目是投还是不投,是深耕细作还是开疆拓土?中巴溜的,明年怎么个打法,目标市场怎么调整,管理体系如何建...

Read more

试图改变老板的HR


  如何改变自己老板?究竟有多少HR抱有如此“企图”,没有具体的统计,但定然不在少数。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多企业HR为此煞费心思,但收效甚微。

  为什么要改变老板

  不如直白一点,就是把老板改变得更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按照HR、或者干脆就是你的方式去思考问题,这样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里就不再是谨小慎微的小媳妇,就能顺风顺水,畅行无阻。

  反过来说,有这样想法的HR恐怕正在经历着小媳妇的痛苦。是啊,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无法反映到企业的现金流量之中,对于那些超级重视现金流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其地位自然有些尴尬,工作内容自然是那些行政事...

Read more

关于无所畏惧的絮叨


关于无所畏惧的絮叨

是什么将我们所有人变得无所畏惧,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比如开宝马碾压男孩的那哥们,那得多冷静、多好的心理素质,甭训练、直接当上神舟八号,估计火箭发射的时候心跳一点不会变;比如江西宜黄自焚的事情,那帮拆迁的人得多理性,那一家的死活是无法干扰他们执行任务的,抗干扰能力太强了,直接进拆弹部队,不用心理测验。

嗯,想想有些可怕了:我们周围的每个人看起来都是忠臣孝子,但保不齐哪天开上宝马、当上拆迁队,那可怎么办呢?我不知道其他国家的人在面对我们的时候到底真实的想法是什么,理论上他们应当肝颤的,我们个顶个的战斗力可是超强啊。

我们是怎样一步步地从自己所描绘的那个样...

Read more

危急:身边的大豆战争


危急:身边的大豆战争
文,朱国成
之前对于各类关于国际粮食巨头意欲控制大豆产业链的新闻,略有耳闻,但缺乏切身的感受。就在这个十一,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大豆危急!
缘起是母亲拿回了一张超市促销海报,准备看准低价商品去采购。然后她问我,是否要去买一桶大豆油,真的很便宜!我凑过来看,是元宝牌大豆油、5升装、38.9元。实在太便宜,因为直觉告诉我,这大约是20年前的大豆油的价格。
20年前,我在邻村上小学六年级(1991年),那个村子里有一个油坊,用压榨的方法来榨豆油——在那个时候,农村都是靠这种油坊来吃植物油的,此外就是用肥猪肉自己来榨油,称作&ldquo...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