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友华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关键在于房地产业的重新定位和调整调控政策


 

关键在于房地产业的重新定位和调整调控政策

              李友华

 

2010年,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4月17日“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政策出台,9月29日第二波楼市调控出台,多个城市先后推出限购令。然而,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的调控目标看,效果并不明显。据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最新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2010年全年新建住宅价格同比普遍大涨,北京2010年同比涨42%;上海同比涨...

Read more

李友华回答记者“目前楼市已是最后疯狂”


     前日,某自称为房地产网的记者打来电话,希望耽误我大概一两分钟时间,向我请教我几个问题。我曾经向有关媒体透露,三年内不接受媒体采访,更不回答任何关于房地产以及房价涨还是跌的问题。算起来自承诺不接受媒体采访自今尚不足三年。但因这一位记者此前已多次打电话给我,我每次都有些不够客气。这一段时间关起门来修读佛学经典,受“无分别心”影响,便耐着性子回答了几句。为了不致使外界产生歧义,现文字记录如下:

      某网记者:请问房价是涨还是跌?

  &nbs...

Read more

李友华:慎提房地产泡沫破灭


慎提房地产泡沫破灭

李友华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已无争议。泡沫就像美丽的肥皂泡,注定是要破灭的,只是时间早晚和以什么方式破灭的问题,历史上任何泡沫都毫无例外的破灭了,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也应是概莫能外。即便与此,我还是不希望看到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即便是我们曾赌咒“敌人一天天坏下去”的“敌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也不愿看到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当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的20年经济衰退,已经让日本吃尽了苦头。然而,从历史上...

Read more

李友华:明确城市住房的公共产品属性完善相关调控政策及措施


明确城市住房公共产品属性完善相关调控政策及措施

李友华

 

     新华社2010年9月17日发表了《打击投机行为将房价调整到合理水平》文章,文章指出:“近年来一些城市房价一路飞涨,不仅使民众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越来越难以实现,还引发了日益严重的投机现象,房屋越来越偏离其居住的本质属性,成为少数人谋取暴利的重要工具。要实现百姓“住有所居”的社会目标,必须对房地产市场的非正常现象进行校正,使房屋向其本质属性回归,使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真正利国利民。而校正的关键是,通过重点打击投机行为,挤压房地产领域投资的...

Read more

李友华:集美纪事


集美纪事 

李友华 

     晚间应几位好友之约,参加一饭局。大家推杯换盏,不经意间PK到深夜。回来时多少有些醉意,路上行人已经不多。已经到了住家的楼下,突然从一弄道的黑暗处串出几个黑影,黑影中有人大声吼道:“站住”!这是儿时玩抓坏人时才有的命令。    

      有人要打劫了,这是我的第一反应,这一带小区里夜间常有人遭到打劫。想到这里,心中暗生畏惧,醉意已消了大半,不由得就加快了些脚步,反正快到家了。

&...

Read more

转载敬爱的温家宝总理文章:强国必强教 强国先强教


    

[转载]温家宝:强国必强教 强国先强教

 

新华网北京8月31日电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8/31/c_12502783.htm

 

强国必强教 强国先强教

    温家宝

    一、在新的起点上全面谋划教育改革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对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

Read more

李友华:建议重构厦门保障性住房体系,推出“公私共有产权房”模式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


福建省省长黄小晶在2008年省“两会”上曾表示,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很迫切,甚至连博士后也属于这个层次。厦门的保障性住房在覆盖一定比例的低中收入人群的基础上,目前正不断尝试覆盖一些特殊群体,比如公务员、引进人才、外来务工人员、新进大中专毕业生,一步一步地把保障性住房覆盖面扩大。2008年厦门市将非低收入人群纳入住房保障范围,申请者的收入和家庭资产将不再受限制,逐步扩大保障覆盖面,但中等收入“夹心层”住房问题并没有很好解决,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厦门中等收入夹心层住房难问题。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需要探索解决中等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具体办法。根据建设部指导性意见,结合国内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