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书宏

.

润物无声 点点滴滴都是法雨甘露——义工生活小感悟


润物无声  点点滴滴都是法雨甘露

——义工生活小感悟

润物无声 <wbr>点点滴滴都是法雨甘露鈥斺斠骞ど钚「形

1、境由心生:如果你抱着欢喜的心去看待周围的事物,那么周围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可以令你欢喜;如果抱着一个抱怨的心情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人物事物都会与你作对的;

2、生气没用。事实已经发生,无论我生不生气,事实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我不知道这个是在哪里出现的,反正我很喜欢这句话。这个是我买香蕉时被坑的时候总结出来的。过去吧,自己长个教训,以后再也不去那里买了……

3、四个烦恼:贪嗔痴慢活得很累?尝试着放下这些,你就可以很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处境了,不会被一些假象蒙蔽。贪:贪婪,嗔:嗔怒,痴:固执,慢:傲慢;...

Read more

斯里兰卡留学僧悟常法师分享出家修学的经历


斯里兰卡留学僧悟常法师分享出家修学的经历

 

斯里兰卡留学僧悟常法师分享出家修学的经历

 

  4月24日,斯里兰卡留学僧悟常法师来龙泉寺参访,并在见行堂三层为出家同学分享他出家修学的经历。

  感谢学诚法师慈悲,感谢常住慈悲,也感谢各位的慈悲。其实呢,今天到这里,也是一种因缘。我认识北京的一位居士,是中央国际广播电台的朱老师,她是在龙泉做大和尚博客俄文翻译的。所以她说这边的情况,我就想到这边来参学,怎么讲呢?

  我就想把我从出家之前,到现在,在国外读书这一段经历,给大家做一个汇报,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是湖北人,是少数民族土家人。但是我门老家那边,在我爷爷的妈妈那一代就是很虔诚的居...

Read more

学诚法师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采访


学诚法师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采访

 

  2011年4月24日,英国广播公司 (BBC_)的节目主持人\著名英国学者Tim Gardam(现任英国牛津大学圣安尼学院院长),及其制片人Liz Leonard(利兹)专程来到北京龙泉寺采访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采访

 

  Tim Gardam采访的目的是,了解关于佛教在现代中国的状况,希望这样能更好地帮助英国人民了解中国佛教。学诚法师介绍道:“佛教在中国流传的时间已经超过两千年,它已经融入到中国的方方面面,也走进中国人的生活当中。中国人长...

Read more

一车水泥的故事——记周末义工护持三宝


一车水泥的故事

——记周末义工护持三宝

  早晨5点多,当满天彩霞映红东方的天际,工地上已能看到一辆装满水泥的福田瑞沃Ⅱ170Y型工程车,以及正在紧张卸载水泥的义工和工人。

 

一车水泥的故事

 

  这40吨水泥是王艳艳师兄夫妇与张京凰师兄共同供养寺院工程建设的。王艳艳师兄于去年12月来到龙泉寺,当时她还是QQ群的网络义工。当王师兄了解到龙泉寺经过师法友团队五年多的艰苦奋斗,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特别是来到施工现场,看到寺院如火如荼的工程建设场景之后,作为佛弟子的她发心也要尽一份力。从此,每到双休日,只要有时间,王师兄就上山做...

Read more

如何无烦恼 如何行善道


如何无烦恼  如何行善道

——作者:圣严法师

如何无烦恼 <wbr> <wbr>如何行善道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体实践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从“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来着手。

  感恩——奉献、回馈不求报

  随时随地心存感恩,以财力、体力、智慧、心力来做一切的奉献。奉献的时候,态度是恭敬的,而不足以施舍心来付出,否则便会自以为是施恩者,产生自以为了不起的心态,认为自己做了很多的功德,而且一心期待对方回馈,这是不知惭愧。相反地,接受布施或服务的人,则要把对方当成恩人,感念他的恩德。也就是彼此都存著奉献、供养、感恩、报恩的心,一方以感恩的心奉献,另一方以感恩的心来接受。

  很...

