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家成

李家成,祖籍湖南长沙,戊寅年出生于汉阴城,大学文化,进修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高级研究班,中国记协会员,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员,主任编辑,省三秦文化研究会研究员,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石泉县农业局、石泉县委、汉阴县委、汉阳区委、汉阴广播电视局工作,历任文秘、主办干事、县中心通讯组长、副主任科员、局党组成员兼编辑部主任、副局长、局党组书记、局长、咨询。
前20年在党政部门工作,被埋没。中间20年在新闻单位工作,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和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殊荣。退休后20年,从事文化之旅和随笔杂文创作,被誉为文化学者和杂文家。
50多年来,在中省市各级各类媒体发表作品3900余篇,其中68篇获奖,40余篇被众多媒体转载。另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13篇。主要著作(包括纸质和电子读物)有《随笔杂文集》、《窥管集》、《汉阴风情》、《汉阴研究》、《汉阴文史大观》、《汉阴历代人物》、《汉阴古诗选注》、《安康走笔》、《广播电视论文选》、《老龄研究文选》、《灯下拾零》、《汉阴家乘选编》、《长沙来汉阴一支李氏族谱》、《居家养生宝典》等15部。2009年初始,先后创办了自媒体〖汉阴家成书屋〗、〖新浪博客〗、〖价值中国.李家成网站〗。
1992年出版的《中国县级新闻界人物》一书,被作为封面人物之一,向全国推介。同年作为中国记者协会代表团一员,出访俄罗斯。《中华群英录•新闻卷》、《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广播电视年鉴》、《陕西广播电视年鉴》、《新闻知识》杂志、安康《夕阳颂》、《汉阴年鉴》等,均对其作过介绍。2008年12月获陕西省文联、陕西省民协学术著作奖,2011年9月获安康市政府文学艺术精品创作奖,其著作被选送参加了中国中西部文博会、陕西省旅博会。

安康汉阴文化谈之三-重文品讲史德


做人要讲人品,著文要讲文品;从文品,也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人品。人品和文品中,首要的是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骗人害人。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对待自己的家乡文化,更应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掺杂使假。地域文化要弘扬,要为经济发展服务,但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能以欺骗游客的手段获取经济利益。
对待历史问题,亦要严肃认真。“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少女” 。市志、县志及政协汇编的文史资料,属信史,必须坚持其真实性,准确性,不然就失去了编史修志意义,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对旧《志》及新编《志》中的史实错误,应坚决纠正,不能人云亦云,不能人为地制造...

Read more

安康汉阴文化谈之二-应重视地域文化


包括安康汉阴在内的中华大地上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已经成为地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一方面为地域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与地域经济社会的相互融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社会一体化进...

Read more

安康汉阴文化谈之一 文化要包容开放


习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真正自内而外所拥有的自信。历史上,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自信。大唐盛世,万国来朝;郑和远下西洋,更是尽展国威。古今中外的历史发展实践表明,只有在包容、开放、交流、共享的文化环境下,文化才能实现繁荣和兴盛,国家和民族才能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要开放,容不得封闭。当今世界就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这种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地方,但凡想要求发展、求进取,必然通过各种方式打通各条渠道、破除各种障碍、取消各样芥蒂,力求在交流中加强学习、推动发展。对于我们安康汉阴而言更是如此。封闭自守不仅使经济也会让...

Read more

养生之日常七件事


1、梳头 梳头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增强分泌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经常梳头,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此外,梳头还是治疗失眠、眩晕、心悸、中风后遗症和青少年白发的辅助手段。平时每天可梳头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晚上睡前最好梳头一次。
2、伸懒腰 伸懒腰可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收缩,使瘀积的血液被“赶”回心脏,从而大大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所以,常伸懒腰在促进人体肌肉收缩和舒张、增进肌肉本身血液流动的同时,还可带走肌肉中的代谢产物,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使人感到全身舒展,精神爽快。
3、踮...

