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安持今

爱上哲学十一年。

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革命与斗争哲学,到改革与建设哲学,再到发展与和谐哲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走过的历史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逻辑。历史与逻辑是统一的,我们不能将这一历史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割立开来、对立起来,更不能否认这种逻辑演变所呈现的必然性特征或者说应当给这种必然性以正确的价值判断。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这种历史过程和逻辑整合起来。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个过程呢?是怎样一种逻辑呢?主宰这个历史发展过程和逻辑演进过程的究竟是怎样一种深层理念呢?是马克思主义,不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错;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发展实践相结合,也不错。但...

Read more

当利益碰到了权利,怎么办?


    权利和利益的关系上,哲学家们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用利益取代了权利,完全以功利主义的态度对待权利问题,认为只要为了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即使有损于少数人权利的行为也是可以允许的;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虽然利益应当是权利的核心,但在这两者的关系上却不应当是功利主义的,而应当是道义的,是从道德权利出发的,因为根据他们的解释,在权利和利益的关系中,权利是决定性的;一个政府为了所谓大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个人权利的行为是错误的。在权利与利益关系上的这两种对立观点,反映了哲学家们对权利的不同解释,但深入分析可以看到,这两种解释都是把权利和利益放到了两个...

Read more

是我们把马克思的“实践主义”动物化了


实践的概念在我们这里的理解,当然我们是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来解释它的。但是在这种解释中呢,也造成了某种“变形”,也有某种文化错位。

“实践”这个词最初在希腊语里面意味着实行、使用、练习,做什么,practice本来是个希腊词,在这种意思上和中国古代的“践履”、“行”可以说是相当的,就是践履、实行、练习等,都是指的对某种既定的知识或者道德原则加以实行,遵守,在希腊文里倒是跟我们的中国的“行”是相当的。

但是在马克思那里,在德文当中有两个词,一个是Pra...

Read more

当抽象哲学碰到了具体问题


学研究当然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但不能总是跟着问题跑。问题往往是散在的、复杂的和流动性的,并且杂陈于不同的层面,而哲学研究则带有相对的确定性,敏锐的问题意识当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驾驭问题、剖析问题并获得实际的解决问题的理论思维能力。可见,问题意识,乃是进入哲学研究的入口(往往也是调整和变革既有哲学研究路数的助推器),但还不能代替实质的哲学研究。而且,并不是所有现实问题都可以看成是哲学研究的直接前提,现实问题需要经过某种筛选、甄别和提炼,方能成为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当然十分重要,但坦率地讲,提出问题还只是一个开始,哲学研究应当以问题为先导,但更重要提要提升到一个相对确定...

Read more

逻辑思维对一个人有什么意义


    有人说“逻辑学乃是纯粹理念之科学”。故让人望而却步。实则处处皆有逻辑,看似不合逻辑,细细思索,实则逃不出逻辑的范围。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的科学,所谓纯粹理念就是思维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理念。由亚里士多德创立。

    本文就学习逻辑学的意义、普及逻辑学的教育和学习刻不容缓、如何运用逻辑学三个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学习逻辑学的意义

    逻辑学作为人们进行思维所必须运用的思维工具,是任何学科都离不开的,它对提高人...

Read more

因为嫉妒,所以你经常在受苦,因此你对别人变得卑鄙


嫉妒是什么,为什么它会那么伤人?

    嫉妒就是比较,我们都被教导要去比较,我们都被制约成要去比较,一直比较。某人有较好的房子,某人有较美的身体,某人有更多的钱,某人有更具魅力的人格。比较,继续跟你周遭的每一个人比较,很大的嫉妒就会产生,它就是“比较”这个习惯的副产物。

    如果你不要比较,嫉妒就会消失,那么你就只能知道你就是你,你不是其他某一个人,不需要成为其他某一个人。你没有跟树木比较,那是好的,否则你也会觉得非常嫉妒,为什么你不是绿色的?为什么上帝对你这么严历,一朵花都不给你?

...

Read more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思维中的正确反映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一门学问,而推理是由概念、命题组成的,不懂得命题就不懂得推理。普通逻辑学在研究命题时,主要是从二值逻辑的角度研究命题逻辑形式的逻辑值与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本文着重从认识论的角度阐述逻辑真理的内涵,同时详细论述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的区别。为了探求真理必须保证思维的逻辑性。

逻辑学离不开“真”这个概念。一般来说人们是从下述意义上使用“真”这个概念的:

(一)前提或者命题真。这种真是指命题的思想内容是真的。任何一个命题的内容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在这里真或假不是用以描述事物状态的,而是评价命题或陈述的内容的。它的核心...

Read more

人先天就有逻辑思维能力和哲学的


    所谓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指人们掌握和运用哲学总规律和一切分规律的能力与水平,也就是人们的社会性的认识能力,其中主要是指人们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去认识事物的能力。没有学习哲学的人们也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运用哲学,这就是人们的与生俱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表现。

    我们看到,人是有先天逻辑思维能力即分析与综合能力的。胎儿在形成大脑之后,就已经有了某种逻辑思维能力。在人出生后就已有了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就已经具有了简单的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只不过这是一种感性的分析与综合思维能力,但其中也有个别局部的理性认识。...

Read more

德国古典哲学是当代西方哲学开源


    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段时间是近代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古典哲学的体系化时期,以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对西方哲学进行了集之大成式的概括和总结,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将古典哲学推向了最高也是最后的发展阶段。由于这一时期的德国哲学典型地体现了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并且将它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它的理想,因而我们通常称之为“德国古典哲学”。

    与当时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德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处在非常落后的境地。16世纪的宗教改革诉诸于内在性、主观性和个体性的...

Read more

我们必须回到康德的脚下,仰视这位伟大的哲学家


  我们必须回到康德的脚下,仰视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在康德的哲学大山中有我们现代人所需的精神富矿。

  一切哗众取宠的与普遍规律偏离的道德说教(比如于丹女士的《论语》心得),一切的重估一切价值的无知嚎叫(比如那些不顾义务而只顾倾向的“自由主义”者)都会让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增加同情和嘲笑的砝码。

我敢肯定,人类离开了康德的道德原则的发展轨迹,人类必定会重归到混乱的野蛮时代。

  今人根本谈不上文明,一切高科技不是文明的衡量标准,它们只是器物改进的产物,如同一把钝剑磨成利剑一样,它本身没有文明和野蛮的因素,只有使用这把剑的人才具备文明和野蛮的因素。因此,真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