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万顺

国内知名汽车评论人,南开大学博士。二〇〇〇年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获汽车专业工学学士学位;二〇一〇年毕业于山东聊城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南开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曾在某国有企业做工人、汽车设计;在某省级媒体从事过四年新闻采编工作,做过编辑、记者、版面主编;在北京某汽车杂志社做过编辑、记者;二〇〇五年起成为自自由撰稿人,擅长从产业、市场和产品等角度全景式分析汽车行业,从二〇〇三年开始至今已经写了一千多篇评论文章,近二百万字;兼攻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四部,诗歌二百余首,文章散见于各大报刊。

福特汽车的未来以“小”为美


题记:8月2日,随着美国福特汽车与中国吉利汽车完成对于沃尔沃汽车的正式收购交割手续,福特已经走上小而精的发展道路。

福特汽车的未来以“小”为美

福特汽车长期以来以皮卡和SUV闻名全球,未来几年,将把重点放在轿车、跨界车型及节能发动机方面。

2011年新版嘉年华

随着国家每加仑燃油行驶里程标准的不断提高,福特意欲做经济型汽车的领导者。今年夏天,福特推出了新款超紧凑小型车嘉年华,明年初将引进经过重新设计的紧凑型车福克斯。

嘉年华和福克斯是“一个福特”计划中首批在美国生产的车型。依照该计划,福特每个地区的工厂对于自己所生产的某些车型都负有全球性...

Read more

走过纸婚,广汽长丰迎来幸福时光?


走过纸婚,广汽长丰迎来幸福时光?

去年五月份,广汽与湖南长丰宣布重组,是《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颁布实施后第一个战略重组项目,曾被认为是推动中国汽车业兼并重组的一个全新样本,被寄以了极大厚望。时隔一年之后,新成立的广汽长丰运行状况、市场表现如何,能否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呢?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广汽长丰销量达到25246台,同比增长了42.8%。据说,广汽长丰今年的销售目标是5万台,至今已经实现了“时间过半,销量过半”。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进度是在只增加了一款小改款新车的情况下做到的。由于下半年车市值得看好,广汽长丰的状态走强,下半年还有轿车上市,受各种...

Read more

油价涨跌是否达到条件,谁说了算?


油价涨跌是否达到条件,谁说了算?

这几天关于油价“到了调价窗口而不下降”的报道不少,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媒体及研究机构认为,至7月底,国内油价已经充分符合22个工作日平均变化4%的条件,理当降价。但是发改委方面迟迟没有动静,接受采访的人员则表示目前还没有达到降价条件,时机尚未成熟。

那么,是否达到降价条件,到底谁说了算呢?

按照笔者的跟踪观察,上次6月份降价时国际油价水平在70美元/桶左右,6月底7月初集中在每桶70美元至75美元之间波动,至今国际油价则在78美元每桶上下。若依笔者的算法,国际油价的变化是上升的,而不是下降的,相应的国内油价也应该做涨价的...

Read more

五菱变局不是退步是进步


五菱变局不是退步是进步

是媒体捣蛋,空穴来风,还是确有此事,遮遮掩掩?小小的五菱集团正在遭遇一次“被卖”危机。

据媒体报道,随着“上汽通用五菱中级车自主品牌宝骏正式面世,也暗示着通用增持上汽通用五菱股权的进程几近尾声”。《贱卖股权,五菱自主品牌行将易手》、《股权转让箭在弦上,五菱变局是历史的倒退》两篇文章的发表让五菱方面措手不及,如架火上。

据说,通用增持股权是通用和上汽双方合谋的结果。“当时,上海汽车以8450万美元现金受让通用中国所持的上海通用1%股权,实现了对上海通用的控股”,“上汽对通用...

Read more

印度汽车的致命武器就是低价策略


继中国汽车市场迅速崛起,汽车巨头们划定自己的版图之后,进军印度市场的声浪此起彼伏,最近又出现了一波新的淘金潮。

大众、标致雪铁龙、菲亚特、丰田等都表示或者正在、刚刚进入印度市场,销售它们的产品。通用、福特等则试图加大投资力度,向印度引进新车型,抢占市场。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中国的本土汽车企业也按耐不住心底的冲动,像众泰、长城、奇瑞等企业,谋求在印度复制自己在中国取得的成功经验。

汽车投资者普遍认为,印度是继中国市场之后又一块沃土,其潜力巨大,将来能够超越中国。讨论这个问题实在无聊,笔者可以确定地这么说,未来的十年内印度汽车市场超越中国基本无望,印度汽车市场的国际地位也代替不了中国...

