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戚聿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不公正的发展:中国国企垄断现状


  中国垄断行业大体包括五类:一是全国性自然垄断产业,如电信、电力、民航、邮政、铁路、石油;二是区域性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行业,如供水、热力、燃气、公共交通、港口、垃圾处理;三是本应属于企业化经营但采取了事业单位体制的行政垄断行业,如有线电视、医院;四是本应属于竞争性行业但在我国采取了行政垄断体制的行业,如机车车辆制造业、核工业、航空工业、飞机制造业等;五是特种行业,如造币、烟草、食盐、医药、能源、资源、殡葬等。目前垄断行业约占中国GDP的4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但改革主要发生在竞争性产业领域,广大垄断行业总体上还...

Read more

赤字破产与黑字破产


       说起破产,大家自然都会想到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后的破产。因为亏损,所有者权益不断被侵蚀,最后亏损额的不断积累导致负值的未分配利润的不断增大,超过了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在内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合计,进而整个所有者权益合计为负数,这是,资产负债率就会超过100%,资不抵债的情形就出现了。这是传统的企业破产的财务机理。因为亏损在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为负数,过去手工制表时代以红色标注,故称赤字。赤字破产的来历即如此。

现在给大家介绍一种新型破产:黑字破产。黑字破产的意思是:账面上存在净利润,资产负债率也正常,但由于利润...

Read more

精确的错误与模糊的正确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管理者们往往追求准确和精确,追求精细和完美,出发点不错。可很多情况下,越是精确越是错误,相反模糊的倒是正确的。

以投资回收期为例,假设某一投资项目投资额为15000元,未来5年的现金净流入量分别3800元、3560元、3320元、3080元和7840元,给定必要报酬率为10%,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回收期显然为4—5年。可在教科书中,这种算法过于模糊。于是精确的算法来了,假设资金回收与时间成正比,即现金流入流出按照时间进度均匀地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到第四年底,已经收回投资13760元,还有124...

Read more

决策就是怕脑瓜


      管理上大讲特讲科学决策而批判“拍脑瓜”式决策,甚至把那些拍脑瓜决策的企业家讽刺“三拍”,即“决策拍脑瓜,执行拍胸脯,结果拍屁股”。确实,在现实企业投资决策时往往呈现这种情形。所以在管理理论中,科学决策是一件不证自明的公理。

但在现实中,企业家对市场的直觉和敏感是非常重要的,是直觉和敏感而不是可行性研究促进企业家进行决策的。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说比比皆是。1975年,比尔·盖茨连大学都没有念完就凭着自己对市场的敏感和同伴开起了现在的微软公司,当初无论如何他们也是预测不到今天的发展态势的。不知这些创业者们当初是怎么进行可行性论证的?...

Read more

决策是寻求最优还是平衡?


       经济学、管理学中铺天盖地般的充满了最优理论,如效用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收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最优进货量、最佳现金余额、最优改革次序、最优资产组合、最佳资本结构等等,可谓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然而,我的一个基本体会和经验就是,从来就没有最优决策,最优的决策都是停留在课本上,而现实中时时处处都是平衡决策。

最优化决策依赖模型和公式,而只要是模型和公式,一定内含着众多假设。没有假设,模型和公式肯定得不出来。而假设越多,假设越不符合现实,建立在这些假设基础上的模型和公式所得出的一切结论肯定越是不管用。随便...

Read more

“一刀切”做法的实用性


       提起“一刀切”,人们都是持批判的态度,因为古往今来管理的基本经验是一切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宜。哲学上称作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管理学则称作权变管理原理。可见,在科学上,“一刀切”是没有任何科学成份可言的,故长期以来,人们对此信奉不移。

然而,一刀切的政策和做法在现实中又比比皆是。比如,高考就是典型的一刀切的办法。一考定终身,一纸定终身,其弊端怎么形容都不过分,甚至可以说成是“万恶的高考制度”。可就是这样漏洞百出的制度,为什么几十年来就废除不掉呢?而相比于全国整齐划一...

Read more

论规则非中性


提起规则,人们很自然地想到规则的中性属性,即以为规则是中性的、客观的、公平的、不偏不倚的。可在我看来,规则出来就是非中性的,从来就不是不偏不倚的,没有皆大欢喜或人人受损的规则,规则有利于某一利益集团必然就不利于其他利益集团,一句话,规则的制定者从不会制定出于己不利的规则,

我们不妨模拟一下。假如一群德国人和日本人在某一操场相遇,双方想玩篮球,但又没有篮球架。于是双方就得首先制作篮球架子。但是制作多高的篮筐呢?假如由双方商量决定。而问题就出来了。德国人个头高,自然希望篮筐高度高一些,日本人个头矮,自然希望篮筐高度低一些。假设双方谈判力量势均力敌,我想最后的“均衡”高度自然是双方各自的...

Read more

都是在职消费惹的祸


      在各种企业家培训班上,我经常向老总们提一个基本的问题:你们为什么愿意当老总?答案从来都是五花八门,有需求层次说,有人生境界说,有事业追求说,有使命责任说,有为人民服务说,等等,不一而足。我引导大家,有没有好处说啊?大家都会哄堂大笑,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好处当然是大大的。于是我让大家具体列举当老总的经济上的好处,什么工资奖金福利、灰色收入、公车、公房、豪华的办公条件、丰富的人脉资源、因公高档消费、国内外旅游、个人办事方便、有人送礼、收受贿赂、贪污腐化等等都被端出来了。至此,我开始归纳总结,你们说的这些好处用三个概念就可以表达了,...

Read more

管理中的三种规则


       在日常管理当中,人们经常讲要遵守规则。无论是哪行哪业,都要遵守一定的规矩,所谓“盗亦有道”就是这个道理。但人们往往不知,这些规则恐怕只是针对具体工作者和初级管理者而言的。其实,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往往有着不同的规则做指导,规则原本就包括三种形态,即明规则、潜规则与空规则。

明规则好理解,所有那些挂在墙上写在纸上的有形规则都是明规则,即明文规定,大到法律小到各式各样的具体规定都是明规则。明规则人人需要遵守,特别是针对初级管理者而言,必须照章办事,不可灵活变通。比如,银行储蓄所中的各种流程、程序、手续的规定,员工和初级...

Read more

系统决定成败


       前些年,市场上流行一本书《细节决定成败》,通过一个个案例讲的非常透彻。我们现在大谈特谈所谓精益生产、精细化管理也都体现了细节决定成败的思维。我本人也赞同细节决定成败的基本理念和观点。但有一个前提别忘了:细节决定成败必须建立在战略正确的基础上。如果战略方向是错误的,越是精益求精地追求细节的完美,结果越是差之毫厘,缪之千里。也就是说,在企业中,战略重要,细节也重要。细节决定成败,战略更是决定成败,一句话,应该是系统决定成败。

大家都知道南辕北辙的典故。你要向南走,路人告诉你方向反了,可你解释你的车很好、马很好,马夫很好。这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