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舒乙

1935年生于青岛,北京人,满族,我国著名文学家舒庆春(老舍)之子。1954年9月留学苏联,在列宁格勒基洛夫林业技术大学攻读林产化学工艺木材水解专业,5年后以全优成绩毕业。回国后分配至中国林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60年入林科院南京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参加林业部组织的木材水解科研重点试验,完成中间试验和成果鉴定。1978年调北京市光华木材厂当工程师,后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领导科研室和中心实验室,荣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技术革新全国先进单位”称号。 历任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产化工研究所实习员,北京光华木材厂科研室主任、科长、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常务副馆长、馆长,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全国第九届政协委员。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散文集《老舍散记》(合作)、《父亲最后的两天》、《老舍的爱好和关坎》、《我的风筝》、《我爱北京》、《梦和泪》、《小绿棍》、《现代文坛瑰宝》、《我的思念》,长篇传记文学《老舍》等。 散文集《老舍的爱好和关坎》获1992年满族文学奖,散文《老舍和朋

对保护和管理好世界文化遗产的五点建议


  对保护和管理好世界遗产的五点建议

  舒乙

  一.   张挂世界遗产标志:

  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确是既难得又光荣的事,我国目前已有38处世界遗产,是值得国人自豪和骄傲的事情。但并不是每处世界遗产的责任者和管理者都能珍惜这种使命,并好好利用它,其中最不可理解的是,竟然找不到世界遗产的正式标志,这非常不好,也不对。

  在很多世界各地的世界遗产所在地,不仅大门口矗立着醒目的世界遗产正式的标志,而且在大老远的地方,恨不得五公里以外,就有了世界遗产标志和广告,告诉外来的人,已经到了一处世界遗产所在地,很提神,而且,不断地出现这个标志,一块接一...

Read more

北京城的文化构成


       北京城的文化构成

                  舒 乙

北京城是中国北方的一座城市,它的位置在华北平原的最北端,北面和西面是山,山是太行山的余脉,叫燕山,南面和东面是平原,东面距离渤海大约 150公里。气候四季分明,这个位置对人类居住是相当理想的。远古的时候,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活,根据上个世纪初和本世纪初的考古,大约50万年前就有猿人在北京西南方向周口店的山洞里生活,这种猿人被考古界和人类学界正式命名为“北京猿人”。周口店猿人遗址也因此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最近的考古发现北京猿人的生存年限比50万年还要早。

大约在三千年前,在北京西南方向的一条叫永定河的河岸旁边...

Read more

我推荐的书系列之二十一


                    序                        舒 乙

我将这本小书界定为“现代的”书。

理由有三:

.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已少有人读大部头,因为没有功夫,也没有耐心;厚书虽不断出版,但束之高阁者多,更有放在屋里装装样子的。许多年轻人转而去看短文和薄书,甚至不读文字书,去看画书。十多年前,我在日本地铁里就看见了这种现象:许多成年人捧着一本厚厚的大大的连...

Read more

我推荐的书系列之十八:


我推荐于昊燕著《童年经验方式--贫穷与文学叙述之老舍个案研究》序

   

            《贫穷的赏与罚》序

                     舒 乙

《贫穷的赏与罚—贫穷童年经验与文学创作之老舍个案分析》是于昊燕在她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完成的一部学术著作。2008年夏初该论文在河南大学顺 利通过博士学位答辩。

过了不到一年,于昊燕将她的论文的面目几乎整个变了个样,变得更加好看了,大大出乎我的意外。

在这部修改过和充实过的论文里,我...

Read more

我推荐的系列之十九:《清朝皇族后裔》序


 

              《清朝皇族后裔》序

                       舒 乙

这是一本传记类的文学书,属于纪实性的,不属于杜撰类,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美国唐德刚教授倡导一种“口述史”,用录音记录的办法保留史料。他录的张学良回忆录,胡适回忆录最为有名,而他的方法已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我国政协系统在周恩来总理的倡导下,早在四十多年前就有文史资料的征集,也自成体系,有规模庞大的专业队伍,有系列的文史资料丛书出版,...

Read more

我推荐的书系列之二十


        《难忘一九四九》序

                     舒 乙

我说过这样的话,而且不止一次:政协文史资料是最好看的书。

这不,又来了一本。

“好看”这个词,我估计,很难翻译,宛如,“好吃”,“好听”,只能会意,不能愣译直翻。

政协文史资料方面的书,皆属于“好看”一类的,这本《难忘一九四九》就是新的一例。

我在政协里,北京市的和全国的,活动过多年,而且,多半是在文史资料委员会里,还编过文史资料方面的刊物和书籍,对这方面的业务比较熟,我知道文史资料的可贵和可爱,也知道它的精深和博大。我以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业,不论是对当代人,还是对子孙后代,都是有大...

Read more

我推荐的书系列之十七


 《难忘一九四九(苏峰、王静、编著,张素我、孙孚凌、张廉云、韩子华、王大明、王蒙六人口述和著述)》序    中国文史出版社

                     舒 乙

我说过这样的话,而且不止一次:政协文史资料是最好看的书。

这不,又来了一本。

“好看”这个词,我估计,很难翻译,宛如,“好吃”,“好听”,只能会意,不能愣译直翻。

政协文史资料方面的书,皆属于“好看”一类的,这本《难忘一九四九》就是新的一例。

我在政协里,北京市的和全国的,活动过多年,而且,多半是在文史资料委员会里,还编过文史资料方面的刊物和书籍,对这方面的业务比较熟,我知道文史资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