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季伟

保健品草根时代的终结


  保健品销售一向以创新为主,曾经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中国销售看医药,医药销售看保健品。”可见在中国营销历史上,保健品所占的地位何其重要。那么,失去技术含量的保健品销售还能走多久呢?

  

  低价不如涨价

  现在已不是那个拦路抢劫不如摆地卖药的年代了。利润越来越低,有些平价产品已经失去了炒作的意义。许多炒作都是在给媒体打工,一年赚的钱够给媒体就算不错了,有些企业赚的钱除却广告费,剩下的就没有多少了,成了白打工的。以前只要有广告进大型连锁打个8.5折即可,进场费都可以不给,甚至现款。现在7.0折能进就不错了,进场费也是连年上涨。员工工资上涨...

Read more

禁用语外的“药妆”与“妆药”命运


  6月17日,SFDA发布了《化妆品名称标签标识禁用语》,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其禁用语包括7大类、数百个词语:一是使用“特效、高效、全效、强效、速效”等虚假夸大用语的;二是使用“治疗、除菌、抑菌、杀菌、抗菌”等明示或暗示对疾病有治疗作用和效果的;三是使用“中药、中医世家、祖传秘方”等医疗术语的;四是使用“经卫生部门批准”等他人名义保证或以暗示方法使人误解其效用的;五是禁止宣称的功效;六是使用“为你而疯狂、神”等庸俗或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七是使用已经批准药品名称的。
...

Read more

新医改暖冬来袭


        时令已过立冬。天气忽冷忽热,每个人都感受到气候变化,增减衣物,严防感冒。

  在制药产业,自10月14日起,新医改方案意见稿出台后,行业气候也为之一变,身处其中的制药企业们,都在揣测着气温的变化,通过各种渠道探测消息,也通过各种途径把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上达天听”,以求应对之策,防止自己患上“流感”。

  或许,更多企业的希冀是,新医改给企业带来一个有凉意的春天,再趁势分享市场扩容的盛宴。

  那么,大气候到底如何呢?

  笔者认为:对于大多数中国普...

Read more

战略守拙 战术出奇


    工作之余,喜看小说,最近放到床头的,是阿来的《尘埃落定》。

   这本书很有趣。南疆土司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聪明,二儿子痴傻,被人们称为“傻子”。但就是这个傻子,却创造了令聪明人羡慕的奇迹:别人争权,他不参与, 却得授土司位;别人欺压奴隶,他释放奴隶,得到奴隶拥护;别人种罂粟,他种麦子,结果财源广进……最后别人死了,他仍活着。傻子有自己的解释——“我因为 是傻子,才活到现在。”

  傻子的“傻”,可以说是一种守拙“...

Read more

为什么要倡导核心力营销观念?


2004年以来,对中国医药产业,我们一直思考两个问题:

其一,横向上比较,以欧美巨头为参照物,中国制药产业为什么没有诞生辉瑞、诺华等世界级企业,以亚洲近邻为比对,为什么中国制药产业没有诞生印度南新、日本三共等领先企业?

其二,纵向上比较,以中国优质企业为标杆,为什么在中国制药产业,不能诞生如家电、IT、乳业的巨头,为什么不能诞生制药业的联想、海尔、华为?

怀揣着这样的困惑,我们潜心研究,深入观察当前医药产业环境的急遽变化和走向,我们认为,中国医药产业存在以下发展趋势:

1、中国制药产业总体利好,市场扩容,需求向上,发展机遇仍然很多;

2、政府监管趋严,市场逐步规范,产业环境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