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有考于前,而成败有验于后。自1913年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签署《联邦储备法》,美联储至今已走过百年。百年之间,经济周期有起伏,金融动荡无绝迹;百年之间,联储掌门有更替,褒贬争议无绝期。期颐之年,恰是回眸评价、静思功过之佳期。那么,1913-2013,美联储究竟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百年成绩单?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评价美联储的百年表现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技术活,若想做到严谨、客观、全面和理性,则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在正式开始数据评价之前,有必要进行充分的方法思辨。在笔者看来,给美联储打分,需涉及到五个重要问题:其一,评价美联储表现的方法是什么?从方法论角度考...
作者文章归档:程实

美国经济稳健复苏中尚有隐忧
美国经济稳健复苏中尚有隐忧
——“实话世经”系列之三十
2013年7月31日晚,美国首次公布了使用新统计方法后的经济数据。2013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GDP季环比增长年率为1.7%,大幅高于市场之前1%的预估中值,但市场整体反映偏冷,因为从季环比增速的计算方法看,第二季度增速超预期的根源在于前期基数被大幅下调,美联储也发布了FOMC会议声明,将对美国经济表现的评价从“温和(moderate)”小幅降至“缓慢(modest)”,使得市场看淡美国经济和QE退出的气氛进一步趋...
美联储退出:旧闻中看新意
美联储退出:旧闻中看新意
——“实话世经”专栏之二十七
如果市场反复在揣摩和确认一件几乎可以确定的事情,那么,这件事情本身会如何演化可能并不太重要了,关键在于,为何市场会如此在意?“关注超调”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趋势内涵和市场恐惧?2013年以来,特别是5月之后,美联储的政策退出就是这样一件被市场反复猜度的核心事件。北京时间7月17日晚,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作证又毫不例外地吸引了全球媒体的高度关注,但有意思的是,细细品味伯南克的证词,和5月和6月的前两次讲话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美国经济何以强大?
美国经济何以强大?
——“实话世经”专栏之二十六
门槛门槛,迈不过去才是槛,迈过去就变成了门。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一波三折、先抑后扬的表现充分表明,次贷危机不仅没有给美国经济二战结束后的黄金时代划上终止符,反而打开了一扇机遇之门,穿过这扇门,美国经济正带着过去繁荣的积累和危机涅槃的收获走向一片强势复苏的新天地。确切地说,美国经济自2012年初就显露出周期性领跑的强势,但直到最近,后知后觉的市场才彻底从全球经济多元化的一帘幽梦中惊醒过来,才赫然发现美国经济展现出令人熟悉的强大姿态。当前,美国经济再崛起已成共识,真正...
美国靠什么又跑到了经济复苏前列
作为本轮危机的发源地,美国经济能在短暂衰退之后很快恢复了增长,并从去年开始呈现出周期性领跑之势,是因为伯南克用可能有些“难以被理解、更容易被曲解”的出位方式,为货币政策理论增添了更具时代感的新内容,让美国经济避免了过多波折,为美国经济稳定复苏奠定了基础。
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既给经济学的许多经典理论带来了伤筋动骨的挑战,也催生出许多源于危机治理的新理论。作为危机后最吸引媒体关注的经济试验,日本的安倍经济学刚刚因为一季度日本经济出人意料、却又恰逢其时的超预期增长而频频被市场人士夸赞,转眼之间又因昨天日本股市的突然暴跌而广受市场的批...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或将远超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公布了一系列重要报告,并更新了其全球经济展望的基础数据库,透过分国别和分区域的总计10538组经济指标、连续3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成的一片数据海,全球经济整体趋势、细节运行和未来发展的形象更加丰满起来,而近来市场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也能得到别样的解释。
IMF数据的确权威,也是各种判断的基准证据,但也存在一些不易察觉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多一点辨证认识。比如,本月,IMF就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值下调了0.2个百分点,此前,IMF曾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测值下调了0.1个百分点,再之前的2012年几次调降全球、以及绝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预测。连续下调预...
美元为何会一直贬值
从全球视角审视,美元长期贬值也是内生稳定的,这有三个原因。
“货币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研究课题,因为它充满了神秘与自相矛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和舒瓦茨在《美国货币史》中如是说到。
作为货币的相对价格,汇率则更加诡异莫测,因为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往往比影响货币变化的因素,数量上要多出数倍;而作为开放世界的核心货币问题,美元汇率的趋势走向和命运摇摆更是饱受意识冲突、理论桎梏、现实矛盾、市场误解和媒体喧嚣的困扰。
2013年以来,特别是2月之后,美元指数快速走高,汇率狂飙过程中的荷尔蒙效应让市场再度陷入激进的狂想,美元大牛市呼之欲来的言论不...
金价暴跌启示录:实体经济不牢,政策退出地动山摇
4月12日和15日连续两个交易日的金价暴跌,让很多人陷入了“认知危机”:暴跌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很难从基本面找到暴跌的原因。
真的无迹可寻吗?
众所周知,黄金是以美元标价的,黄金价格与美元汇率往往反向变化,但黄金暴跌的这两天,美元并没有明显的大幅升值,甚至早在几个交易日前,美元就呈现出阶段性回落的态势。此外,避险需求一直被视作推升金价的主要助力,但此番黄金暴跌的背景却并不是危险的化解,反倒是局势的恶化,塞浦路斯危机已将欧债危机结束的幻想生生敲碎,意大利大选彻底陷入僵局,葡萄牙、西班牙的再救助箭在弦上,黑田东彦的放手一搏惊动全球,半岛局势...
美元形成长期大牛市的几率并不大
对于汇率而言,短期变化和长期趋势的决定要素及其作用机制大不相同。短期中利率平价很重要,而长期中利率平价的汇率影响大幅下降。所以,尽管当下能给美元升值找到很多理由,但从美国视角和全球视角看,美元长期贬值都具有内生稳定性,支持美元短期走强的理由未必在长期站得住脚。
今年以来,特别是2月之后,美元指数快速走高,汇率狂飙过程中的荷尔蒙效应让市场再度陷入激进的狂想。美元大牛市是否将至?这显然已不是个汇率短期走向问题,而是个汇率长期趋势问题。分析美元牛市的成因,市场习惯于从短频数据对比、市场氛围变化、避险需求涨跌、短期资本流动、货币政策取向等角度切入,但这实际上是在用短期视角审视长期问...
塞浦路斯危机暴露全球经济六大风险
塞浦路斯的危机已经告一段落,但全球经济的混乱才刚刚开始。2013年3月25日,在几经周折之后,欧元区财长会议批准了欧盟—IMF解决塞浦路斯银行系统危机问题的计划,地中海岛国在可能失去紧急救助的最后关头抓住了救命稻草。笔者以为,塞浦路斯就像一扇窗,在存款税、银行重组、资本管制和团结基金引发的震荡之中,这扇小窗本身的破碎毁坏可能微不足道,但借由这扇小窗,全球经济运行中的六大深层风险暴露无遗。
首先,塞浦路斯危机暴露出欧洲一体化可能逆流的体制风险。在塞浦路斯危机爆发前,市场对欧洲一体化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希腊、意大利和英国,但这三个国家的“退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