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锦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重点研究国家走势与企业发展,长于调查研究。现任7所大学经济学、金融学、政治学、政府管理学、新闻学等8门学科教授。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新发现》与《金融危机在中国的演变》等14部510万字。

微笑看待7.6%


 微笑看待7.6%

一个小时前,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二季度中国7.5%,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6%。增速持续放缓,曾经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经济走势的猜测,很多人担心经济下行压力大,一时之间担忧的声音四起。但是,我国已经到了经济转型的必要时期,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速度放缓是必须的,是好事。  

 

7.6%的增长,有助于稀释人们对于经济是否会硬着陆的疑惑。

 

事实是,不是7.6%的增速太低,而是我们总是纠结于“保八”。经济转折时刻,数据是引导还是误导?我们认为数据符合预...

Read more

富士康代工模式在中国已走到末路


  近日,富士康太原工厂发生大规模工人群殴事件。富士康的官方证实,几名员工之间发生个人争端,之后升级为约2000名员工参与的骚乱事件。

  但从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似乎并没那么简单。也许公布的原因是什么偶然因素,但我们不得不思考:偶然之中有必然,富士康模式还能走多远?

  富士康的发展,是中国电子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珠三角制造业深圳发展模式的体现。可以说,珠三角在改革开放初期基本采取比较粗放的“区位+政策+资源”的发展模式,其中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环境资源等。许多年过去了,由于成本优势不再明显,资源也变得相对匮乏,使得珠三角到了产业转...

Read more

税收成当今中国最热烈最持久话题


  为企业减税是件好事,大家都说好,起码是没人站出来反对。但是好事为什么没有人肯办?弄清对减税的种种误解,有利于厘清思想,统一认识;弄清到底是谁对减税不当回事,也有利于国家采取正确的顶层设计,以推动这项利国利民的事情进行下去。

  当今中国最热烈最持久的话题

  税收成了今日中国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无论处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税收相关的话题总能激起最热烈的争论,也争论出了很多有意义的角度。这几年,无论是增值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等,都在舆论的吵吵嚷嚷中让政府的举措带上了一丝谨慎。

  社会各界呼吁减税是有原因的。一是“国富”了,能够减税。2011...

Read more

解读世界500强中国企业的九大特色


  作为衡量全球大型企业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榜单,《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公布,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巨大兴趣和坊间的热烈讨论,这一次也不例外。然而这一次不同的是,全世界的目光转向了中国企业。

  《财富》杂志日前公布了2012年度世界500强名单。中国企业入围数量和排位大幅上升。中国今年共有79家公司上榜,首次超过日本,成为除美国以外上榜公司数量最多的国家。而10年前的2002年中国仅有11家企业入围,“一个显著的变化体现在中国上榜企业数量上。”评比方《财富》是这样指出的。

  眼下,中国入选世界500强的企业正在敲锣打鼓举杯相庆。毋庸置疑,中国入围的世界...

Read more

凯恩斯主义药方为何不能再用


  凯恩斯主义导致中国经济体制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发展战略看,照顾眼前却为将来留下无穷后患;二是从市场体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看,把政府职能强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三是从经济理论上看,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颠倒,导致陷入投资依赖症。

  今年我国第二季度开始出现经济数据下滑,有些国际机构马上便推测中国会有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出台。似乎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已经成为政府无法放弃的一张王牌。

  面对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干预政策可能再次在中国抬头,舆论自然发出对凯恩斯主义的质疑之声。笔者认为,凯恩斯主义这个药方不能再用了。

  凯恩斯止痛剂为中国留下哪些“病灶&rdq...

Read more

“稳增长”不能掉进凯恩斯主义陷阱


  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出现的经济数据下滑,向中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敲响了警钟。在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目标的决策后,各地迅速出现了扩大投资的部署。每逢全球经济有低迷苗头就会有些机构热衷于推测中国到底会有多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出台。显然,中国已陷入凯恩斯主义的陷阱而难以自拔。

  对于凯恩斯主义由政府主导的投资热潮,中国的民众并不陌生。2008年年底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推出了4万亿投资大单。这股投资热潮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不少问题,于是有了最近几年的调控。那么,目前骤然出现的投资热潮,是不是意味着调控已经转向?而一旦重新走上以投资拉动经济的老...

Read more

“央企市营”模式集中了发达国家经济智慧


  一边要在所有制问题上坚持公有制,一边要在体制上实现市场经济,犹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建材中国医药“央企私营模式”的提出,便是在解决这个世界级难题上的实践突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曾表示,“看不见的手”虽然是一个有价值的见解,但是经过思考和两个世纪的经验之后,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学说的局限性。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混合经济是一种非常智慧的经济形式。

  在我国,所有制改革问题的难度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所决定的。党的十四大,确立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