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魏得胜

.

杂文的餐会


    每年春天,都有几本杂文年选上市,上手一捧,就是一次中国的杂文餐会。流传于坊间的,自南而北,有花城社的鄢烈山选本、漓江社的刘成信选本、长江社的向继东选本、辽宁社的王乾荣选本(以下简称鄢本、向本、王本)。以2008年的杂文年选为例,这几本书以不同的视角,网尽时年之精点,为读者奉献了一桌杂文大餐。在这次餐会上,我与下面数篇杂文产生共鸣。

    鄢本:《看韩国议员如何“公审”部长》(冯玉忠)这篇杂文,照出了专制国家官人们的脸,比民主国家官人们的屁股还脏!读了《加批全本余秋雨<含泪劝告请愿灾民不要被反华势力利用>》(...

Read more

项羽仅是一个军事暴发户


    项羽和刘邦年轻的时候,说过大致相同的话。项羽见到秦始皇视察会稽,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见到秦始皇视察咸阳,说“大丈夫当如此也”。陈胜吴广一起事,项羽和刘邦便揭竿而起,加入到倒秦大军的行列。谁也没有想到,那么多的起义军,乱哄哄的,最后倒坐大了毫无根基的项羽,以及流氓出身的刘邦。

项羽平定了天下,就开始大肆封王,起义者有份,复国者有份。就这样,项羽一口气分封了十九个王国的国王,他则自封为楚霸王。这是典型的项羽体制,它既不同于周王朝的封建制,也不同于秦朝的专制,而是彼此地位平等的联盟制。项羽是这个联盟制下的国王之一,而非联盟领袖。这便给了雄心勃勃者以可...

Read more

奇文共欣赏,两社谁抄谁


    看新闻,不意发现,同一新闻事件,中新社与新华社的稿子竟然一字不差。惟不知两社谁抄谁,只好奇文共欣赏啦。下面是中国两大新闻社的鸿篇巨制,读者可对比一看。我唯一的感想是,中新社和新华社的饭碗真是太好端了。

 

 

 

奇文共欣赏 两社谁抄谁

 

    中新社平壤十月五日电 (记者 周兆军)五日上午,正在朝鲜进行友好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代表团全体成员、中国驻朝使馆工作人员、在朝中资机构、华侨、留学生以及中国青年代表团和艺术团成员三百余...

Read more

宋美玲与飞虎队小伙的一段旧闻


    从缅甸撤回昆明的飞虎队,在他们那一列列卡车和吉普车上,不是满载走私物品,便是载着英印混血的摩登女郎,给人的感觉,他们不像是在战区,而更像是去野餐。那些摩登女郎们穿着时髦的皱褶短上衣,戴着五颜六色的太阳镜,用现在的语境来表达,一个字:酷。

    飞虎队员们白天轮流在警戒棚里值班,靠打扑克消磨时光。其他人则更是闲得发慌,他们有时去打野鸭,或蒙头大睡,或饮酒作乐。无事生非的飞虎队员在昆明街头,最怕的是遇上他们的宪兵。大多数美国兵极爱喝酒,有的喝醉了便失去控制,以致骂人、打架,甚至调戏妇女。宪兵一来,麻烦即至。所以,美国大兵虽...

Read more

冯小刚与黑泽明


    冯小刚的电影思想像他自己——真实;其电影艺术道路像黑泽明——看下去就会知道。

1996年4月1日,冯小刚正在拍摄《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王朔编剧),突然得到北影厂制片处的通知,说让他和王朔到厂长韩三平办公室去一趟。中国人的经验是,“到我办公室来一下”(领导专用语)准没好事。这一点,冯小刚和王朔在路上就预感到了,果然,一走进厂长办公室,便发现厂长书记等人,“个个精神肃穆”。大家不说话,先是传阅一份文件。最后由厂长破题,说这是电影局传过来的急件,是对剧本《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的意见。

    急件大致说,“……剧本描写的三...

Read more

谁玩死了中国的学术


有个成语,叫做不学无术。然而,今之中国,却迎来一个不学有术的时代。大学教授不用学,照样有学术成果问世;大学生不用学,照样使毕业论文过关;科教文卫单位的人不用学,照样有学术论文海量地发表在各自的专业期刊上;政企单位的领导更是不用学,就有大模大样的学术论文诞生。学而有术的不必去说,我们这里只想说、只想问的是,一些人是怎样不学有术的呢?答案很简单,抄袭。教授抄外国的,学生抄网上的,单位人抄学术期刊上的。领导干部抄谁的?他们请人捉刀代笔的那些大作,也无不来自网上、专业期刊上,好的东拼西凑剽窃而来;不好的,原文搬来了事。中国的学术,就被这些无耻之徒彻底玩死了。

先前,在刊物上读到过一篇短...

Read more

沉滓泛起的汉武帝




   
西汉王朝中有一个人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司马迁。你或许不熟悉与司马迁同时代的国家元首,但你却一定听说过司马迁这个名字。既使再没有多少历史知识的人,一提到司马迁,就知道是写《史记》的那个人。喻历史以长河意正在于此。你看,西汉王朝二百年,大大小小的皇帝有十五个。这皇帝也是无论大小,只要当朝就不可一世,其大名也必定是如雷贯耳。然一旦落进历史的长河中,回眸一瞥,当年那些九言一鼎、说一不二的国家元首,绝大多数再不为人所耳熟能详。以西汉为例,能有幸成为这二百年标志性名字的,也只有刘邦(开国大帝)、吕雉(第一老婆,为独揽帝国政府大权的第一女强人)、霍去病(二十三...

Read more

慈禧与蒋介石的餐桌风云


    普通人的吃饭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芸芸众生,皆为这普通人群中的一分子,自己怎么个吃法还不知道吗?就是别人吃饭,在家里,在饭馆里,甚至在路上,都会看得到,无非就是吃,顶多还有个推杯换盏。要知道,这芸芸众生是包含了所谓的达官贵人的,惟不包括极权人物,如慈禧,如蒋介石。说起这两个非凡者的餐桌景观,一定与众不同,也一定让你大开眼界。

    慈禧身边的陶兰泉回忆说:“太后在车中,停车进膳。皇上同桌,侍食于下,后妃立侍于后。传菜从东南门进,即撤一菜从西北门出,如是川流不息,至膳毕止”。非常有趣的是下面这段描述,陶兰泉说,慈禧太后...

Read more

伽利略:需要英雄的国家真不幸


    1632年,伽利略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宇宙体系的对话》。该书根据观察所得,结合力学原理,抨击了托勒密的“地心说”,论证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次年,罗马宗教裁判所便传讯伽利略,以攻击亚里士多德和宣扬“异端思想”罪,判他终身监禁。我们可以通过著名戏剧作家布莱希特经典之作《伽利略传》中的片段,来看一看处于漩涡之中的伽利略。

    1633年6月22日,伽利莱奥·伽利略在宗教法庭悔罪,宣布放弃他的地动说。这之前,宗教法庭审判官和教皇有段对话,宗教法庭审判官说:“实际上用不着对他太厉害。他是个肉做的人,马上就会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