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鞋”之议
我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家制鞋公司想到非洲的一个国家开展业务。第一次派出了一名业绩好的推销员,这位推销员到那个小国家一看,呀!怎么没有穿鞋的。他没有多想,没有穿鞋的,鞋当然没有办法卖,他扫兴而归,对公司说,那儿的人从古到今都不穿鞋,鞋推销不出去。公司只得又派了一位推销员。这位推销员一看这个国家还真是没有穿鞋的人,他想:“我尝试说服他们穿鞋,这样,我就会开辟一个广大的市场”。他对公司说,我遇到了商机,但是得给我些时间和权利,我会打开这个市场。公司做了一些薄利的鞋交给他在这个非洲国家销售。
当第一个人穿鞋后,觉得舒服,还便宜,花很少的钱买了,第二个就学了,接着就第三个,第四个……后来,这名推销员又从公司运来了不同种类和档次的鞋。一个新兴的市场打开了。
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很多,有人从不同侧面去解释。第一,处理问题的态度一定会决定处理问题的结果。第二,“改变”的意识能突破环境的障碍。第三,可以从“培育”开始建立新发展模式。第四,发现不同,就是一种开拓的能力。任何时候都有商机。
目前,大庆职业学院的教育模式、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定义正处于理论形成的阶段。模式的形成可以设计,可以总结,可以借鉴,可以创立。一个对发展有积极作用,并能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教育模式是一个长期深入的探索过程,也是文化、战略、品牌、实力、工作方法与方式的形成过程。我们不能希望好的“愿望”马上就能有一个结果。但是,始终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开创性的地去建设,这就是一种良好的心态,也是一种思维与建设的模式。
本人提出的铁人教育模式,是基于学院已经有的文化理理念,学院的发展历史,学院的生存环境,学院的教育目标提出来的,说是设计的也行,说是总结或者提升的也行,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是我们能顺着这个思路,建设好一个能积极地培育“铁人”的环境,这是我们大庆职业学院的教育目标。如果觉得这个目标高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将其降低标准,那就是培养象“铁人”那样的环境。这没有本质的差别。但是,如果认为这也不行,还达不到,或者铁人那样的人,不合时宜,不可想象,那么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目标何在?我们学校的灵魂在哪儿?
这不仅是行动问题,也是态度问题。
前面说的那个故事,结局已经告诉了我们一种结果:像铁人那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能够在开拓中产生一个新局面,也是创业者容易看到的局面——一个发展的新时代。
对大庆职业学院来讲,示范性院校建设应该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