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革命与斗争哲学,到改革与建设哲学,再到发展与和谐哲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走过的历史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逻辑。历史与逻辑是统一的,我们不能将这一历史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割立开来、对立起来,更不能否认这种逻辑演变所呈现的必然性特征或者说应当给这种必然性以正确的价值判断。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这种历史过程和逻辑整合起来。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个过程呢?是怎样一种逻辑呢?主宰这个历史发展过程和逻辑演进过程的究竟是怎样一种深层理念呢?是马克思主义,不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错;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发展实践相结合,也不错。但...
作者文章归档:安持今

爱上哲学十一年。
评论
3 views
当利益碰到了权利,怎么办?
评论
3 views
是我们把马克思的“实践主义”动物化了
评论
10 views
当抽象哲学碰到了具体问题
评论
3 views
哲学研究当然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但不能总是跟着问题跑。问题往往是散在的、复杂的和流动性的,并且杂陈于不同的层面,而哲学研究则带有相对的确定性,敏锐的问题意识当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驾驭问题、剖析问题并获得实际的解决问题的理论思维能力。可见,问题意识,乃是进入哲学研究的入口(往往也是调整和变革既有哲学研究路数的助推器),但还不能代替实质的哲学研究。而且,并不是所有现实问题都可以看成是哲学研究的直接前提,现实问题需要经过某种筛选、甄别和提炼,方能成为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当然十分重要,但坦率地讲,提出问题还只是一个开始,哲学研究应当以问题为先导,但更重要提要提升到一个相对确定...
逻辑思维对一个人有什么意义
评论
5 views
因为嫉妒,所以你经常在受苦,因此你对别人变得卑鄙
评论
6 views
嫉妒就是比较,我们都被教导要去比较,我们都被制约成要去比较,一直比较。某人有较好的房子,某人有较美的身体,某人有更多的钱,某人有更具魅力的人格。比较,继续跟你周遭的每一个人比较,很大的嫉妒就会产生,它就是“比较”这个习惯的副产物。
如果你不要比较,嫉妒就会消失,那么你就只能知道你就是你,你不是其他某一个人,不需要成为其他某一个人。你没有跟树木比较,那是好的,否则你也会觉得非常嫉妒,为什么你不是绿色的?为什么上帝对你这么严历,一朵花都不给你?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思维中的正确反映
评论
3 views
人先天就有逻辑思维能力和哲学的
评论
4 views
德国古典哲学是当代西方哲学开源
评论
8 views
我们必须回到康德的脚下,仰视这位伟大的哲学家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