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尹宏毅

尹宏毅简历及学术成绩介绍
(一) 译著目录(不完全)
《父与子——IBM发家史》(合译)(新华出版社)
《统帅决胜之道》(新华出版社)
《因势利导》(组织结构学)(新华出版社)
《平衡记分卡》(合译)(新华出版社)
《知识产业化——美日两国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纽带》(与苏竣合译)(新华出版社)
《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号法则》(股市投资学)(中国青年出版社)
《总统的力量——从殖民地到超级大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二)简历
尹宏毅,男,1959年11月1日生于北京市东城区。1977年高中毕业,立即就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学习。中小学学习成绩一直是40多人班里前三四名。但那个年代,政策规定高中毕业以后就得上山下乡。甚至有些人初中毕业就被剥夺了继续上学的机会,到农村劳动。从小学开始酷爱乒乓球,所以满以为可以参军,到部队球队打球,所以高中有一段时间到体校开了介绍信,到学校请假,每天下午打球。
原本是个做学问的料子,但由于家里没有这种熏陶,再加上天天打球,所以上大学时与许多同学相比,“先天不足”。但由于是理工科的底子,所以思维逻辑性较强,再加上单词语法记得准,所以刚上大学头一两年学习成绩较好,并从当时所谓的中级班升入高级班。但文科底子还是很差,所以后两年成绩不好,尽管最后老师给自己学位论文打了高分。
我想当时学校的老师很了解情况,所以大学毕业时分配我到新华社参编部担任英文翻译。部里老同志说:“这儿就是一个学校。”
那是1982年,美苏争霸正酣。所以一直到1988年自己到美国进修为止,记忆中满脑子都是“导弹”、“军备竞赛”、“核裁军”、“第一阶段(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等。
部里有一位老同志,叫刘炳章,是我师傅。他大学是学数学的,可能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南京。他学术造诣颇深,还曾受到宋庆龄主席赞赏,说:“他的译文(中文)比我的英文(原文)要好。”别的老同志也经常修改我翻译的稿件,但画蛇添足、带不来长进的情况常有。而刘老却显示出数学家的头脑,用在翻译上。一句话:“严谨。”让你心服口服。这段时间还曾拜读张今老先生的翻译论著。他当时在河南大学任教。50年代反右期间被迫离开新华社。还有董乐山翻译的《第三帝国兴亡》。陈亮同志也对我帮助不小。他翻译了美国黑人作家的作品《根》(《祖先》)。他们三人都是“右派”,受了许多苦,当时刚刚翻身,却起码有50多岁了。
1987年给美国各大学写信,得到其中一所大学——拉斐德学院——的热情回信。由于对刘老的敬重和研究,还有新华社地处西单新文化街等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发祥地,对“德先生、赛先生”的口号很熟悉。所以1988年高高兴兴地赴美学习理工科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
这座小城叫做“伊斯顿”(东方市)。美国人对我说,世界上有两座城市你应当去。一个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威)——也是“东方市”之意;另一个就是“伊斯顿”。可能就是因为毛主席说过:“……东风压倒西风。”
在美留学还是有收获的。但没有料到自己写在校刊上的文章会有那么多人阅读。可能就造成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反共的台湾蒋家王朝。还有对里根恨之入骨的利比亚的卡扎菲上校。1988年感恩节,我从宾州伊斯顿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参观和打乒乓。联合国乒乓球俱乐部主席彼得•霍尔德和我打球。1988年12月21日,利比亚搞的“洛克比”空难发生,死亡270多人,英法两国各一半。美国同学问我:“你现在讲英语还有口音吗?!”因我讲英语是英国音。他们说,你要在这里上学,北外的学分一分也不算,从头学。所谓“Lock (洛克) you up”(把你锁起来)(Lockerbie)。此外,我姓“尹”,在英语里和“阴”同音。所谓“月亮是太阳的影子”,“月亮是太阳做的梦。”
1989年“六四”前夕的二月份“情人节”回到北京。不久后开始,经常为新华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和南方的一些出版社翻译英文原著。学术领域涉及军事、金融、经管、社会学、历史、科学技术、产学研关系等等。这些年来总共达到一打以上。
新华社份内的工作包括每年布什总统的《国情咨文》、美国国会年度报告《中国军事力量问题的年度报告》。80年代那些解放前大学教育出来的老同志还在的时候,这些工作一般都是几个人分开一起干。现在都是我一个人完成。
2001年受聘担任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翻译教科书和学术著作。2003年9月受聘担任外交部管辖的双语月刊《英语文摘》的首席顾问。同一时期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工商管理。2004年获得北师大工商管理

追寻全球传播的历史道路


Global Comm1

1

 

追寻全球传播的历史道路

艾伦·帕默

艾伦·帕默(犹他大学博士)任教于犹他州普罗沃的扬伯翰大学传播学系。他在那里的研究重点是国际传播问题。他还曾作为客座教授在毛里求斯、贝宁、菲律宾和科索沃教书。

 

地球村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动荡的地方。

     

      卡林·多弗灵

 

地理空间:

传播的一个障碍

至少3000年来,人们一直寻求跨越...

