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成君忆

.

决不改口吗?


记得年初参加上海台“锋言锋语”的谈话节目录制,谈到“曹操高陵”的发掘,我曾经质问道:“安阳市政府、国家文物局、以及一帮所谓专家,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地认定古墓就是‘曹操高陵’呢?以后要是发现认错了,他们可怎么改口呢?”

 

昨日在郑州讲学,又谈到这件事。有学员调侃地说:“成老师,他们既然认定了‘曹操高陵’,就肯定不会改口。即使是发现自己认错了,他们也会咬着牙齿说没有错。”

 

我疑惑着问:“如果有新的文物出土,他们怎么解释呢?”


学员说:“如果有新的文物出土,他们就会有新的解释。即使墓主人复活,也只能按照他们的授意修改自己的身份:‘你说我是曹操,我就是曹操。你说我是关羽...

Read more

答网友张宁


孔 子固逢乱世,犹有三千弟子。吾辈虽在盛时,难得一个知音。或问,所盛者何也?答曰,人间之私欲也。私欲盛时,名利心则盛。名利心盛时,权谋之学遂大起而风 行。世有强者,必赖权谋决胜于天下。天下之弱者,亦必赖权谋改造一己之命途。权谋之学风行,而曹孟德之拥趸日见其众也。

《论语》云:“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今某教授、某导演及一众市井之徒,以“宁做真小人”为座右之铭,而肆意羞辱古之仁人君子,过矣。其所以也,徒以有其政也。

吾爱范仲淹之仁,其有名言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吾今不患某教授、某导演之妄,而忧上位之君也。君若有道,民德亦...

Read more

没有历史 没有文学 只有论据


没有历史。没有文学。只有论据。这便是“三国热”中众说纷纭的乱象。

 

 

1

自去年10月以来,随着新《三国》的推出和热播,我先后参加过北京卫视、重庆卫视和酷6网的三次访谈节目。随后,我在一种揪心的疼痛中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也许在那些媒体工作者看来,我依然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三国文化专家之一。然而,他们邀请我出席节目现场,并不是为了探讨历史真相,也不是为了交流学术问题,而是让我凑热闹。在英达、买红妹、春妮等明星主持人插科打诨的调笑声中,我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清楚。我感到羞耻,无可奈何,从此便只好委婉地拒绝各路媒体的邀约,再也不...

Read more

灯影峡的情思


刚刚参加武汉市作家协会组织的三峡笔会回来。虽然三峡工程对三峡造成了巨大影响,但它的景色之美,依然令人震撼。旅游中吟有《灯影石》一首,与各位网友分享。

 

灯影石

 

导游在灯影石上唱着山歌,

让我想起另外一位导游。

她曾经引导我进入,

一道名叫爱情的峡谷。

 

三峡的山美水也很美,

充满幽愁苦绪的爱情却又美在何处?

抬头看看四块像极了唐僧师徒的灯影石,

知道此生还有许多取经的路要走。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Read more

寻找真理的方式


寻找真理的方式

——对德兰修女的阅读与理解

 

    “人活着就是为了发现真理,其余的不过是形形色色的寻找与迷惑。”这是我印在名片上的一句话,用来跟每一位结识的朋友分享。很多人向我嗤笑说,他们根本就不相信真理的存在。但我告诉他们,每个人都在寻找,世界上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在寻找,都在为自己的人生寻找一个确定性的答案。而这个确定性的答案,其实就是真理。

    在我看来,人类只能通过女人的方式发现真理。在人类的文化中,女人意味着阴柔,她们懂得宁静,她们在默默地观察着这个世界,温柔地接受着这个世界。这是一种...

Read more

可喜的一念


小女成都初学写诗,写花儿,写云儿,虽然用词造句有些不妥,却也颇有诗意。我便做了几处修改,以为是一首好诗。而今贴在下面,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

      

       可喜的一念

 

     慢步于草木之间

     我看见花儿的笑脸

     灿烂  华美  香甜

 

&n...

Read more

说说我的《爱情经济学》


    《爱情经济学》出版发行以来,居然颇有反响,大有当年《水煮三国》之渐次热销之势头。武汉大学为此组织了一次读书活动,亦是响应者众。武汉理工大学也有老师和学生社团与我对话。我日常习惯于深居简出,此时也觉得自己与广大读者之间,应该就这部作品的相关问题展开一些必要的交流。现在,我把其中比较典型的5个问题和回答贴在下面,以表达我的态度:

    1:怎么评价您的作家身份?

    我不是一个很好的作家,但我可能是第一个进入经济学世界的作家。这种极为珍贵的际遇,不仅使得我看到了其他学者很难看到的世相,...

Read more

武松也爱潘金莲


    上午参加一个饭局,谈起拙著《爱情经济学》,有人奇怪地问:“成老师,按照您的说法,武松也爱潘金莲吗?”我回答说是,并答应他回家之后把“武松也爱潘金莲”的一段记述贴在博客上,以供浏览。

 

    没有人比我(此处的我,指的是书中的女主角---注)更痛恨武大郎的了。别看他表面上老实巴交的,其实极其庸俗势利。任由如花似玉的老婆跟别的男人偷情,他却躲在暗处数钱。从男女婚姻的匹配性上讲,他不仅在相貌、身高、才华方面配不上潘金莲,从骨子里流露出的庸俗势利也着实可耻可恨。可叹世道不公,人们总以为武大郎懦弱老实,给予了他无...

Read more

《爱情经济学》后记之一


   

    我没想到这部作品的结局会变成这样,居然让潘金莲成了一位得意洋洋的成功女性和一位受到众多fans狂热追捧的明星企业家。这样一来,就改变了我试图沿用“武松打虎”模式的创作计划。

   《水浒传》里的武松是一位打虎的英雄。《金瓶梅》沿用了打虎英雄的形象,这次让他打死的,并不是咆哮山林的猛虎,而是咆哮人间的虎中美女潘金莲。在《爱情经济学》里,我不仅设计了一位现代版的潘金莲,也设计了一位现代版的武松——“木头人”李树。当年武松打虎,打的是老虎的身体。如今李树打虎,打的却是老虎的心性。痛...

Read more

《爱情经济学》后记之二


    这部作品之所以名为《爱情经济学》,是为了借用一段荒唐的爱情故事,来讽刺人们对经济学的误解。经济学研究的是用货币所计量的价值与交换价值,在庸俗的社会生活中,爱情也常常被理解成一种价值与交换价值的互惠关系。当我爱你的时候,你也应该爱我,否则从互惠关系的层面上讲,就显得很不值得。而事实上,爱情是不能够用货币来计量的。

    我们处在一个经济学盛行的年代,经济学也因此定义着我们的生活。从商场到职场,从职场到情场,经济学的价值观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种价值观的特点是,它把所有的一切都看成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财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