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向左还是向右?


     文/宋胜伟

     “新非公36条”在楼市调控进退两难之计出台了,这次政策来的让人感觉有些许诡异,之前舆论悄无声息,之后各地方政府也甚是低调。各方舆论更是在揣测中央决策层选择这个时候出台此政策的真正动机。但此次政策的指导方针表明,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的发展是未来必然坚持要走的方向。

 
    “新非公36条”为民资进入国家垄断行业打开通路,同时拓宽了民资的投资渠道。但以目前国内民间资本的现状,能否真正意义上具备介入政策指定行业的条件,特别是石油、电信、铁路等国家垄断利益显著的领域,是否能有效突破既得利益集团的投资堡垒,有待市场考验。
 
    以“新非公36条”的政策构架,将会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平台,为“4万亿”刺激计划接力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对处于风尘浪头的房地产市场来讲,也能够起到分流民间流动性需求、合理疏导投机性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上抑制房产泡沫的产生。
   
    在实体经济基本面并无明显变化的现阶段,“新非公36条”的推进,无疑对新政调控下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重大的利好政策导向。为扭曲并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的不良倾向创造转向渠道,可以更好的实现市场良性循环。
 
    “新非公36条”将为民间资本、民营企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可以加快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从过度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中渐渐走出并为形成新的产业结构铺垫道路。
 
     “新非公36条”的华丽政策,能否有效扫除实施障碍并得以执行,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以及中国经济向左还是向右的关键,也是未来房地产业向左还是向右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