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孙继伟

中国首位问题管理专家,上海大学教授、危机与问题管理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获博士学位。历任政府公务员、国有及民营企业的基层和中高层管理人员、李嘉诚旗下合资企业总裁助理、上海得一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问题管理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危机与问题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给百余家单位作过培训讲座,主持过多项管理咨询项目,出版《从危机管理到问题管理》、《问题管理》、《首席问题官》等专著6部、《人力资源管理》等合著10部,发表经济管理类文章百余篇。
深圳特区报、青年报、中国经营报等多家报刊对孙继伟作过专访报道,新华社、经济观察报、解放日报、东方早报、第一财经、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多次邀请孙继伟作为评论专家或访谈嘉宾。

“群策群力”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问题管理之群策群力

  充分、广泛地动员各层次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提出问题、研讨问题、形成解决方案或建议,不仅对改进管理行之有效,而且这一过程本身就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种解决问题方式在实践中名称和做法有所差异,其中以通用电气公司的“群策群力”最具代表性。

  一、通用电气的“群策群力”

  上个世纪80年代,杰克•韦尔奇在通用电气公司大规模实施末位淘汰制,加上业务和部门裁减,共裁减了10万多名员工。80年代末,员工士气低落、人心惶惶,下属与上司相互抱怨。韦尔奇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大力推行了一种叫做Work-Out(...

Read more

治本总比治标好、治标总比不治好、不治总比捣乱好


  问题管理系列之十:治本与治标

  《企业管理》杂志2013年第3期

  一、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本意是:水烧开后舀起来再浇下去虽然能够让沸腾的程度减小一些,但不如把锅下面的柴禾拿走更为有效。

  扬汤止沸比喻为解决表面问题或临时性解决问题,即“治标”(也称为“治表”);釜底抽薪比喻为解决根本问题或彻底解决问题,即“治本”。“治标”不如“治本”,与其解决表面问题,还不如解决根本问题。

...

Read more

跨专业、跨部门解决问题



  一、技术问题需要跨专业、跨部门解决

  美国有一家名为InnoCentive的网站,通过在线悬赏为企业寻找解决技术难题的办法。InnoCentive网站为技术难题的“寻求者”(Seeker)和“解决者”(Solver)架起了桥梁。“寻求者”既包括波音、杜邦和宝洁等世界著名公司,也有许多中小企业,“解决者”(Solver)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数十万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

  据InnoCentive网站成立初期对解决的250个难题统计分析报告,有70-75%的难题是由&ldquo...

Read more

按计划去健身全免费,不去反而要付钱!


反向付费的合约健身

作者:金晓玲  来源:《企业管理》2013年第2期

  2011年初,美国华裔女青年张怡芳(YiFang Zhang)开创了“合约健身(Gym-Pact)”模式,即经营者与健身者签订健身合约,交付保证金,如果健身者完全按照合约实施了健身计划,就可享受免费健身的待遇,保证金可退还或滚动为下一周期的保证金;若未能全勤,就要按违约次数缴付“违约金”。

  这种新型的健身模式很快在中国得到应用,2011年4月,一家总部在杭州、名为“爱合约”的网站也采用了“合约健身&rd...

Read more

解决问题要抓大放小


  解决问题首先要识别假问题,界定真问题,但是,每个管理者面临的真问题也很多,如果不分轻重缓急地去解决,那一定会忙得晕头转向,所以,解决问题中必须抓大放小,也就是要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中,找到关键问题或突出问题,集中精力、集中资源去解决。

  抓大放小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应用思路:(1)在一家企业(或一个项目、部门等)的多个问题中抓关键的问题。(1)对同一问题从多个方面或多个角度分析,抓关键的方面或角度;根据“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原理和说法,“抓大放小”也可称为“抓关键问题和问题的关键方面”。

  问...

Read more

识别假问题、界定真问题、正确地解决问题


  一、识别假问题.

  客观存在的问题没有真假之分,但是,人们提出或描述的问题、认识或理解到的问题则有真假问题之分。假问题通常有3种呈现方式:

  1、认识或专业局限,把假问题当作真问题.

  2008年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被正式曝光后,有的专家批评三鹿集团“不善于危机公关”。问题管理研究所当时就撰文指出,这是界定问题错误,让假问题掩盖了真问题。三鹿集团是危机公关的高手,策划过多个危机公关的经典案例,包括2004年“阜阳毒奶粉”反败为胜、化危机为机遇的案例。正是因为危机公关屡次得胜,三鹿集团更加放松了质量控制,更加倚重...

Read more

表达问题的“六化”


  作者:孙继伟  出处:《企业管理》2012年第11期

  上期讲解了表达问题的六大误区,这六大误区的反面就是表达问题的必要技巧。从正面来说,“三要素”和“六化”是表达问题的要领。“三要素”是指时机、场合和方式,即在合适的时机和场合,根据接受方或问题特征,选取合适的表达方式。“三要素”的重要性已成共识,“六化”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特作讲解。

  一、复杂的问题简明化

  在反映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时,要化繁为简、删繁就简,善于用简明的...

Read more

8天长假看《甄嬛传》的13条心得


  八天长假期间不愿意去拥挤不堪的景区和公路添堵,在家呆着看了长篇电视剧《甄嬛传》,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甄嬛传》半年前就已受观众追捧),果然是一部好剧,看后的系列心得如下:

  看《甄嬛传》心得之一:看后才知道清朝后宫的“职称”分为七个等级:答应、常在、贵人、嫔、妃、贵妃、皇贵妃。要晋升到中级职称已属不易,高级职称更是难上加难了!

  看《甄嬛传》心得之二:后宫中,争宠、争职称(7级职称)晋升两大主题交相辉映。争到宠的,自然会职称晋升;争不到宠的,能争到职称晋升也聊以自慰。问题管理(www.wenti.org)专家孙继伟认为,甄嬛争宠是“...

Read more

表达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


 

  问题管理应用的三要素是挖掘问题、表达问题、解决问题。表达问题首先是指提问和陈述问题,同时也包括表达意见、表达建议和表达方案。如果不能合适、有效地表达问题,经常会导致工作量剧增、问题扩大或事与愿违。

  一、一个故事

  张先生要宴请四位重要客人,其中三位客人按时赴宴,约定时间过半个小时后,第四位客人还没来。张先生焦急地说:“该来的怎么还没来?”

  已到的三位客人中有一位很敏感,加之他本来就不想来,是碍于情面,勉强答应来的。听到主人张先生这样说,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难道就是不该来的?&rdquo...

Read more

用逆思法识别假问题,挖掘关键问题


《企业管理》2012年第9期

  正像古诗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问题也具有多面性,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观察和思考,会有不同的见解或判断。

  “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个方向看问题”、“换个立场看问题”等类似的分析问题方法在问题管理理论中称为“多元思考法”。在问题管理实务中,把“多元”简化为正面、反面两方面,更为易学、易用,这其实是简化版的“多元思考法”,可称为“逆向思考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