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斌

本人八十年代从事文学批评,九十年代进入电影界做过文学策划与编剧,因喜笔墨,本世纪著有长篇小说《遇》及《味道》,现进入《地平线》三部曲之创作,其中之一《六六年》即将出版。

节日前的断想




        節日來臨前總是令我煩躁,感覺滿大街的人都在沸騰,心靈亦失去了安寧,我喜歡寧靜的生活,做點自己喜歡的工作,讀著我心愛的讀物,回憶與思考。今天的陽光真好,陽光映照著大地金燦燦的,天氣轉涼了,在蔭蔽處會讓人身上有一股冷嗖嗖的微寒,深秋已在向我們招手,轉眼就要入冬了。
       在安陽瞻仰曹操高陵時,資方老板小黃知我喜歡相機,順手將他剛從香港買下的尼康300S贈予了我,上面還配備了18─200的專業鏡頭,讓我愛不釋手。我一直心儀拍照,心儀在遠處捕捉現代人的表情,我癡情於各類人的表情...

Read more

安阳行之微博


經過盧溝橋,第一次見橋下有水,喜悅,陽光很好,金光耀目,卻見路上有稀疏的落葉,恍然間有冬之跡象!

途中,邢臺午餐,資方老板小黃,一位當年開長途貨運,後赴北京創業,一舉成名為廣告界風雲人物的重慶小夥,在大食堂餐廳謂曰:回到人間,這才是真實的生活。他當年拉貨長年奔波於這條路上,無限感慨!

到安陽了解到,所謂曹操高陵打假的河北閻姓所謂學者,實為自身造假,安陽電視臺在當地公安機關查實有二位同名者,一為中學生,一為非學者的曆史愛好者,閻某其實是眾多人合謀虛擬出的假人,其博客照片亦非本人,其一連串名頭當屬瞞天過海,孰真孰假水落石出。

待吃過早餐,就要前往曹操的高陵,這是我此行的重要原因。心情...

Read more

今日之微博


就被自的手機闈醒了匆匆做好出的准我此行的目的地領導亦做好了迎接我的准。一年前受他的盛情之邀去一次印象深刻殷墟址令我震。重返僅僅更是了精神的探秘重建。

  下早餐,但遮日,心中便有些黯然。,日日沐浴在光下,心中敞亮,忽在出前一片灰蒙,免心境黯淡。坐在空一人的餐桌前品著咖啡,吸著香,翻報紙找一安然。步出餐經過酒店堂,心中不由得一喜─────哦,室外明晃晃的,撥雲見日了,令人感的早晨!

  我首先要感所有心我的《六六年》小的朋友,這種動讓我心中有一股流,《六六年》准確問...

Read more

属于我的《六六年》


  终于校正完了我的《六六年》,叼上一支烟,脑子里一时还有些空蒙、迷糊。几天来的阅读仿佛一直处在如同倾听海啸般的浪涌中,几度哽咽,热泪长流,而到临了我竟是从容和平静,平静得异乎寻常。
  我感到了一阵沉重的疲惫,眼皮发涩,但亦感受到了一种舒畅,因为我知道我没有辜负了自己,我终于写出了一部让自己感动亦会让我的读者感动的大书,我终于记述了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在那个年代中我长大成人。我记录下我的人生足迹,一如记录下了时代的足迹,它是不该被遗忘的,一如不该遗忘我们自己的心灵,它太长时间被丢弃在了漫漫的尘土中了,以致被风沙所掩埋,我小心地拂去表面的灰尘,让它重见光明,让它再一次地引领着我走向明...

Read more

李保田其人


 你在干嘛?

    看书,我说。

    你在我家说什么?你说我的屋子有味道?

    是的,我说,我是这么说的。

    保田的声音与十多年前相较,温和亲切多了,那时他有些跟自己较劲,有些焦虑,有些愤世嫉俗,有些胸中自有豪情万丈,而又无从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而感到的压抑与愤懑,那时的他,常常在大夏天夜以继日地光着膀子做着他心爱的艺术木雕,画着他独树一帜的绘画,当我们为此发出声声惊叹时,他会皱着眉心叹口气,粗气...

