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叶匡政

文化评论人,诗人,学者。主要关注儒家精神的现代表达、现当代史的常识重建。 1969年4月出生。1986年开始在各类文学杂志发表诗作800多首,作品入选《中国第四代诗人诗选》《中间代诗全集》《朦胧诗二十五年》《中国当代诗歌经典》等60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城市书》、《小说馆》、长诗《571工程纪要样本》等,曾获台湾第一届双子星国际新诗奖及国内10多种诗歌奖。个人编有《孙中山在说》《日本格调》《大往事》等书。 主编过“华语新经典文库”“非主流文学典藏”“独立文学典藏”“独立学术典藏”“独立史料典藏”“国学典藏”等多种丛书。

叶匡政:“正名”是正义行为的源泉


叶匡政:“正名”是正义行为的源泉
 
(《南方周末》2009年10月22日,专栏“我行我儒”)

 

       前些日子参加央视“经济与法”的一个辩论节目,话题很简单,就是辩论某人的行为是否属于见义勇为。现场多是一些教授、律师之类的人物,都受过基本的逻辑训练,哪知一开场,现场就吵成了一锅粥。从节目开始到最后,没人愿意追溯一下“见义勇为”这个概念的本义,都按照各自理解的意思,在那里做无谓的争吵。我是反方嘉宾,最后完全...

Read more

叶匡政:别让“钱学森之问”成了无解的谜语


叶匡政:别让“钱学森之问”成了无解的谜语

 

   安徽11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致信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消息,使“钱学森之问”再次成为国内热议的话题。钱学森去世,诺贝尔奖揭晓,教育部长换人,都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拷问。然而至今,人们仍然无法预知中国教育变革的春天,何时才能来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对于中国教育来说,似乎也成了一道无解的斯芬克斯谜语。  

    钱学森晚年,是中国教育改革积极的鼓吹者和推动者。他提出的...

Read more

叶匡政:龙应台写了一部宽恕与和解之书


 叶匡政:龙应台写了一部宽恕与和解之书

(《香港文汇报》2009年11月11日)

  龙应台,在我听来,像一场台风的名字。大概是1990年代,我第一次记住这个名字,读的却是一本叫《野火》的书。近几年因同在《南方周末》一个版上写专栏,多了一份对她的亲近感。无论“台风”,还是“野火”,龙应台总能用她犀利而感性的文字,在两岸掀起一次次轩然大波。9月,她又出了一本新书,叫《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依然是这样。听说,很多港台老人,读这本书会痛哭流涕。我也眼含泪水,读完了这本书。

  读这本书才知道,龙应台这么好听的名字,含义很简单,不过是龙槐...

Read more

叶匡政:杨宪益的逝去在警醒中国翻译界


叶匡政:杨宪益的逝去在警醒中国翻译界

(《南方周末》2009年12年3日)

    杨宪益老先生2009年11月23日辞世,走时95岁高寿,功德圆满。这是一个满腹诗书、性情奇崛的汉子,一生受过牢狱磨难,也享有跨洋挚爱,讲过酒话,也留下真言。他有名士的风流与淡然,更有知识分子的独立和清醒,尤其75岁之龄的行止,让很多晚辈都自感汗颜。

    杨宪益与戴乃迭的爱情传奇,一直为世人称颂。我想,他们能连袂完成如此海量的中译英工作,爱情肯定是最重要的动力。他们近半个世纪都在一起工作,翻译了从《史记》到《红楼梦》等百余部古典文学作品,没有...

Read more

叶匡政:为何要和电动自行车过不去?


叶匡政:为何要和电动自行车过不去?

    前些日子奥巴马访华,看过一个新闻,科技部部长万钢将“飞鸽”电动自行车作为礼物,送给了奥巴马。将电动自行车作为国家礼物,无非是因为它的环保节能,符合低碳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哪知近日又有新闻称,从明年1月1日起将实施《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标准将“40公斤以上、时速20公里以上的电动自行车,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划入机动车范畴”。这个标准只要推行,意味着消费者手中的大多数电动自行车,摇身一变就成了电动摩托车,只有过了上牌照、考驾照、买保险等几道...

Read more

叶匡政:寻求土地分配正义的解决


  对民众来说,土地的涨价意味着在变相增加税负,它的实际后果是大量转移了民众手中的财富。

      分配正义的前提,就是在社会合作体系中首先要有程序的正义,这是当下房地产政策亟须解决的一个“真问题”。

      每个地方的政策可能不同,但房地产政策的立法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分离,包括民众要参与到土地受益的分配机制中,却是遏制房地产市场腐败的根本办法。

       在诸多社会问题中,居高不下的房价一直被看作民众积怨的一个主要源头。而各地政府通过...

Read more

叶匡政:语言的性别歧视与政治正确


叶匡政:语言的性别歧视与政治正确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个名叫叶满天的律师列举了16个歧视女性的汉字,如妖、奴、妓、娼、奸、姘、嫖等,认为这些汉字均有贬义,使人们在学习和书写过程中,会认为与女性性别有根本联系,无形中降低了对女性的评价。看了一下这16个字中,有些字在今天已不具有明显贬义,如娱、耍这两个字。这位律师还建议,把“嫖”字改为“彳不”,从字面上就可看出是两个人做了社会不允许、不认可的事。


     &n...

Read more

叶匡政:“卡通美女”尚雯婕代言的动画春晚很卡酷


叶匡政:“卡通美女”尚雯婕代言的动画春晚很卡酷

      今年北京电视台,似乎跟央视春晚较上了劲,一口气弄出了七、八台春晚。其中时间最长的,要数网络春晚,从初一到初六,天天都有。最新奇的,大概是大年初三开播的动画春晚了。前两天,在北京台41层的观景大厅,看了动画春晚的发布会,觉得这台春晚还真是古灵精怪。

       很显然,这是一台给孩子看的春晚。但因为是动漫制作,反而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这台春晚索性将现场搬到了亦真亦幻的太空中,既是一场星际间的明星...

Read more

叶匡政:孔子如何看女性?


    

叶匡政:孔子如何看女性?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想起孔子的那句名言。当代女性一说起孔子,有些人会对他缺乏好感。原因简单,凭的就《论语》中的那句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认为孔子轻视女性。这句话因家喻户晓,甚至也成了一些男性看待女性的态度。

       《论语》中涉及女性的文字很少,这句话出自《阳货》篇,原文为:“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

Read more

叶匡政:顾颉刚的“公务员”颂歌


叶匡政:顾颉刚的“公务员”颂歌

    最近看到很多颂歌体文字,并不想说什么。没有来由的想起,顾颉刚给蒋介石“献九鼎”的故事。顾颉刚算是很了得的一位历史学家了,不仅开创了古史辨学派,也被视为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发轫者。他的学问功底不错,轶闻趣事也极多,但这个事件却使他受到了很多同辈学者的嘲讽。

    顾颉刚“古史辨”之始,便是与钱玄同讨论大禹,他认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这个观点虽遭到当时史学界讥笑,但他并未放弃,多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