Read more

留迹汉阴的风云人物


汉阴,古称安阳、安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还曾有一大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风云人物留迹汉阴,或功业争战,或驻跸过往,留迹斯邦;更有李(先念)、徐(海东)红军,陕南抗日第一军,转战播火,风生水起,“闹红”山乡。你可知道有哪些风云人物吗?可列举如下:
西周封立在汉阴的巴国之王巴子
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春秋时高徒子贡
战国时楚秦蜀三国国王楚怀王、秦惠王、蜀国候
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五斗米...

Read more

《窥管集》目录


【社会点击】
认清时代开创未来·跨越文明的峡谷
改革与创新 ·警惕社会病态
弘扬核心价值观 ·重建社会秩序  
有感于“垃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规则与公平正义 ·“民无信不立”
“微时代”考验“微素养”·营造健康风气
大兴读书之风·百姓眼中的幸福之地
百姓心想的宜居城市·做历史文化的守望者
文化是旅游之魂
【心灵折子】

有请春...

Read more

汉阴好新闻选目录


[长篇通讯]实事求是百事能成(1978年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前夜,陕西人民广播电台9月4日播出,《安康日报》9月6头版刊出,被评为全国好新闻
专员支持公社办饭馆(1979年12月4陕西日报》头版刊出,被评为全国好新闻)
长官意志带来的难题(1986年8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被评为全国好新闻)
[经济调查]天府广汉一瞥(刊《安康经济》杂志1987年第4期)
[通讯]一朵教育新花(刊1988年5月8日《陕西日报》)
陕西破获一起伪造“五粮液”“剑南春”酒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8年7月10日播出)
陕西汉阴发现一特大何首...

Read more

白火石氽汤的诞生和秘笈


 人们都爱吃猪肉丸,更爱喝肉丸汤,因为它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清道光年,从湖南长沙移民陕南汉阴的李氏第四代李训发,在月河中拾到白色如玉、晶莹剔透的卵石,拿回家玩,突发奇想:漂亮的白色河卵石常年流淌在河水中,任凭流水冲刷,鱼虾抚摸,泥炒磨砺,吸温快,不怕烧,何不将烧红的白河石放入清汤中,使汤激沸,肉丸汆熟?经过试验,果然不错,不仅肉丸异样香酥,而且汤汁特别鲜美,比常规办法烧的肉丸汤好得多。食用后发现,白火石汆汤不仅能进补,还能去心火及虚火上升,治牙痛、咽炎和口腔炎症, 白河石氽汤到了民国,李氏第七代李传泽妻子刘裕云在烧烹上做了改进,将肉丸改成薄肉饼,贴入盆底及周圈,易于汆煮...

Read more

40年前的一则新闻


40年前的1978年9月上旬,正置改革开放前夜,鄙人采写了一篇通讯,被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和《安康日报》抢先发表,后被评为好新闻。前几日有朋友拿此篇同目下的一些新闻作品做比较,感慨良多,建议将此篇重新发表,本人遵令,重登如下:

 

 

 
实事求是 百事能成
——汉阴县天池公社党委转变作风二三事
在揭批“四人帮”第三战役中,汉阴县天池公社党委认真转变作风,以实际行动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影响,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这里记叙的是他们转变作风的二三事。
报喜又报忧
七月中旬,在汉...

Read more

“徙义” 二字作何解?


在汉阴老城,笔者发现至今保留着三处“徙義()”二字的大门(槽门) 门题,一处在民主街邻南街不远的刘家院子(清代晚期至民国早期系汪小少爷院落),一处在今解放街候家大院,一处在今解放街原吴家大院。三处门题均无题首,只有第一处落款有“自题”二字,时间可推断在清代。“徙义”二字作何解?
从字面理解,徙,迁移也;義(义) ,乃正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徙義(义) ,就是见义即改变意念而从之,向义靠扰,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论语·颜渊》:“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