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孙才古

2 思想文化并不神秘,它的本质就是如何生活;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参与。
3 欢迎读者对我与我的文章提出问题与质疑,让我们共同进步。
4 我们探讨的是‘自己的’观点,形成的是我们‘自己’
文化的基础性问题:说说‘有’‘无’与‘客观存在’
个人的文化总论
文化是‘人’的产物,文化的含义是很广的,从字面上讲,文化是‘存在’(包括看的见与看不见的存在)的文字化。
人的智慧方向
有人畏因,有人畏果。
今天,有很多人抱怨‘金融危机’,认为‘金融危机’是一场灾难,让我们的很多人失业,陷入困境,让我们的经济受到重创。在‘金融危机’之前,就有好多人已经意识到了,并且用文章或其他的方式说过了,但是选择关注的人很少,为什么?因为这种‘有用’,距离我们太远,所以可以忽视。
在我看来,金融危机是一场福音,如果能够让我们有所警示。
如果我们将‘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可以拿出其中的一小部分,用于消除或减少形成金融危机的隐患,那么,今天的我们会如何?...
我们能否和平演变‘信仰自由’ ?继续整理转发朱鲁子先生的文章
“文明的冲突”既是谎言又是真理,“信仰自由”是一种为提供可以‘和平演变’的善意谎言
美国社会学家亨廷顿关于“文明的冲突”的思想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或褒或贬的评价,随着今天全球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的爆发这一思想再次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可是,统观所有论者,他们都没有逃出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从而严重地误解、曲解了亨廷顿的这一先知般的思想。笔者认为,亨廷顿关于“文明的冲突”的思想,既是谎言又是真理,是谎言与真理的统一体。而那个写进联合国宪章的几乎成为人们共识的所谓&ld...
整理转发朱鲁子先生的一些文章
用信仰化解信仰危机是治标不治本
——“重建信仰”是精神庸医出的馊主意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信仰危机以及重建信仰的话题一直没有停过。因为,改革开放,从精神层面来说,就是既有信仰或价值体系的瓦解和崩溃,具体来说就是从政治意识形态性的个人崇拜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而这时,如果没有新的信仰或价值体系替代、填补已经崩溃和瓦解的既有信仰所留下的真空,那么,精神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幸运的是,改革开放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而这种经济上的成功,有效地化解了有可能发生的普遍的精神危机。因为,这种经济上的成功,客观上为人们提供了...
‘人文思想’的历程
人文的出现是一种有所寄托,可以自我安慰的需要,这与人文的正确与否无关。
人生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解脱‘愚昧束缚’,所以在这个过程里,有所寄托,有所信仰,潜意识里的自我安慰是被需要的,人文思想的建立就拥有了基础,同样,这些与人文思想的正确与否无关。
社会发展到今天,经济拥有了一定的基础,要找回人生命的本源,可以持久的‘鲜活’,必须面临解决两个问题的束缚,才有可能完成。
这两个问题是:第一个是解脱我们自身创造的‘人文思想’迷信束缚;第二个是解脱愚昧束缚。
走在第一的路上的人在找寻&...
‘老师’是循环的
老师,是一个人人熟悉而且被尊重的概念。老师往往是德高望重,满腹经纶,威严慈祥的替代词。
话题从一个故事开始吧:
某地有位高僧,洁身苦行,德高望重,远近几百里的人都很仰慕和敬佩他,有很多的修行者都拜他为师,学习他‘洁身苦行、德高望重’的方法。高僧临死时,因为他一生未近女色,抱憾没有见过女人身体,辗转反侧,不能死去,徒弟们见他痛苦,决定出钱雇个妓女,让他见识见识。等到妓女脱掉衣服,高僧见了,恍然大悟:喔,原来和尼姑的一样啊,然后就断了气。
我很佩服这个故事的蕴含。不止是高僧的蕴含,还有他的徒弟们努力‘学习’的蕴含,如果徒弟们也一样的成功,...
人文消耗与人文的春天
昨天,在国家的投资计划里,添加了对人文思想发展的内容。
这是人文思想发展春天的一个信号。
人文的春天,是需要两个因素:
一是有意识的努力方向;二是拥有可以整合的基础
很值得庆幸的是,这两种因素基本具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所所贯穿的,而且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任何政治、经济、军事的人类社会现象外在,都源自人类文化的内在取舍。同样一个人也是如此。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其实也是我们国家舍弃一些人文束缚,倡导一些人文思想的结果。
人文思想是需要进化的。
在现在的社会里,人类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成果,人文思想也是百家争鸣。在这种基础上,人类要进行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