Read more

斯巴鲁是香饽饽还是烫手山芋?


   区区一个年产60万辆的外国汽车企业,为何在中国受到如此垂青,竟然有多家公司争相与之进行合资合作?这是今天的斯巴鲁带给我们的最大疑问。

作为一家日本汽车企业,与丰田、本田、日产相比,斯巴鲁可谓小巫见大巫,仅从产销量来看,恐怕连它们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如果从成长历史来看,1953年才起步的斯巴鲁汽车在世界上也算是一个后起的新秀。斯巴鲁的主要市场在日本,而在美国、中国等国家的表现都谈不上多么出色。自从进入中国6年以来,到现在每年才有4万多台的业绩,累计销量刚刚达到10万台的规模。然而就是这个曾经不起眼的小角色,如今却成为国内车企最想攀援结亲的对象。

斯巴鲁曾经宣...

Read more

五菱造轿车,符合上海通用布局


五菱造轿车,符合上海通用布局

据报道,国内最大的微型车(又称商用车)制造企业上汽通用五菱(下称五菱)于本月18日在沪发布了其自主乘用车品牌——宝骏。根据各方面汇总的消息,该品牌首个车型是一款入门级中级车,其底盘来源于别克凯越,将于今年年底前上市;而且未来几年,该企业将在宝骏品牌下每年推出一款乘用车车型,其中包括SUV和MPV。

关于此事,我们需要注意的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乘用车,二是自主品牌。

当年的四大微车品牌(长安、昌河、哈飞、五菱)如今已经以五菱独大,在国内微型车市场占据近半壁江山。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行“汽车下乡”等惠农措施,农村市场的开...

Read more

上海大众车祸门影响几何?


  因为总经理刘坚及其公关总监曾家麟等最高层领导遭遇车祸身亡,上海大众汽车陷入最沉痛的时刻。虽然车祸不会造成上海大众内部的混乱,不会改变既定的发展战略,但影响所及,会让其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挫折。

  上海大众是上汽与大众汽车的合资公司,近些年来随着中方话语权的扩大,在人事安排上一直是由上汽主导调配安排。而且上汽注重自己培养管理人才,从各个分厂的生产一线、管理基层选拔能人,有着非常充分的储备。几年前上汽曾对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的领导层进行过几次调整,把陈虹、陈志鑫等上调到集团,两大合资公司的一把手分别由刘坚和丁磊接任,它们都是有着丰富的工作经历的上汽集团员工。刘坚用优异的...

Read more

主导电动汽车产业的是中国?


 

将来主导世界电动汽车行业的会是中国吗?

许多人都这样认为。汽车观察家、汽车制造从业者甚至是国际上的一些政客,把中国当作创造奇迹的地方。中国已经不仅仅是国际汽车产业的一个重心,更代表着未来。因此,发展电动汽车这样的潮头,世界在看中国。

然而,这毕竟是未知难卜的事情,大家缘何言之凿凿、信誓旦旦呢?

因为国家在短短的数月内做出了推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定?因为国家推行的补贴方案诱人?因为本土汽车制造商有着抢占未来汽车业制高点的冲动?还是因为我们有比亚迪这样拥有领先世界先进水平的汽车电池技术?

上述这些都算理由,因为无论从政策层面,从市场需求方面,还是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

Read more

自己任命自己,李书福为何如此雷人?


李书福兼任沃尔沃董事长,
无奈之举?还是要玩文字游戏?

今日的吉利已经不是昨日的吉利,但今日的李书福还是昨日的李书福。

7月15日,吉利汽车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新闻公告称:李书福先生将担任沃尔沃轿车公司董事长。

空头扎来的消息很有些爆炸性,笔者只能用“雷人”来形容。之前吉利对于成功收购沃尔沃后具体怎么运作讳莫如深,李书福还说央视主持人不懂,商业机密不便透露。但在管理层面基本上还是想保留现状,尽量不会进行人事大换血,让沃尔沃实现平稳过渡。这意味着吉利将最大程度地不去干扰沃尔沃的发展,让外国人去治理国外的业务。如今李书福突然变卦,摇身一变就坐上了董事长的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