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郭明兴

郭明兴 1989年出生于河南安阳。
电子商务专业,兼修企业管理、品牌、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
《品牌 品牌的商业运营与消费者眼中的品牌》
《全民时间管理》
《大数据 YES OR NO》
《Finder 印——for纳木错》

从小型仓库管理来看品牌与消费之间合适的距离


  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分析,我发现我们不能用超市货架管理的办法来管理仓库。同样是陈列架,两种上货的方式有什么区别吗?有的。超市的货架就便利性考虑,纵向上是比较窄的,在此我没有详实的数据,但大概来讲在40到50公分吧;而仓库的货架更多的是在容量上的设计,打约是80公分以上(文中的一系列分析仅限于小型仓库,现代化的仓库不在本文的涉及范围)。从纵向上的宽度来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分在于超市的货架可以更容易看到放在最里层的货品。相应的,超市排货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货品都靠外放置,以提供给顾客更好的便利性。而仓库则不同,尤其是小型仓库,更重要的是仓库的紧凑,如果你想要给配货员一些方便的话,麻烦就开始了。在...

Read more

坚持,才是品牌唯一该做的


  品牌唯一该做的就是坚持。根据别人成功或是失败的案例分析出来的“理论”全是扯淡。坚持,秉承品牌的符号意义,才是正道。不管是从商业的角度还是品牌本身,都不能脱离其本质。

  品牌,源自brand,愿意指“烙印,铭记”。由此,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认为品牌是代表着某种特殊的符号,它存在于我们的产品上,作为产品的一个印记。那么,品牌,不坚持,你欲何为?

  直观地讲,难道我们可以重复地在某一个印记上涂抹,覆盖……?

  其实,就语言体系本身来讲,我们中文是缺乏了一些直观的想象的,正是这一原因,我们在品牌、...

Read more

crowdsourcing方式与匠人精神


  crowdsourcing(公众资源,众包),brander认为:crowdsourcing与outsourcing(外包)是完全不同的两层概念,外包本质上是一种公司形式之外的雇佣,一般是将一些非核心的业务与环节(如生产环节)委托给另外一个(或几个)企业,以图降低人力成本或取得资源优势等;但公众资源是指赋予那些非特定的人员以更广泛的、或者是完全的参与权,与其共同创造价值、共享股权等,甚至我们还可以认为:crowdsourcing方式的应用,完全可以不基于一个既有的公司或是别的什么组织形式,当然,它所赖以运行的规则是现有的概念多无法定义的,我们且还是叫它作:crowdsourcing方...

Read more

brander:品牌泡沫


      品牌泡沫,brander认为:品牌是提供了一些事实上存在的价值的,包括品牌特有属性、营销赋予消费者的品牌空间以及诸多人文等方面的意义符号。而消费者的在此方面的需求增量有限,但品牌的营销等一系列活动却越来越普遍,这导致我们将步入一个类似泡沫的泛品牌时代。广告对私有空间的过分侵犯,将导致人们意识到品牌泡沫的存在,并针对那些并没有什么作为的品牌开始,反品牌。(更新日期:2011年4月19日)

      警惕品牌泡沫危机

      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我就曾提到过“品...

Read more

品牌、品牌的商业运作与消费者眼中的品牌


    品牌(brand,烙印),brander认为:品牌是“烙印”在产品上的,它代表着一种文化符号与精神,是产品优秀属性的体现,同时也意味着你的产品能真实地为消费者提供某些价值(品牌附加价值,包括为消费者打造出的品牌空间)。
    品牌≠产品知名度。在此我想区分一下两个概念:产品知名度,就字面的意思理解,我们知道它只是描述了“你的产品被多少人认知”,这是可以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打出来的;但品牌是归属于产品的,是产品上的某种属性、精神与文化符号,这就是需要你用你的优秀的、能...

Read more

匠人精神与企业社会责任


我曾经试图用专注来解释“匠人精神”这个词,但后来我发现这个词远远不止这么简单。我们可以把它用在人、企业乃至品牌等诸多事物上,不管是对于人还是企业,冠以这个词,就意味着他们把自己的抱负和技艺施用在一点上,并且,在他们的能力所及范围内,做到完美。当然,他们在将自身的价值定格到那一点上的时候也代表着他的行为可以为别人带来一些影响,并乐此不疲地坚持下去。

诸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是在这个认识层面上,一个精益求精的修鞋匠和一位科学家的自我实现感和社会...

Read more

为别人创造价值


我近来的思维受到电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经济学相关书籍《快乐上班的经济学》、《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大师Peter.F.Drucker的著作《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公司的概念》)的影响,再加上假期时从郎咸平的作品中感受到的机会公平的思想。当然,我的思维尚在形成的过程中。 

从经济学中的“外部性”与郎咸平强调的“帕累托改进”,我意识到既...

Read more

品牌≠产品知名度


    到现在,还有有很多人堂而皇之地认为品牌就是产品或者企业的知名度。
    我们且看一下这种观点到底滞后了多少:不可否认的是,当市场上的某一类产品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且你的产品是唯一的标新立异者,你的产品的知名度又受益与你的标新立异的时候,你将会很成功;而如果很多人都想到了差异化,那你有可能会凭着好运成功;但是,当所有人都懂得了要与众不同,你如果还在用你自认为很新颖的手法来打知名度的话,你们就都是在给消费者增加选择成本与记忆负担,你们都必败。
    而很不幸的,现在我们都处于最后一种情况,...

Read more

谨慎营销


    刚刚读到了一篇关于营销的文章,似乎说是找到了一片营销的蓝海。在此,笔者提醒:现代广告对消费者的私有空间的侵犯已经太多了,如果你还是决定要无孔不入的话,我想先请问你几个问题:你的品牌能为消费者提供什么价值?你的广告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的价值?你凭什么认为消费者会认为你的营销内容是有用的、或者是不会引起反感的?
    关于我为什么这样思考,请参考笔者的日志《品牌泡沫》,当然,如果你认为我不是在作秀的话。

    首先我想表明的是,一个不让消费者讨厌的广告应该具有的特质:1、广告本身是有价值的...

Read more

核心竞争力与商业模式的歧途


    最近读了一些关于“核心竞争力”与“商业模式”的文章。为尊重作者起见,本人在此不便引述,而且我也相信大家各有见解。
    而我请大家考虑一下:“核心竞争力”与“商业模式”这两个词的出现要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答案是:是否可复制。我们的专家进行的关于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什么技术,是什么什么高效,是怎么怎么沟通的论述,我想请问,你有没有想过你说的这些都是废话呢?按着你的逻辑,一个企业的核心技术、沟通与效率难道不是必要的吗?难道你是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