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万振华

No pains, No gains

商家老板:要是我在就好了!


做卖场运营,尤其是中关村的电子卖场,还不同于国美苏宁直营式3C,也不同于当代等百货大楼的流水倒扣模式,中关村电子卖场主要还是商家卖东西,而不是市场主办方直营。而作为IT专业市场的管理和服务,和菜市场的管理的点更多,比如因为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商家间的问题调解,商家与厂家间的对位服务等等。这样的工作也就免不了面对面的要和商家老板沟通,当然商家也有自己的大小团队,有销售,有后勤等。

   和大家打交道多了,销售过程出的问题,有很多是态度的问题,也有产品知识,销售技巧等等多方面。比如投诉,一个基本原则是可以被投诉,不能让人家投诉态度不好,可以处理不好投诉,但...

Read more

人生无悔:取舍之间做自己


     人生有很多路可选,也有很多捷径可走,找个靠山,进入个圈子,关系也是生产力,或许不用费劲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成功,也许很容易就得到那些能力非常强,非常努力都不可能得到的成功。有的人努力了一辈子,辛勤肯干,颇有智慧,到在外人看来最后也就是默默无闻。猫有猫道,鼠有鼠路,人各有志,千人千路,都属正常。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个体的人更是独特的自己。人生的路,就是在不停的做做选择。人的路径就是自我选择的轨迹,不管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我们都是自我选择的产物,即使同样的环境,也是各自选择不同。过去,面对敌...

Read more

领导莫忘:管多少人,就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你


不管人的人按说不能叫经理,不管是总经理,产品经理,客户经理,人事经理等等,不管管一个人,还是1000人,不管是管内部的,还是外部,事实上,你管多少人,就有多少双眼睛看着你。只是有时候,位置越高,高入云端,看不到盯着自己的多少双眼睛。有人开玩笑说,领导就是那个公司里TA不知道你是谁,公司外面你管TA是谁的人。随有调侃偏颇之嫌,也反映了一定问题。

   自从在中关村管了卖场,几十人的团队不说,好几百商家老板,加上销售人员和后勤,少说也得6000多人一上,集中在几万平米的卖场里,还有日平均2万左右的客流,只要在中关村附近转,不管卖场里还是卖场外,不管走在哪里,经常有人给自...

Read more

职场杂感:把要干的变成自己喜欢干的


职场多年,对一个就是靠读了几本书出身的农村孩子来说,早就习惯了没有关系的职场打拼,更多地崇尚干事的硬功夫,也就更加不太在乎阿谀奉承,投机取巧找关系。当然,和周围的人比,同样的职位,同样的待遇,自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出更大的业绩,有时候还要接受即使付出更多,即使业绩不小,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现实。

    这么多年过去了,职场上经历了很多事情,也看到了很多别人的职场经历。不管怎样,没有消极对待自己,更多地是积极面对职场所遇,自我提升,自我激励,自我指导,自我学习,始终牢牢地坚持着自己的职业理想,为理想而奋斗,这个过程充满了辛酸和艰辛,这个过程也饱含了激情和执着...

Read more

“不是我管卖场,是卖场管我”


  很晚了,准备离开卖场回家,有个商家朋友突然驾到,开口一句话:“你现在管卖场了,。。。。。。”,顺口回了一句话:“哪里是我管卖场,是卖场管我。”

    时间过得很快,卖场一晃就快4个月了。最初的感觉就是非常充实,这对自己18年职场15年拼杀一线的人来说,有些兴奋;接下来的感觉就是时间不够用的,如果24小时呆在卖场都有事干;还有一个感觉,主动工作和被动工作兼而有之,随时转换;更深的感觉就是卖场管理,就是速度管理,细节管理,卖场管理更要注重不同沟通方式的应用,随时准备个性化交流;...

Read more

木桶定律:扭住短板痛下功夫


  大凡做管理的,很少有人不知道木桶定律,一个装水的桶,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以最短的那块为准,其实真正在农村挑过水的还知道,动态地担着水走路,扁担平衡和身高也很重要,还有一点,桶底漏水,木板有缝也不行,短板是静态盛水量,从村头井里打上水,调回家到到缸里的,还有上述说的因素,有时候风大,有风,下雪路滑也是问题,但找出并抓住明显的短板,痛下功夫,对提升团队管理,还是企业经营至关重要。

  当然,扭住短板不放松,要看底有没有漏,缝隙是否存在,还要看天时地利,人的能量,扁担长短,这就是要用系统的观点去诊断,从客户价值链条创造上,无缝对接涉及到的节点,就像渔网一样,有漏的...

Read more

营销瞎侃:面朝领导,背对客户


  有人说现在是后工业时代,有人说是信息时代,是数字时代,是品牌和信用消费时代;也有人说服务经济,有人说体验经济,甚至真实经济,有人说是互联网经济,有人说是知识经济。其实,不管什么经济,不管什么时代,都是市场经济,客户时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经济,要想获得客户,要想超过竞争对手,营销这个词对企业来说,就变得很关键,所以,我更愿称之为营销经济,更喜欢认为这是一个营销制胜的时代。

  国内国外,每时每刻,地球的各个角落,虽然是水平的,但也是不平衡的,从市场经济角度,各自处的阶段不透,区域和人文等因素各异,营销这个词的理解和用法也各不相同,很难说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有效就好,但很...

Read more

回望来时路:磨难是我最珍贵的人生财富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是没念小学就知道的一句话。那是小时候家里正屋的中堂挂的一副对联,读过初中的父亲,就是通过这些叫自己识字,另外,还有酒瓶上的字,烟卷盒上的字和家里人的名字,姑且算作学前教育吧,呵呵。

    现在,又回到了农村,又看到了父母,屈指一算,离开农村一晃21年了,这21年,从读大学到进入社会,从济南到北京,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从大学到硕士研究生,今年9月,41岁的自己又讲迈进校门读博。一路走来,外面收割机,拖拉机,里面电风扇的声音,唤起了20多年的回忆,此情此景,20多年迅速放了一遍电影,回望来时路,正是各种各样的磨难,成就了不断进取的...

Read more

企业经营:领导力持续改善是核心


  我们往往非常重视员工的绩效考核,弄来弄去,都成了专家,而有时候,企业的整体绩效却没有因此而获得提升,有时候还有些滑坡。于是,我们更加检讨员工的问题,更加严格考核管理,更加优胜劣汰,不知做了多少个更加,业绩还是没有明显提升,问题到底在哪里?

   有人说,现在的企业不是算计怎么成功的问题,是如何持续走向成功的问题。猜测其意思,就是没有成功的企业早就没有资格存在了,存在的企业必须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否则没有机会讨论成功。企业持续成功当然离不开员工的执行和有效努力,持续成功的企业必然体现为持续良好的绩效,而持续良好的业绩背后,从根本上也体现了企业经营中,领导力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

Read more

卖场运营:用服务的心做管理的事


  新财年开始不久,按组织要求奉命做卖场运营管理工作。一晃,在中关村做卖场管理工作小3个月了,对自己这个门外汉来说,除了7点多来,晚上8点多走,每天不同时间,不同楼层,都要自己多走多转,卖场开门前先进来看看,卖场关门后再里离开,用勤奋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外,更是希望通过大量的时间服务,以更快的速度了解卖场实际运营状况,了解商家,了解消费者,了解卖场同事工作内容,便于开展工作。

  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一线管理是变化管理,更多的时候是事情推着自己走,变化的事情,马上要做决策,也是速度管理,要快,更是细节管理,卖场是一个生态圈,处理一件事,要想的周全,更要注重细节,一线管理也是人性化管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