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路”画册》序
舒 乙
拥有一个好选题是成功的一半。
这本叫做《大马路 画册》的画册就有一个好选题。
“好选题”好在:
一. 它有一个特殊的视角,从北京交通这个小局部入手,把中国现代化这个大历程的一个侧面展现给读者,通过北京人交通观的变化和北京市交...
作者文章归档:舒乙
《“大马路”画册》序
舒 乙
拥有一个好选题是成功的一半。
这本叫做《大马路 画册》的画册就有一个好选题。
“好选题”好在:
一. 它有一个特殊的视角,从北京交通这个小局部入手,把中国现代化这个大历程的一个侧面展现给读者,通过北京人交通观的变化和北京市交...
两代人和三代人的交往
舒 乙
北京人艺有五代人,我家虽有许多代,但有说词的大约只有三代。两者彼此交往的是北京人艺前三代和我家的前两代,说起来,话也够说一气的。
我本人最早看北京人艺的戏是1951年春天,而且是在中南海怀仁堂里。那一天,周总理向毛主席推荐看老舍先生的话剧《龙须沟》,把北京人艺的《龙须沟》剧组请到了中南海怀仁堂。老舍先生带着全家一起陪看。北京人艺则由焦菊隐先生带队。我记得,周总理恰好坐...
代发刊词—《书是友》序
舒 乙
北京市第二中学的在校高中学生自己写自己编了一本口袋书,书名叫《书是友》,是属于读书类的书,写的全是读后感。感言有长有短,但绝对都是发自肺腑,完全属于自己。
这就是二中精神的再现。
这就是二中精神的延续。
何以见得?
它让我一下子又回到了五十九年前,回想起我在二中念高中的那些日子。
先说作文吧。
王锡藩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作文题,并不要求当场交卷,给学生们一星期的时间,慢慢地想,慢慢地写,以期精心地去创作。卷子交上来,他细细地批改,最后必有评语。再下个星期,发卷子。按成绩好坏,摞成一摞,最好的几本码在...
淮阳不可忘
舒 乙
你听说过淮阳吗?
你去过淮阳吗?
你,如果没有,非常有必要知道它,而且要去一趟;你一定大有感慨,深感相知相见甚晚。
淮阳,现在,和淮河并没关系。淮河改了道,往南去了。淮阳现在是个县城,属河南省周口地区,在河南东部,离安徽北部比较近。
淮阳在历史上不得了。说句玩笑话,淮阳在过去,不论从行政划分上,还是在重要性上,都是爷爷的爷爷,现在,则是个小字辈的,连知道它的人都不太多。
这儿有伏羲墓,即太昊陵。
伏羲何许人?
中国历史上,在最远端,传说有“三皇五帝”,属于开天辟地级别的,而伏羲是“三皇五帝”的头一名,是中华民族的...
老舍先生和曲剧
舒 乙
“曲剧”这个名字只有不到六十年的历史,始自1952年。
那一年年初,老舍先生写完了一部戏,名字叫《柳树井》,在剧种名称上,他管它叫“曲剧”,从此,“曲剧”这个名称便正式走进了艺术历史。
此前,北京的曲艺艺人们,魏喜奎和她的同行们,曾试着在舞台上将曲牌串在一起,化妆,唱着表演整出的小戏,有情节,有头有尾,宛如一种别样的歌剧。他们曾征求老舍先生的意见,他说:别叫“曲艺剧”,还是叫“曲剧”吧。他答应,给演员们写一部专门为曲剧创作的戏,这就是《柳树井》。
北京是中国文化中心,全国的地方戏剧都能到北京来演出,在嘉、道、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