Read more

耀邦伯伯,我们永远怀念您


     早晨七点礼平就敲响了我的门:起来了吗?他在门外喊到。起来了,我说。

  我是一个守信用的人,说好了今天早起,我是不会耽误的。就在昨天,礼平突然来敲门,我有些意外,这种状况似乎好几天没发生了。几天前,我与礼平发生了激烈地争执,我的言辞亦高昂激烈了起来,结果礼平的脸色骤变,将桌上的碗筷一推,扬长而去,而我,仍在愤愤中。

  事后我在反省我的工作方式,事后我在思索礼平之所以如此的缘由,我的潜在目的是想将漂流“在外”二十年的礼平重新拖回到文学队伍中,而我忘了他可能承受的我的“激烈”。我是希望我的这位当年的“精神引领者”仍能一如既往的引领着我,而不是由...

Read more

雨中漫步


      晚饭后,与礼平漫步街头。
  沿着一条寂静的梧桐树覆盖的林荫小道,缓步行走,淡秋裹挟着一股清凉。步出酒店时还见地面的微湿,奇怪的是几步之遥的林荫路上居然滴水不染!没见几个行人,只有双语幼儿园门外的几个老外在无聊地徘徊,或许是为了接他们的孩子?
  再走,忽感有雨丝飘落,细细的时隐时密。
      礼平埋头欲继续前行,我轻呼一声:不能再走了,雨要下大了。
  没事,礼平说,秋天的雨下不大。
  我在暗夜中抿嘴一乐,心想礼平对秋季的观察定然不如我。
  会下大的,这雨的势头不对,听我的,返回吧。我说...

Read more

转播:中秋前后微博中的思绪片断:祝朋友们中秋快乐!


  雨後初霽,豔陽亦是高貴熣燦的,仰望晴空,惟一片蔚藍中白雲舒卷、漫飛,像一道道迷人的奇觀,尤忘了昨夜的雨,昨夜的風,舊貌換了新顏,鉛華洗盡,朗朗天下,碧空萬裏,未多時,當夜幕降臨,繁星滿天,中秋的一輪懸月猶在乎?

  腳印特快來了我的小說《六六年》的清樣讓我閱後交流,我打開了包裹著鉛字印刷的清樣,只有激動。這是我的心血之作,是我自認為找到了真正的表達方式后的一個之於我裏程碑式的作品,它記述了我的文革記憶,那裏面有激情、熱淚、痛苦,亦有鮮血。我得認真再讀、校正,為了一段被忘卻与被遮蔽的曆史。

  我迫不及待地認真看了起來────我的《六六年》就像在面晤一位久違的朋友,其實它與我“話...

Read more

我与微博


当微博这一概念刚诞生时,经不住熙武兄的热情怂恿,我贸然加入了这一时兴行列,试了几手后我知趣得从新浪微博退出了,因为无法找到恰当的感觉。
微博是一个奇妙的玩意儿,此一说法我认同,它短小精悍,简洁明快,在新闻传输上快捷如风,而且特别地善将“八卦”与“丑闻”进行到底。
但这都不是我之所好。我所好的是文字的快感,是面对某一事件或自我的人生体验之悠然的表达,它没有微博式的即兴和快捷,它是一种纯正的书写,一种直面内心的淋漓酣畅,一种在喧嚣与躁动时代的个性抒发。 
我对微博最初确有偏见,这我承认,我不喜任何一种哗众取宠的文字形式,而我认定微博隶属此类,所以我小试牛刀后即行沉默。
直到有一天,腾...

Read more

闭关日志:秋天奏鸣曲


      昨天傍晚,京城迎来了一场秋雨,一场早就预报而迟迟未来的秋雨,先是稀疏的滴达,时隐时显,渐入密集,恍然如梦,秋凉紧随着秋雨的脚步渐行渐近。北方的雨是令人心仪的,北方的雨又裹挟着秋凉的诗意,它告别了炎热的季候,以清凉而沁人心脾,人言秋高气爽,那是对秋之颜色的赞美与感叹。虽然秋是忧郁的。

  早晨起来,撩开厚厚遮蔽的窗帘,眺望阴沉的天空,心里涌起了一丝怅惘,然后下楼吃完了餐吧备好的早点,又奔回楼上,心中总是在涌荡着一股奇异的感受。打开了微博,迅速写下了我的这一随兴而来的思绪,没有过多的思考,只是点滴感受。

  当最后一句秋是忧郁之言骤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