Read more

北京向外的大跃进:


  【本刊讯】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出版的《中国简报》2月7日一期刊登该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林和立的一篇文章,题为《北京向外的大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力量投射》,全文如下:

  最近几个月来中国软硬实力的强制投射惊人地背离了已故最高领导人邓小平的对外政策箴言。邓指定胡锦涛主席为第四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在天安门事件后不久说,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必须“韬光养晦,永不当头。”尤其是在提到美国的时候,邓指出,中国应当“寻求合作[的机会],避免对抗。”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前总理朱镕基等第三代领导人基本上遵循了这一忠告。他俩都被民族主...

Read more

中国在非洲日趋扩展的角色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20071月发表由季北慈、黄劲豪、史蒂文·莫利森执笔的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非洲-美国关系事务访华代表团报告,题为《中国在非洲日趋扩展的角色——对美国的影响》,摘要如下:

 

      前言

      背景

      20061128日至121日,CSIS 非洲事务部和CSIS 中国研究在自由讲座率领的高级代表团对中国进行了...

Read more

美国总统2007年国情咨文


美国总统2007年国情咨文

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123日在美国国会发表的《2007年国情咨文》全文如下:

议长女士、切尼副总统、国会议员们、贵宾们和同胞们:

这项传统礼仪使我们在一个决定性时刻汇聚一堂——此时此刻,决策难以作出,勇气受到考验。在我们进入2007年之际,艰巨的工作正在进行,另外一些也要由我们开始。在所有这些工作中,我们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有坚定的意志,以直面棘手的挑战和死心塌地的敌人——还要有同心协力的智慧。

在坐的一些人是众院和参院中的新人——我对民主党多数派表...

Read more

民生:印度与中国


香港《亚洲时报》(网络版)1130日刊登西德哈特·斯里瓦斯塔瓦撰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印度贫穷的农民爬上经济阶梯》,全文如下:

据有关印度农村的数据的官方搜集机构国家应用经济研究委员会说,该国城市里的经济增长与繁荣正开始蔓延到农村。印度占多数的农村人口今天占1000亿美元以上的消费开支,从而成为该国最大的买主,远远超过人口的其它部分。,并对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作出重大贡献。在到930日为止的3个月里,GDP比上年增长了9.2%

在中国,不断扩大的不平等引起政府的担忧。而在印度,这一差距已经缩小。1990年,居住在农村的人每赚100美元,城市里的人就多赚82美...

Read more

欧洲:中国的缪斯?


【本刊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SAIS)网站20061225日刊登该院2006年度杂志SAISPHERESAIS环球),其中包括以“中国的崛起”为主题的系列文章20篇,现摘译数篇,第六篇摘译如下:

欧洲:中国的缪斯?

(缪斯:古希腊神话中经常伴随光明之神阿波罗左右的九位掌管文艺的女神之一——译者注。)

正如任何在中国呆过的人所知,欧洲公司随处可见。欧洲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可与美国和日本匹敌。例如,2003年,欧盟各国在华直接年度投资达到42.7亿美元,美国为42亿美元,日...

Read more

在法治条件下创建一个自由的世界——21世纪的美国国家安全


(美国普林斯顿国家安全项目927发表论文最终定稿,题为《在法治条件下创建一个自由的世界——21世纪的美国国家安全》,摘要如下:)

普林斯顿国家安全项目是一项为期3年的两党共同计划,以便为美国制订一项可持续的和有效的国家安全战略。在项目的荣誉主席乔治·舒尔茨和安东尼·雷克的指导下,普林斯顿项目汇聚了来自政府、学术界、工商界和非盈利部门的有关国家安全问题的主要思想家,以分析重要的问题和制订创新性的对策,以应付一系列国家安全方面的威胁。

致谢

普林斯顿项目的目的是撰写一篇集体的实验性文章,共同进行我们这个高度专业化和瞬息万变的世界上...

Read more

龙的蜕变


  【香港《亚洲时报》12月9日文章】题:龙的蜕变(作者: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文苑”主任高大伟)

  由于习惯于听到西方对中国的人权纪录、宗教自由的匮乏和大汉族主义的普遍批评,以及一种不准确的看法,即中国的执政党是铁板一块,一门心思要维持不公平的现状,所以一些人未能认识到中国社会多元化和政治开放的程度。

  实际上,中国公民今天所享有的个人自由的水平是中国过去历史上所无法比拟的。北京的精英阶层正在逐步地设计政治改革。一个管理下的民主化过程正在使中国经济的东山再起得到加强,并将确保中华世界的复兴。要想认识当前的社会-政治原动力,就必须记住帝国主义和...

Read more

以证券化撬动楼市金融 (下)


以证券化撬动楼市金融 (下)

----论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困境及其解决办法

(博士学位论文

美国普莱斯顿大学博士  尹宏毅

[email protected]

 

第二章 房地产金融

 

第一节 房地产金融概述

一、房地产金融的概念及其构成
  所谓金融,是指以银行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的信用活动以及在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 。与房地产相联系的房地产金融,则是指围绕房地产业的开发、经营,消费而展开的筹资、融资、结算等各种金融活动。 房地产金融就是房地产资金的融通,是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密切结合的产物。 广义的房地产是土地与房屋的合称,因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