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蔡颖

蔡颖 先生,具有二十多年以上资深的生产制造,物料计划,工业工程,成本控制的管理实践经验。曾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从事生产管理。包括:国营企业,私营高科技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等。

在富士通Fujitsu、Oracle等公司实施过BPR流程设计、MRPII、JIT(精益生产)、IE(工业工程)、成本管理和导入ISO9000等项目,对制造业的各类行业均有深刻理解。曾在(Fujitsu) 富士通公司实施并运用MRPII 系统,Oracle任ERP高级制造顾问,思博亚洲SoftBrands(Fourth shift)华南地区咨询顾问部经理,Infor中国业务发展首席顾问,金蝶首席供应链专家顾问,AMT外聘专家,青岛大学客座教授。获得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证书PMP.

创办APSS高级计划与排程协会,主持和参与实施过近百个企业ERP项目。多次在信息化著名媒体如IT经理世界、IT时代周刊、计算机用户、电子商务世界、CAD/CAM制造信息化、现代制造、中国制造新信息化等和企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AMT)、ERP世界网、e-works.net.cn 等著名信息化网站上发表关于ERP、JIT、APS、TOC等文章。

著有《ERP高级计划-APS 供应链优化引擎》;《APS走向实践》等书。

读书札记:增长的陷阱-增长的诱惑,迷失了很多企业家的战略定位


    波特说“在所有影响战略的因素中,增长欲望对战略负面影响最大.管理者常常难抵诱惑,想逐步突破以上那些限制,结果却使企业的战略定位更加模糊不清"
 
 那么什么样的增长方式能维护并强化战略呢?波特的建议是深化定位而不是拓宽它.
 
  特劳特和里斯在多年前,就给出了如何看待增长的观点.管理者们借增长之名,常做出吧吧笨事来,但股市只认赚回投资的企业,给它们以回报.执行官们必须认识到,再大的树也无法长上天去.好的新业务概念,应该发展出新的产品品类,从而建立起新定位品牌。宝洁就擅长这么做。...

Read more

《精益动态引擎》书的目录(全)


致谢 关于本书的由来

 

  按需生产、精益制造、柔性应变

 

第一篇      什么是精益

 

第一章       精益的概念

1.1精益思想

1.2精益企业

1.3精益战略

1.4 精益信息化

1.5驾驭信息技术的精益化变革

 

第二章       精益制造的内容

2.1精益制造的核心原则

2.2精益制造相关的管理技术

...

Read more

读书札记: 解决方案型的企业设计


今日商业环境急剧变化,使得企业获得成功越来越困难。我们必须拥有战略思考,把企业设计成为解决方案型的企业。

虽然提高生产率和采用最佳实践的做法是重要的,但它们常与战略相混淆。在实践中,最佳管理实践更多是运作层的,而不是战略性的。

每一个企业都需要一种眼光,学习观察事情如何变化的眼光;需要一种战略,关于必须做什么的决定,并且能够执行该战略,使事情如愿发生;

企业设计的战略应该以创造客户价值为目标,应该以创新和发展为导向,应该建立在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包括今天的需求和未来的需求。有的客户需要更低的成本的产品或服务;而有的客户却需要解决方案。

企业设计从以产品主导型转向服务导向型,现在...

Read more

读书札记: 简单和复杂的博弈


 "简单思考"是用以避免"公司越大越愚蠢"的这种状况日趋严重的原则之一-刨除繁杂的外表,抓住最关键的点.-《简单思考》作者 AMT CEO孔祥云

"简单的事情考虑的复杂,可发现新的领域;复杂的现象看得很简单,可发现新定律."《人体使用手册》作者吴清忠

"对于未达到复杂程度的简单我毫不在意,但我会为了超越复杂的简单而献出生命."《优雅地解决-丰田革新之道》作者马修.梅

"企业与人一样必须要有大脑,而且只进行简单思考远远不够,还时刻应对变幻莫测的形势,也就是必须进行战略思考.不同的企业最...

