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的历史进程,从上古至今,经历了漫长的道治天下、德治天下、家治天下、人治天下、党治天下演变的历史过程。《黄帝内经》是对道治天下和德治天下历史时期社会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归纳总结,后人若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内证水平,则难以全面认识和掌握这一特定历史时代社会文化的产物。我们距离道治社会和德治时代的时间太遥远,难以直接切入学习和掌握其中由大智慧所产生的知识,只能沿着道所显化的德治文化思想逐步进入其中。历史上诞生于道治、德治、家治与人治相交叉时代的经典老子《德道经》,是一部殊胜的“哲学诗”,被誉为“万经之王”,它预言般...
作者文章归档:王玉龙

《黄帝四经》的天道治理法则和人道治理法则
《黄帝四经》的天道治理法则和人道治理法则
熊春锦
1973年出土的帛书《黄帝四经》论述了黄帝所创立的法道文化思想和修身而治天下的理论和方法。其中“执一,明三,定二,用五,建八正,行七法”揭示出天道治理法则和人道治理法则,是修身治世的指路明灯。
天道治理法则
《黄帝四经·称》:“天执一,明三,定二,建八正,行七法,然后施于四极,而四极之中无不听命矣。”这段话,揭示了自然治理万事万物的根本法则,也就是天道治理的自然法则。意思是说:天道无私无欲,居于“道〇”而执掌着“德一&r...
人生六大阶段及其基本修养方法
人生六大阶段及其基本修养方法
人类生命的生、长、衰、亡过程有着内在的规律,这个规律显示出普遍的层级性、阶段性和连续性。一般人的正常发育成长都能遵循自然成长的节律,使身体与精神同步发展。
每一个人从诞生到成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生命特征不仅仅只是身体的变化,以及不断从没有显现的先天状态发展到现实表现的心智、性格等精神要素;更重要的生命特征,深藏在每个生命源动力的变化规律之中——这就是在成长期生命能量的自然吸收储备,与成年之后逐步损耗的规律。 《黄帝内经》是道德根文化的经典之一,是东方生命科学的...
一慈二检常自省
概述
不论是常人还是修身明德实践者,都应该高度重视清理阴土,将自己的信德信仪培养和确立起来。应当做到逢事检点,就像老子所说的“一曰慈,二曰检,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把信德的确立真正地全面地落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待人接物当中、点点滴滴的生存环境当中,避免随波逐流而在自己的身心中造成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之害。
一、“慈”的内涵和分类
1、“慈”的内涵:
“慈” 是仁德的四个元素——慈、爱、孝、悌之一,上爱下曰慈,长辈爱晚辈,上级爱下级,就称之为&ld...
治理学的灵魂
道德,既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追求,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各家学说、各个学派的总归宿和最高境界。慧识悊学文化的道德观是治理学的灵魂。
一、人类道德文化的高峰在中国
1、修身明德治理学最重要的特征:在古代氏族社会,物质文明水平低下,但是道德精神文明水平却非常高。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道德精神文明逐步下降,就像太极图一样,阴长阳消,此起彼落,缺乏一个中间的、稳定的中枢来调控它、平衡它。道德慧识悊学文化的治理学,运用旋极图模式,从根本上来解决这种弊端:居中用德,平衡此消彼长,同归德道,就是修身明德治理学最重要的特征。
2、道德根文化的悊学巨著:道德根文化系统中,《易经》和《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