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系统分析研究室主任、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对当前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分析


当前阶段(至少5年时间内)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依然较大。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判断:

首先,中国依然存在着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潜力。中国虽然经历了长时期的经济快速增长,但直到目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处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仍存在着巨大的需求。例如,我国仍然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经济中广泛存在的各类需求必然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其次,中国至少在10年的时间内仍将处于劳动力供给相对充分,同时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阶段。这是实现中国较快增长的相当重要的基础。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能够实现高速增长,虽然原因...

Read more

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两面性


经济增长的最终结果,是由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在现实经济中,企业不是因为能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而是要视其能卖出多少而决定其产量。如果经济中的需求量在企业的生产能力范围内,那么经济中的产出量就是由需求量来决定。如果经济中的需求量超过了企业的生产能力,那么经济中产出量就是由企业的生产能力决定的。也就是在供给与需求这两个方面中,哪一方面是约束性的因素,哪一方面就是决定最终产出量的因素。在目前及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将处于需求约束或者说是需求不足的局面。因此提高需求水平将有利于经济增长。

消费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需求。由于有消费,消费者才会购买相关的产品,企业才由此可以卖出其相应产品,从...

Read more

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作用”


     以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与投资更快的增长密不可分的。数据经验已经表明,中国以往的经济增长与投资增长高度相关。而经济学的理论表明,投资的确对经济增长有着多重的重要作用。

     简而言之,投资对供给与需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的需求。投资、消费、出口被人们比喻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是指它们是从需求方面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其中投资是三大需求之一。另一方面,投资对供给同样有重要的影响。投资是提高供给方面产出能力的重要基础。显而易见,产出能力的形成来源于资本...

Read more

当前我国经济中的一些不利因素


当前我国经济呈现总体向好发展的态势。但是,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不利因素。

首先是外需问题。当前世界经济回升的前景尚不十分明朗,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效应可能持续更长的时间,因此我国出口受阻的状况可能要在较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经营将继续面临困难。

其次是通货膨胀问题。为了确保实现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8%的目标,中央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此相应的是货币供应量有较大幅度增加。根据央行公布的2009年《1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2009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7.68%,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32.3...

Read more

财政政策对消费的影响


 

2008年,中国最终消费的规模占GDP的比例为48.6%[]。可见,如此庞大规模的消费的变动,足可以导致经济繁荣或萧条。经济理论表明,财政政策对消费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复杂影响效应。因此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对消费产生积极影响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显而易见,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有密切关系,而财政政策如税收政策可以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状况。一般地说,减税政策具有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效应,从而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增税政策则具有减少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效应,从而不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在其他方面,财政转移支付以及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也是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或利益关...

Read more

通货膨胀的结构问题


在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全面、持续和大幅度地上涨的情况。也就是,个别商品的价格上涨一般是不能称为通货膨胀的。可见,被经济学家们称为通货膨胀的价格上涨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价格上涨的全面性;二是价格上涨的持续性;三是价格上涨的快速性。然而,怎样的价格上涨才算是全面、持续和快速?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判断标准及承受能力。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经济状况,人们的判断标准及承受能力可能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它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可能使退休老人辛苦一生的积蓄大大缩水,甚至化为乌有。也有人会因此而一夜爆富。价格的变动实际上是利益格局的变动。然而在现代经济...

Read more

如何理解"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


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似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此,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者弗里德曼(Friedman)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地方都是货币现象” (Inflation is always and everywhere a monetary phenomenon)然而,实际经济中的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并不是简单地为表现为货币的多少。如何正确认识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大量的数据经验表明,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向关系主要适用于长期,在短期这种关系并不明显存在。弗里德曼教授考察了美国历史上1867~1960期间货币供给(M2度量)与通货膨胀(以...

Read more

关于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


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与说“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最终可以体现为“货币现象”,即货币过多是产生通货膨胀的基础,然而在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并非是一种如此简单的关系。

容易理解,发生“洪水”的基础是由于“水”多。但是,“水”多不一定就必然导致“洪水”的发生。如果防洪的堤坝足够坚固,如果分洪的渠道足够畅通,可能发生的洪水是能够被化解的。然而无论怎样,拥有充足的“水”是发生“洪水”的基础。从另一方面说,如果没有足够量的水,发生洪水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这时,如果问及导致某次“洪水”发生的原因,仅是回答是因为“水”过多,这样的回答似乎是没有意义的。这时的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