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方闻水

勒珂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

发现“双重心跳”生物


  

  
  一张狼蛛的核磁共振彩色影像突出了它身体尾部的心脏。

  来源:加文•梅里菲尔德(Gavin Merrifield)

  通过将一只活的狼蛛(tarantula)放到一台专为啮齿目动物和其他小型动物设计的特殊核磁共振扫描仪中扫描,研究者发现该蜘蛛具有异常的心跳。

  “在这个视频中,你可以看到血液在心脏中流动,颇为引人注目的是它看起来似乎存在着‘双重心跳’,这是一种前所未见、截然不同的收缩类型。这说明了使用像核磁共振成像仪(MRI)之类的非侵入性技术的额外价值,”研究员加文·...

Read more

病患社交网站:医生们可能错了


  “像我一样的患者”(PatientsLikeMe)是一个病患社交网络和数据收集网站(可参看《病患社交网站:像我一样的病人》)。该网站发表了一项由病人推进的研究,反驳了以前的一篇有关锂可以有助于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患者的文章。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是一种致死性神经疾病。该研究结果重点表明:基于互联网的跟踪工具,是如何使患者通过一种扩充传统临床研究的方式来探究与其自身最相关的医学问题。

  “这是首次将社交网络用于患者人群治疗方法的实时评估,”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Read more

首个红斑狼疮血液诊断测试诞生


  瑞典伦德大学(Lund University)的免疫技术专业的副教授克里斯特·温仁(Christer Wingren)研发出一种血液测试,能够判断出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的诊断标志,并能预测出病情如何发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表现症状是人体内出现多种抗体,不仅造成顽固性的皮肤损害,还会累及身体的其他器官,如肾脏、心脏、肝肺等,它发病急及易复发,尚无详细的病理原因阐述。目前,全世界约有500万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深受其害。

  温仁介绍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十分复杂...

Read more

3D人体在线搜索


  首个在线三维互动人体搜索工具于昨日公布。它可以让用户深入到最微小的细节观看并漫览男性或女性的人体解剖图——从肌肉和深层肌肉到神经、动脉、血管和骨头。这个新工具叫做人体图谱(BodyMaps),是由健康线网络公司(Healthline Networks,)和通用电气健康畅想网站(GE Healthyimagination)两者合作研发的,前者是一家为在线消费者提供医疗信息的公司,后者是一个分享和推动那些关注消费者健康项目的网络平台,比如应用软件或健康指导视频。(本文可参看《人体搜索引擎》)

  人体图谱是一款消费者工具,用来对用户进行在健康状况或医学疾病方...

Read more

种“纳米花”恢复视力


  视网膜移植能为盲人送去光明,但关键是,移植的视网膜必须和患者眼睛的独特结构相匹配。基于现有的视网膜移植体,俄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 )的物理教授理查德·泰勒(Richard Taylor)设计了一种金属“纳米花”。这是一种自组碎片型的精细材料,形似重复图案,能够强化移植体与病人的健康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帮助失明患者重拾视力。

  对于部分视觉障碍疾病患者,如视网膜黄斑变性(macular degeneration ),受损的只是眼睛的视杆细胞(rod)和视锥细胞(cone),而他们的神经细胞无恙。现有的移植体通过在...

Read more

别撒谎,这些小动作出卖你!


  随着奥萨马·本·拉登被击毙,公共安全又成为了美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核心问题,有效辨别可疑人物对于公共安全来说至关重要。不久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心理学教授R·爱德华·盖瑟曼(R. Edward Geiselman)在《美国司法精神病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Forensic Psychiatry)上发表了关于认知询问技术(cognitive interviewing technique)——辨识可疑人物——的研究结果,并提出相应的辨识培训项目指导...

Read more

干细胞能治癌还是致癌?


  成体细胞转化为干细胞后,隐藏了很多遗传突变,其中某些突变会存在于癌症连锁的基因上。然而,科学家现在还不清楚这些突变会如何影响转化干细胞在医学上的应用。他们说这些发现表明,还需要对这些细胞进行更广泛的研究。

  “如果我们考虑将这些细胞用于治疗,我们需要预先考虑应当进行什么样的细胞过筛试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分子生物学家劳伦斯·戈德斯坦(Lawrence Goldstein)说。基于干细胞的疗法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它们是否会有致癌的风险;干细胞和...

Read more

史上最老鸟妈妈:60产子,多亏鱼油!


  来自美国中途岛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最新消息:美国一名年岁最大的野生鸟——至少是已知最老的——在60岁的时候又重新当了母亲!

  这是一只名叫“智慧”的黑背信天翁,她在 1956年首次产下后代,地理调查科学家钱德勒·罗宾斯(Chandler Robbins)为她戴上了首个鸟足识别环,该种鸟类的初次哺育年龄基本为8-9岁,当时罗宾斯估计“智慧”大约为5岁左右。到2001年,罗宾斯又重新发现了她。

  美国地质勘查局野生研究中心(USGS Patuxent Wildlife...

Read more

世界首例人造尿管移植,源于患者自身


  6年前,5名年轻的男性因为疾病或者意外导致尿道遭到破坏,维克森林大学再生医疗研究所(Wake Forest Institut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的科学家们在组织工程技术的帮助下,用他们自身细胞培养出新的尿管,再移植入人体。现在,这5名男性又重新恢复了健康。研究学者们将这一结果发表于最新的《柳叶刀》(Lancet)杂志上。

  这项成果是组织工程领域及再生医学的双重胜利。领导这项研究的是维克森林大学的安东尼·阿特拉(Anthony Atala)教授。他们从每位患者的膀胱或者尿道取出组织样本并分离出用于重建的细胞,约培养一周后,再让...

Read more

仿视网膜眼镜:重见光明第一步


  历经20多年的研究与开发,第一个仿视网膜假体在欧洲获得了临床治疗和商业用途的许可。因退化性眼疾病而致失明的人们,将有权选择购买使用这种至少可以使他们恢复部分视力的移植体。(参看《视网膜植入:有机聚合物比硅更好》)

  “这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时代,视力将以越发惊人的水平得到恢复。”加利福尼亚州第二视力公司(Second Sight)的董事长和执行总裁罗伯特·格林伯格(Robert Greenberg)说。此设备是由第二视力公司开发的。

  德国罗伊特林根市(Reutlingen)视网膜移植有限公司(Retina Implan...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