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韩云波

.

2010诸子:经学三


三、汉学

 

(一)汉初今文经

惠帝四年(前191),除挟书律,文、景大收篇籍。时五经皆书以隶体。

《易》:齐人田何

《书》:济南伏胜,博士晁错、张生

《诗》:鲁诗:荀子弟子浮丘伯,博士鲁申公;韩诗,燕韩婴;齐诗:齐辕固生

《礼》:鲁高堂生、徐生

《春秋》:公羊:齐胡母生、董仲舒;谷梁:鲁申公传瑕丘江公

(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冬十月,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武帝批曰:“奏可。”

建元五年春,立五经博士。

建元六年,窦太后薨。

元光元年(前134)五月,诏举贤良对策,董...

Read more

2010诸子:经学四


四、宋学

 

(一)“宋学”概念

明嘉隆间唐枢《宋学商求》最早使用“宋学”一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叙》:“国初诸家,其学微实不诬,及其弊也琐。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夫汉学具有根柢,讲学者以浅陋轻之,不足服汉儒也;宋学具有精微,读书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

清嘉庆间,江藩著《国朝汉学师承记》和《国朝宋学渊源记》,道光间方东树著《汉学商兑》。

“汉儒专言训诂,宋儒专言义理。”清朝出现汉宋之争,而后开清学面目。

宋学的主体实即理学,是经唐代的过渡而到宋明时代发展起来的新儒学。

清·耿介《理学要旨·序》:“本体,理也;功夫,学也,...

Read more

2010诸子:经学五


五、清学

 

(一)清学的概念与特征

嘉庆、道光年间,江藩撰《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龚自珍针对于此,在《与江子屏笺》中主张应改为《国朝经学师承记》。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序目》:“后世汉宋互争,门户水火,自此视之,凡后世所指目为汉学者,皆贾、马、许、郑之学,乃‘新学’,非汉学也;即宋人所尊述之经,乃多伪经,非孔子之经也。”

范文澜1940年在延安讲《中国经学史的演变》,提出“汉学系”、“宋学系”、“新汉学系”——“汉学、宋学、新汉学各有不同的质态。一般说来,宋学讲求心性哲学,着重纲常伦理,把讲求训沽名物、五行谶纬的汉学否定了。新汉学重新讲求训诂名物...

Read more

MKT八强排名及评语


总评:八强的总体水平比十强有了较大进步,尤其是技术上更加成熟。从具体情况看,大约可以分为四等:第一等,《燃烧的艺术》,总体上比较成熟,且有一定深度;第二等,《火鸟》、《不朽》,情节较复杂,有一定观赏性,但在具体线索处理和主题提炼方面还欠功夫;第三等,《一念之间的光阴》、《黑塔》、《雏鸟物语》,具备构架作品的能力,叙述流畅,有一定美感,但创新度不够,复杂度也还不够;第四等,《七夜》、《Melody未了》,思想内涵单薄,情节线索模式化,但在叙述上仍较流畅,主要应着重于创新性和深厚度的提升。

 

★第一:燃烧的艺术

作品中揭示的主题是鲜明的,即“它是有生命的物质...

Read more

MKT六强评语


★总评印象

MKT自十强以来,水平一直在提高,而且很迅速。首先,是作者的文字水平得到了很大的锻炼,由单纯的讲故事而渐次呈现出具有作者个性的美感。其次,是作者对试题的理解,逐渐能够超越试题的字面意义,而深入到试题的隐含义而对题材进行有效的提升。第三,是作者们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以上三个方面,是一个好作者必须走过的成长之路。好的作品,首先要好看,语言要优美,故事要动人,情节要曲折(当然也包括以意境、情调、氛围等次故事元素所形成的曲折),形象要突出,个性要鲜明。好的作品,更要耐看,这就要从复杂性、深刻性、延伸性上着眼了。可以说,能够不断升位的作者,都已经开始具备上述这些...

Read more

MKT四强评语


★第一:晚安,北京

这是一篇青春小说,从上天给天才开的一个玩笑始,以天才生命的玩笑似的消逝终。来到这个世界,曾经美好过,曾经痛苦过。两情固久长,命运却不佑。北京的经纬度作为小说的叙事意象反复出现,也体现了作者的匠心。本来,结局如此凄惨,有些像近年来被屡屡批评的高考作文。然而,常磊的色盲,终于因为他看不到黄线的色彩而导致了生命的消逝。文章的情节,像一个追梦者,在经纬中挣扎,由这里可以看到生命与命运的矛盾,看到追梦者内心的激情。小说的叙事技术也由此走向成熟。

 

★第二:狐送子

文章理解的经纬即是交错。人生的错位,本来就是冲突的起点,即古人所云...

Read more

MKT总结


MKT大赛从10强一路走来,我欣喜地看到,选手们的水平在赛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真诚地期盼会有新人从大赛中脱颖而出。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说说我对本次大赛的印象及想法。

第一,关于试题

10强试题瓶中之船,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生发:一方面帆船远航大洋的自由与瓶中天地的限制,自由与桎梏乃是人类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也即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统一问题,人类文明的进程其实就是以有限最大可能地接近无限的过程;另一方面,人在小的船中,以为已经获得福祉,因而满足,因而不思进取,而终于有一天,有人打破了现状,才看到新的天地,这就是人类知识追求的历史道路,然而打破现状者往往会遭遇到个人的悲剧,比如普...

Read more

MKT2八进六排名及评语


★不朽的微笑

小说很好地体会了题目所包含的多向性意涵,把奇幻、推理、科幻、历史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在技术上表现了驾驭宏大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对于写中长篇也是适用的。在人文意蕴上,达芬奇的献身精神令人敬佩。而他的超能力则令人感受到文艺复兴那个大时代的风标。这篇作品既紧扣题目,又能深入和广泛地发挥,情节曲折,可读性强。

本文理当推为第一。

 

★蒙娜丽莎之心

宋楚这个女人和沈沉、裴明两个男人,一共是三个人。三个人演出了一台戏。小说有精神分析的色彩,然而又不完全是精神分析。作者没有试图揭示两个男人的心理幽隐,而是致力于他们在极端行为之后的无限...

Read more

2010年中国侠文化选修课考查方式及要求


中国侠文化考查采用文章方式。

选题范围为:与中国侠文化有关的任何选题,不论古今,无分中西。

要求:

1.学期文章可采取两种方式:

(1)学术论文。不能是随笔或杂谈。

(2)武侠小说。

2.内容要求:

内容要新颖,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将专门安排研究生在网上抽查对比,如发现有抄袭现象,直接以不及格打分。

3.篇幅要求:

小说要求至少8000字,每缺1000字扣5分;论文要求至少4000字,每缺1000字扣10分。

4.格式要求:

格式上要求严格按照学术论文格式写作,要求有如下必备项目:

(1)作者及单位(书写不标准的扣5分);

(2)150字左右的摘要及3...

Read more

2010诸子:概述一


  2010诸子01:概述

  一、诸子语源释义
  诸子一词,既是普通名词,指众人,可用于指称儿子、女子以及诸君。
  诸子更是特殊名词。其义项为两大类:
  (1)周代官名。
  《周礼·夏官·诸子》:“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辨其等,正其位。”职能相当于后世之中庶子。同时也是内官,《管子·戒篇》“中妇诸子”, 房玄龄注:“内官之号。”
  并由此引申:身份与学问之高贵者。如“君子”之例。
  (2)先秦至汉初各派学者及其著作。
  汉成帝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其子刘歆总群书而奏其《七略》,第三为《诸子略》,共得诸子一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述云:“诸子十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