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的第一届中国住交会,还只是深圳高交会上的一个分会场。当时约有720家参展企业、10余万参观人数。但这个小小开端,足以让我们意识到行业对它的需要——中国房地产行业太缺少一个像样的资源展示、对接平台,一个行业财富的梳理、整合和沉淀者,一个行业风向和产业动向的播报者、鼓呼者。
过去10年,我们一直以此为使命。
对于中国房地产行业来说,过去的10年可谓风云际会。从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的住房改革,到2003年推行土地使用权招拍挂的土地改革,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也为房地产业的市场化提供“导火索”和“弹药库”(顾云昌语)。但自2005年开始,从“国八条”到“国十五条”,房地产行业又始终调控不断、洗牌不断,始终在“否定之否定”、反思与纠偏中盘旋上升。
坐看10年地产风起云涌,作为一个“深度参与”的行业见证者,中国住交会自创办之初,就不单纯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普通的会展筹办者角色,更努力肩负起行业资源财富的整合、传递及再生,以及行业思想、文化的集粹与布道。
从2000年第二届住交会发起成立“中国住宅产业集团联盟”,推动中国住宅产业迈向产业化、科技化和标准化,到2001年第三届住交会牵头成立中国房地产主流媒体联盟,形成与中国住宅产业、展览业整体互动、立体传播的新型营销模式;
从2002年中央电视台以第四届住交会为题材背景,制作十六大献礼特别专题节目《住宅中国》,全方位报道中国人居成就,引起海内外轰动,到2004年第六届住交会以“城市运营”为主题,首次举办投资中国城市展,吸引全国16个城市、160位市长莅临……
短短几年,中国住交会从区域性房地产展览会,扩大到全国范围,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地产节”。而2006年,更是引入“全球不动产”概念,联手国际不动产联盟,举办亚洲不动产投资论坛、中国国际高端物业展,住交会的平台空间,俨然已具备国际化规格。
2007年,第九届住交会做出尝试性的转变。为顺应国家开发环渤海、开发天津滨海新区的战略,我们首度将会场转移至北京,并提出以“新科技、新人居、新城市”为本届主题。当天展会上一个小插曲曾一度引起轰动——一位身披“房奴”枷锁的艺术家现场表演“行为艺术”,以生动的形象直指“民生地产”。
诚然,民生问题已成为探讨中国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绕不开的话题。今年两会期间,总理工作报告中,明确将房地产问题从经济范畴划归入民生范畴,这将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定位、思考房地产业的价值及走向。
过去10年,我们不但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和经验,更打造了堪称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产业链全景展示和对接交易平台”,并承载着“中国房地产业第一盛会”、“中国地产界的奥斯卡”等行业盛赞与期待。
我们珍惜10年间铸造的光荣,更铭记10年来矢志不渝的梦想。与此同时,我们也一直在自问,在当今社会、行业大背景下,除了给房地产提供“走秀台”和“名利场”,我们还能提供什么?
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个不平凡的年头。这一年虽然多灾多难,但国人却空前振奋、团结。这一年,中国房地产业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后日渐回归理性。传统的“天平只向利润倾斜”的房地产商业文明,正在被“民生”、“公益”、“企业公民责任”等事关长远的主题所抚平、所重构。
中国住交会肩负探路“新时期地产文明”的使命,一如肩负奥运圣火传递的重任,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唯一能确信的,是随着越来越多、如您一样的优秀地产人的加入,梦想的光芒会把前途照得更亮!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