Read more

前途渺茫遇佛缘(4)——出家因缘原创连载


前途渺茫遇佛缘

——出家因缘原创连载

前途渺茫遇佛缘(4)鈥斺敵黾乙蛟翟戳

    2004年下半年,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尤其是大致确定今后的工作方向是软件设计和开发,跳槽的情况不再频繁,而是比较固定的在一家公司服务。收入增加了,便从平房搬到了楼房,虽然还是租赁,但是和我那个同学一起合租,倒也比较轻松。这个时候每天的工作虽然比较忙碌,但也有规律了。早上8:00出发,9:00到单位上班,中午12:00午饭,然后休息一个小时,下午继续工作,下午17:30下班。挤上拥挤的公交车,连堵车都算上,晚上7:30到家算是正常的。俩单身汉也不怎么做饭,便到附近的小饭馆随便吃一点,就回去开始...

Read more

快乐修行 成就自他——4月16、17日周末义工纪实


龙泉一天的修行

  用修行二字,实在是出于哗众取宠之必要。说的实在点,就是我——一个普通人值遇三宝加持,在善知识的指引下过了快乐的一天。人是普通人,事非普通事,记录于此,供同修参考。福慧双修的一天

周末义工

  今天是2011年4月16日星期六,天气晴好。上次上山还是两周前,那时的龙泉寺四周都还是含苞待放羞答答的样子,而今天四周已经是桃红柳绿梨花儿白油菜花儿黄争妍斗艳了,凤凰岭景区门口的丁香花儿更是沁人心脾的香,大树小树深绿浅绿,是春光明媚是生机盎然。今天早上的346人也特别的多,一直到终点站,还有挺多人站着。有登山的,有踏青的,自然更有皈依龙泉寺的佛教信众。春天到来,似乎不仅是花草树木冒来...

Read more

千里离家逢遭难 虎口逃生洒血汗(2)——【出家因缘原创连载】


千里离家逢遭难  虎口逃生洒血汗(2)

——【出家因缘原创连载】

提示:我的初高中六年的读书时光是分别在四个地方完成的。无论在哪里,我都用功读书,从不游手好闲,招惹事端。每到一处总能遇到对我特别照顾的老师,还建立了终身的师生友谊关系。

千里离家逢遭难 <wbr> <wbr>虎口逃生洒血汗(2)鈥斺敗境黾乙蛟翟戳亍

辗转四地为求学

    受到姐姐的影响,从小我上学就很努力,看到我这么用功念书,父亲决定送我到石河子市读初中,因为乡里的中学教学质量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差。
    当时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乡里的中学。父亲通过多方联系,联系到石河子市西古城高级中学,交纳昂贵的借读费。在那里...

Read more

今生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记在矛盾与抉择中第一次龙泉寺义工生活


今生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记在矛盾与抉择中第一次龙泉寺义工生活

今生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鈥斺敿窃诿苡刖裨裰械谝淮瘟乱骞ど

 

第一次进寺院,还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很多在文革期间沦落成民宅或单位的寺院陆续腾退出来。广化寺也不例外,虽然没全部腾退,但是仅恢复部的一部分足以显出敕封的皇家气派。

由于工作原因,那时我常常会去那里,每次到寺里都会有和去别处不一样的感觉。僧众不多,里院住着方丈,年事已经很高,很遗憾,我一次都没拜会过他,自己现在想起来,追悔不已。一次,进到寺院的中庭。突然觉得那里似有磁场,让人释怀、舒适和超然,那种感觉至今难忘。也就是从那次起,只要时间允许,都会进寺里转一转。

几年后,寺院里来了一位个子...

Read more

清明节祭——时空与鬼神


清明节祭 时空与鬼神

——群友感悟

清明节祭鈥斺斒笨沼牍砩

又到每年的清明,又到每年的哀思寄托。桃红柳绿,草长莺飞。不断轮回,不断的再生。

年年如此,而年年对亲人,对朋友的祭奠与哀思不会有丝毫的减少。

记得初中学生物的时候老师讲过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般的昆虫会经过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甬,从甬到成虫到蛾子,再次产卵完成一个生命过程,完成一次生命的往复与轮回。

当时我经常想,这个昆虫究竟死还是没死。从甬到蛾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命状态,一个是白白胖胖的昆虫,一个是美丽的蛾子。对于虫子那个状态而言死亡已经不复存在,对于蛾子来说又是个新的形态。对于个体而言,它们已经不复存在,而对于生命来说这又是生命的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