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阿瑟•施莱辛格很多年前就指出,总统名声的好坏总是循环反复的,只要我们用一种崭新的眼光去回顾历史,总能看到总统名声或升或降的现象。施莱辛格可能是对的。现代DNA测试技术已把托马斯·杰弗逊从崇高的神台上撸了下来,因传闻他和黑人管家生了5个孩子;而约翰·亚当斯的声望则因传记作家大卫•麦卡罗写的《约翰•亚当斯传》而得到提升;约翰·肯尼迪虽继续受到普罗大众的追捧,却仍得不到正统历史学家的青睐(施莱辛格虽然为他写了《一千天:约翰·肯尼迪在白宫》和《罗伯特·肯尼迪和他的时代》两本书,但施莱辛格本人...
作者文章归档:杨吉

历任中信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杭州电视台《钱塘论坛》、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多家机构特约咨询顾问,《立场》执行主编、“醒客”(Thinker)学术协会名誉顾问以及橙色理想创业中心顾问。同时兼任智唐文化工作室执行总监、智唐文化网(www.4touchina.com)总编辑和新浪文化频道、博锐管理在线、《商界评论》、《21世纪经济报道》等文化产业投资顾问、专栏作者。主要关注和研究的领域为:知识产权、互联网/新媒体、图书出版和影视娱乐产业。
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北大商业评论》、《商界评论》、《浙商》、《上海金融报》、《国际金融报》、《IT时代周刊》、《周末画报》、《大众日报》、《新营销》、《数字商业时代》、《上海证券报》、《南方都市报》、《中国图书商报》、《文汇读书周报》、《管理学家》等多家媒体发表财经观察文章已逾数百篇。著有《法理的解释:思辨笔记》、《读到之处:一种书式生活》、《21世纪的书:信息时代商业思想10×10阅读》、《读到财智:百部商业经典》、《商业书架2008》等作品。
曾多次为各公司、政府部门、院校讲授《信息化浪潮:互联网的契机与挑战》、《互联网与代议制民主:契机与挑战》、《论网络的规制架构:基于中国经验》、《BT之劫:P2P技术侵权问题研究》、《IT企业风险防范和纠纷处理》、《劳动合同法的新规定和风险防范》、《建立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有效应对反倾销指控》、《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课程。
怎么还是巴纳德?
“怎么还是巴纳德?”
说话的是日本学者饭野春树,他在研究切斯特•巴纳德组织理论曾指出:面对巴纳德,有人不时会发出“怎么又是他”的疑问,言下之意无非是巴纳德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同样会有另外一种声音,即“重新回到巴纳德身边”,主张向纵深层次去发掘、解读巴纳德的思想。饭野春树无疑属于后者,他在《巴纳德组织理论研究》一书中写道:“经过了古典和新古典理论,巴纳德将组织理论推进到了名副其实的现代理论阶段。并从人类行为的观点彻底地纠正了人们对正规组织的传统认识。他被誉为现代组织论的开创者,实...
“商业与书”系列丛书总序:今天,你读书了吗?
现代商业人士,无暇读书!无心读书!无从读书!虽然他们懂得知识获取的重要,懂得学习对品位提高的帮助,但对于阅读,他们往往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选择图书、不知道如何开展阅读、不知道如何知行合一?于是,他们必然需要有人为他们合理投资阅读时间、管理阅读时间、收益阅读时间;有人告诉他们那些书说了什么,有什么值得记忆的要点,和某某书有哪些区别等等,总之,要以最短时间最效率地掌握书上的核心信息;有人向他们推荐相关领域的入门书目、必读书目、经典书目,让他们有机会成为知识型的企业家而不是暴发户的老板;有人为他们创造以文会友、以书交友的机会,让他们遍识天下英雄,广交世上豪杰,开启头脑...
网络上的个人使用:困境与出路
伯南克的美联储,又将怎样?
“如果格林斯潘离去,一切又将会怎样?”8年多以前,还在地方联邦储备银行担任顾问的本·伯南克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提出这样的质疑,结果可能连他都没有想到,他的问题最后竟是由他自己来回答。
2006年1月,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正式就任美联储第14任主席。美国各界对伯南克的上任寄予厚望,认为他在货币政策领域独具建树,浓厚的学术背景可以支撑其胜任美联储主席一职(他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信用传导理论方面有开拓性贡献);另外,曾在格林斯潘时代里担任美联储理事的经历也为伯南克的继任作了重要的准备,他稳健的行事方式和扎实的判断力将推动美国的金融市场朝...
读拿破仑·希尔
有一个现象耐人寻味:在成功销售必读的书目里竟然没有拿破仑·希尔的《如何在人生中推销自己》或《思考致富》。要知道,那本营销界的经典《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中最鼓舞人心的思想就是来自希尔的十七项成功原则。另外,希尔对往往受人鄙夷的“推销”(或“销售”)有过很精辟、深刻的论述。例如他在《如何在人生中推销自己》中写道:“每个人总是不断的对外推销自己,无论你是谁,或从事什么职业,每当遇见一个人、向他人解释、和人通电话或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你就在推销最宝贵的财富——你自己。”
威廉·波纳:异见者的清算
威廉·波纳很像诺姆·乔姆斯基,对批判美国尤为热衷。他们都有各自的知识结构、方法论和价值立场,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民生问题往往能一针见血、手到擒来。他们都属于那种特立独行的观察者、深刻洞见的思考者和辛辣尖锐的批评者,以自己的专业背景、视野角度,不断介入美国的公共生活,发出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呐喊和呼声。记得乔姆斯基曾对“公共知识分子”作出如下诠释,认为“它的责任与其他人并无二致。之所以称其为知识分子,不是因为他们特别聪明,而是他们享有一定的特权:他们享有更多的资源,他们更有影响力,他们比大众幸运。特权赋予责...
突破60年
2009年,你赋予它怎样的意义?在元旦新年的一次聚会上,我问起朋友们。“意义?你说的是期待、愿望吧?”朋友们纷纷回应,“那就希望经济危机快点过去,牛年一切都能牛起来吧!”说完,在场笑声一片。这时一位朋友突然问我:“那么,你的答案呢?”——突破。我回答道。
这几年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习惯在每年年末翻看自己的工作笔记,总结和反思自己过去一年的成败得失,然后为在新的工作簿写下新一年的计划和目标,并且确定一个当年的关键词。2008,我视它为省思、转型之年,2009我则定调为冲刺...
自序:今天,你读书了吗?
2003年6月的某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来自北京,对方自称是国内某知名出版社的营销编辑,姓赵,我管她叫赵老师。
在这之前,我与
然而,
别让实验阻碍了创新
这似乎成了一对矛盾。一方面,有前瞻意识的企业总希望不断创新以保持基业长青;一方面,创新并不能凭空生成,需要通过无数次实验来推动进步,哪怕只是一小步。受制于成本和效益的角力,面对着挑战和风险的玄机,很多公司,尤其是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