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上海楼市细则


   对比上海政策这次出台的“普通住房”定义标准和“首次购房”的定义标准,显然,首次购房更针对市场上的刚性需求。由市权威部门出具的《首次购房(查阅)证明告知单》昨天在各区交易中心公布。

《首次购房(查阅)证明告知单》明确,所谓的“首套房”得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买房人年满18周岁;买的房子是90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住房;购房人现在名下没有单独或与他人共同购买的住房。不过与父母一起购买的、按照房改政策购买的、通过继承遗产或拆迁安置获得的住房除外。

 作为业内角度来看,三条里对市场影响最大的无疑是第三条:【购房人现在名下没有单独或与他人共同购买的住房。】。笔者认为,其影响在于:

不以购房次数作为是否是首次购房的定义标准,等于承认了购房需求中的改善需求。即:购房者可以卖掉自己现有的唯一套住房后再次购房,且依然属于首次购房。而在以往的政策中,这属于二次购房,这次的政策是对以往政策的彻底的颠覆,显示出对改善型需求的呵护。

但同时也清楚看到政策的引导方向还是90平米以下的小户型,小户型的问题已经成为国情国策(本人以前博客里有所阐述),这个虽不让人意外,但多少有些遗憾。毕竟很多改善型需求的目标就是中大户型。不过从另个角度来说,购房中大户型,需要更强的购买力和经济实力,政策起码还是顾全了大部分中等收入者的首次购房的需求。

另外,政策依然以个人为单位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作为限定,还显得有些不够人性或者说不够精准。但同时又网开一面放宽了【与父母一起购买的、按照房改政策购买的、通过继承遗产或拆迁安置获得的住房除外。 】,个人猜测,这还是政府面对市场两难选择的矛盾体现。大家可以假象下实例,这个第三条的补充内容是有很多韵味在其中的。

 最后,在说下对另一个细则:普通住房新标准的看法:

普通住房的新标准,其实是换汤不换药。就像政策出台前,业内分析的一样,提高普通住房标准,等于政府承认了这些年房价高涨是合理的,按照以前标准,140平米,17500元的单价,大家自己可以计算下总价是多少。

但这次新标准的意义在于,它不再按单价而是按总价来限定。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是政府学习市场进步的地方。

另外,由于这些年市场的发展,外郊环区域、内环内区域成了此次普通住房新标准的最大受益者,短期内必定会形成利好。而市场需求最为青睐的内外环之间的区域,成立受益最小的区域。显示出政策对市场的理解和精准度还有待提高。不正视市场价格的合理上升,对上限不放宽,还将会是上海住宅市场未来的隐患。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