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洪平凡

经济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管理决策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办)   1974-1976 于河南郑州高中毕业后在江苏如皋吴窑插队劳动   1976-1980无锡轻工业学院(工农兵学员) 纺织工程专业学习,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1-1983 上海交通大学 管理决策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硕士班(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办)获硕士学位   1983-1985 国家计委预测中心工作, 从事经济模型,预测分析,推广计算机在国家计委计划工作中应用   1985 获世界银行麦克那马拉奖学金(中国首位), 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深造   1985-1989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博士生, 师从198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因教授,主攻计量经济与国际经济,并作为克莱因教授的助手参加了“世界经济模型连接”的课题。期间与中国国家计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同行一起将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首次与世界经济模型连接并用于经济预测和政策模拟。   1989年7月至今 受聘于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相继担任副经济专员、经济专员,高级经济事务专员

中国经济是否进入新常态


 

-专访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洪平凡

 

(采访稿,略有修改)

 

经济日报记者张伟:如何解读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论断?

 

洪平凡: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似乎已经成为中国政策制定者与经济学界的共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可以从经济增长、宏观政策和经济结束三个方面解读。一是中国过去30多年的高增长已经结束,经济增速降至7%左右。二是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以稳为主,不采取刺激政策,不增加信贷规模,而是靠深化改革释放增长动力,给企业松绑,减少审批程序,减税,使企业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这个变化不是短期的变化或者调整,整个大方向上的转变。三...

Read more

中国经济改革面临的挑战


(在纽约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第三届会议上的发言摘要,2013126原文英文附后)

感谢纽约大学美-中关系中心的邀请。

我想从系统方法角度谈谈中国经济改革面临的挑战。

系统性改革需要有明确的改革目标,改革策略,以及改革措施。

系统性改革需考虑到不同市场(金融市场,劳务市场,商品市场等等)和各个经济部门改革之间的一致性,还需要注意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协调性。

系统性改革也要考虑到其改革思路和方向与中国想要在世界扮演角色的兼容性。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改革决定)和新近推出的上海...

Read more

浅析竞争性贬值


  近来,日元的大幅度贬值再度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竞争性贬值,或“货币战”的担忧。

  20国集团于莫斯科召开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2月15-16日)之前,俄罗斯、韩国等国就已经公开指责日本的贬值政策。 发达国家7国集团内部的一些成员国对日本的贬值也极为不满。但是,为了不使金融市场看到20国集团,以及7国集团,在此问题上存在的分歧,从而会加剧市场对货币汇率波动的预期,20国集团的会议公告淡化了竞争性贬值问题,只是轻描淡写的提到,“我们将避免采取竞争性贬值”。

  同时,日本解释,其新出台的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政策只是为了消除通货紧缩,不...

Read more

全球宏观经济政策空间吃紧


  已进入第六个年头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挤压着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空间。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下滑和诸多不确定因素,2013年发达国家只能继续推行紧缩财政政策与超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各国将继续削减财政赤字。虽然欧元区财政赤字在过去两年有所下降,但政府债务占GDP的比率仍然在上升,迫使大多数成员国不得不继续执行将财政赤字占GDP比率每年至少减少0.5%的协议。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等国和面临债务压力的西班牙等国,需要执行财政紧缩的幅度更大。为了减缓财政紧缩与经济衰退之间的恶性循环,欧盟同意放松一些国家的赤字调整目标,但财政紧缩的趋势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美国即使暂时避免了财政悬崖,在今后几年税率...

Read more

欧元区危机仍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欧元区危机仍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2013年世界经济展望系列)

  世界经济在2013年面临的主要风险仍然是欧元区经济和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

  欧元区财政赤字在2012年有所下降,平均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率已从2009年最高时的6.4%下降到目前的3.3%。 其中,希腊已从15.6%下降到7.5%, 西班牙从11.2%下降到7%。但是,欧元区政府债务占GDP的比率仍然在上升,已从2009年的80%上升到目前的93.6%。根据乐观估计,这一比率要持续上升到2016年才有可能开始下降。

  实体经济更为糟糕。欧元区GDP估计在2012年下降0....

Read more

为什么要实现利率市场化?


  中国银行垄断利润的问题引发了不少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讨论。

  的确,中国商业银行70-80%左右的利润来自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利率差,而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贷款利率的下限又是由中央银行限定的,不是由资本市场的供求决定的。

  但是,银行的垄断问题并不是主要反映在利差上:中国商业银行享受的3%左右的存贷利率差基本上是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并不比利率充分市场化的发达国家高。而利率市场化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缩小银行的存贷利率差,甚至也并不是解决银行的垄断问题的主要手段。虽然利率市场化会给商业银行带来竞争性,但银行业的垄断问题还要靠其它改革措施来解决,如民间金融的合法化,改革银行业准入法规...

Read more

欧美新一轮开放式QE的玄机


  欧美新一轮量化宽松采取开放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欧美经济,以及全球经济,形势严峻,不确定性高,央行本身对未来宏观经济的走势和量化宽松政策所能起到的效果很难做出明确的判断,只有以开放式的灵活方法加以应对;二是央行希望能够以此来表明其稳定市场和支持经济复苏的坚定决心,并以不确定的开放式来增强市场长期预期的确定性。

  9月份以来,在笔者休假期间,欧洲和美国,以及日本,相继出台了新一轮量化宽松(QE)的货币政策。此前,笔者曾经判断,欧洲央行将在9月份推出新的量化宽松政策,而美联储出于政治考量不会在11月份大选之前出台金融市场预期已久的QE3。事后证明,笔者的判断对错各一个。

  ...

Read more

量化宽松对全球的盘剥


  据国际货币基金最新发布的财政监测报告估计,发达国家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在过去3年多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从全球获得了大量的“铸币税”,其总量约占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合约3万多亿美元。而在2007年之前的3年里这些国家的铸币税只占GDP的1%。

  每个国家政府通过发行本国货币都享有铸币税,即无偿征用货币持有人所放弃的与所持货币当量的资源。但是,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者,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不但享有本国国内的铸币税,而且还获得国际铸币税,即征用其它国家持有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储备货币而放弃的资源。

  ...

Read more

浅议中国房价的合理水平


  节选自2月17日在纽约大学法学院中美资本市场论坛上的发言:“美国和中国宏观经济展望”,英文原文附后,中译文有增补和修改。

  讨论中国宏观经济的前景肯定绕不开房地产市场的稳定问题,而讨论房地产市场稳定问题又无法避免房价问题。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和房价问题的确非常复杂,超出了本人的分析能力,只能提几点粗浅看法。

  在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之后,一些城市的房价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不同程度的回落,房地产交易量显著下降。有些中外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房地产的泡沫即将被挤破,从而引发中国经济的“硬着陆”。

  中国政府目前并...

Read more

也谈中国人口红利拐点


  还是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商业论坛”上(参见前面的两篇博文),另一位美国分析人士强调,由于中国过去30年来的“一胎化”政策,劳动年龄人口与其它年龄人口的比率将在2013年左右后开始呈下降趋势,出现人口红利拐点,中国经济在今后的增长将会因此而减缓。

  与“刘易斯拐点”相比,判断人口红利拐点要简单得多。但是,与“刘易斯拐点”的相同之处是,在分析人口红利拐点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什么影响,多大影响时,同样存在争议。

  我对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率将在2013年左右后开始呈下降趋势没有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