Read more

读书札记:成功应用IT 技术是一种特殊的能力


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资源必须符合四个标准:有用、稀缺、不可模仿、不可替代。比如油井等。表面上来看IT本身确实不是这样的资源,但一个成功的IT应用却是难以复制的。IT系统的实施过程必然带来许多管理的挑战,所以如果企业能够成功应用一项IT技术,并因此获得了宝贵的能力。那么IT就符合四个标准:有用、稀缺、不可模仿、不可替代。就是一种特殊的竞争力。

 

管理层必须有效的管理IT技术,必须参与选择;率先使用;协调IT技术、组织能力和配套措施使IT充分利用。一般来说IT技术分为三类,可以为企业提供不同的能力,所以需要企业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改变工作方式的三类IT技术:

 ...

Read more

读书札记:供应链的柔性不是神话


   在一个全球贸易复杂日益提高的环境下,企业最需要的就是供应链的柔性。企业柔性越高,供应链对市场的反应就越快,企业就有更多的机会去积累自己的竞争优势。

 

  如何建立供应链的柔性?当然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优化技术来随需而变。但是,从本质上,应该是一通过缩短供应链循环周期。二是建立拉动式的补货流程。

 

    通过缩短循环周期,企业就可以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经常有客户问我,如果客户的交货期小于真个交货周期。如何实现JIS拉动?这只能用推拉结合的方法来反应客户的需求了。

  ...

Read more

读书札记: 精益实践无定式


  

我最近连续的出差推广精益思想,从南京、南通、厦门精益生产的培训到重庆的汽配行业的精益运用;成都的国家CIMS的精益信息化方案、直到东北的大连的现场精益诊断分析。从公司内部来看,有的机构销售人员感兴趣、而有的机构顾问感兴趣,有的机构是管理层感兴趣。从客户和行业来看,有的地区的客户听的不过瘾,希望深入展开;有的地区客户觉得内容太多,听不明白;有的地区的希望学习精益的行业应用;有的地区的客户干脆就来现场精益诊断分析。客户里也存在对精益的很多误区如零库存、看板、流水线、推和拉、降低成本、绩效指标、精益和ERP的关系等。

最近正好看书与杂志,有所启发,并做了笔记来分享...

Read more

企业管理成功与失败


按照哈佛商学院的唐纳·萨尔所总结的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功企业往往有一种致命的惯性,越成功的企业因体重越大而惯性越大,也就是唐纳·萨尔说的由“成功模式”到“行动惯性”的企业失败规律。他认为:企业成功模式由战略架构、资源、流程、关系和价值观等交互运作而形成。如果不随环境而变化,战略架构变成眼罩,资源开始僵化变成重担,流程变成例行公事,关系变成桎梏,价值观变成僵化的教条,而连接各要素的环节也会变得愈来愈紧。

也就是说,当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昔日的成功模式可能成为今日的桎梏.在商业丛林中,那些适应能力强,那些因...

Read more

内心的探索


你想要的到底是爱、被欣赏、被了解,往往却活得很累。或是独自一人,无人眷顾,却活得很快乐?这就是每个人必须作的选择,这才是正真的独立自主。真实的体悟意味着你的本来的自己完全不依赖外在而活。如果你证悟了你的本来自己,你就可以享受这个真实的世界。

阿玛斯说:“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意味着你还是继续做你正做的事。你继续追求你的事业,但你需始终记住这只是你另一个东西的反映,而你最深的渴望就是去实现自己的个人性的本来自己即本体。因此,你主要的努力方向就是去了解你的人性本来,且实现它。如果以这种方式去生活,那么你虽然活在世间,动机就大不相同了。你不在属于这个世界,你的人生...

Read more

读《打开中国锁-国际管理咨询中国之道》有感


    中国式管理的论调曾经在很多企业那里颇有市场,但管理不是权谋,现代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与企业现实的深刻结合。要寻找到中国管理模式,必须先将国际先进经验学通、学透。欲中国化,必先国际化。
 
现在还远不是提倡中国式管理的时候,过于强调中国企业的本土特性,只会妨碍中国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从而拉开与世界级企业管理水平的差距。要打造世界级企业,须具备世界级管理能力,首先必须彻底吃透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
 
目前的现状:
 
1,   中国尚无真正的优秀企业
2,&n...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