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顾自安

顾自安,(1977-)宁夏平罗人,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曾于宁夏大学获文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经济学家胡培兆、吴宣恭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现供职于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任副总经济师。目前主要从事经济理论与制度演化方面的研究。现已在香港《二十一世纪》、新加坡《远东中文经贸评论》、《中国经济问题》、《新政治经济学评论》、《经济评论》、《当代经济研究》、《东岳论丛》、《当代经济管理》、《中国信息报》等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制度演化分析应读的几本文献


制度演化分析应读的几本文献

顾自安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的《合作的进化》[1]一书堪称行为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以合作的产生和进化为主题,通过组织的两轮“重复囚徒困境”竞赛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在两轮竞赛中最后胜出的都是最简单的“一报还一报”策略。该策略以简洁明晰、善良宽容、可激怒性和策略性惩罚为特征,其出色的表现为人们认识个人、组织、国家间的合作产生和进化提供了积极的前景,其结论在社会科学的诸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克鲁鲍特金的《互助论:进化的一种因素》[2]一书长期以来由于作者本人的政治立场,一直背负无政府主义的...

Read more

制度演化分析:理论渊源及演进脉络


1.1 理论渊源

本项研究所试图进一步开展的制度演化分析,在理论渊源上可以追溯到关于自然法学说的早期经济思想,或称早期自发秩序传统。早期自发秩序传统的主要贡献,在于指明了人类社会进化所依凭的秩序状态并非来自于理性设计,而是“人类行为的意外产物”。尽管这一洞见甚至在16世纪西班牙萨拉曼卡学派的经院哲学的个人主观价值理论中就被发现,但由于天主教在当时所依赖的自然法哲学的功利主义色彩,其理论体系中更为吸引人的观点成了主观价值理论,而其关于理性参与制度演化的看法则被此后的经济学家所忽视。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院学者的经济理论与伦理学和自然法存在着过于紧密的联系,而且...

Read more

达尔文进化论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达尔文进化论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顾自安
(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433)

一、达尔文与达尔文主义
 查理•达尔文(C.R.Darwin)是英国伟大的博物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从事揭示生物物种起源奥秘的研究,成为科学进化论的最伟大的创始人。达尔文于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英国的一个世代从医的家庭里,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对于自然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童年和中学时代的达尔文,常去郊野捕捉昆虫,收集鸟卵,细心观察各类生物的形态和习性。这对于他后来从事的科学研究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Read more

时间的概念与秩序


  ——读《时间之死》的一些启发

  顾自安

  下班返家途中,无意看到一家小书店,抵制不住自己“淘书的癖好”,于是迈步走入。说句实话,其实自从来温州,一直对这个城市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品味不敢恭维,总觉得这里大概只能称作是小老板和打工者的沃土,而对于如我这样的“知识分子”实在有些水土不服。但是,就是这么一家小书店,却还是让我有些收获,从拥挤的书架和底仓中,我还是发现了对味口的著作。《时间之死》正是其中之一。这本书,单是目录就让我十分着迷,尽管它主要研究的是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但对于我这样一个无门无派的经济学...

Read more

“交换行为”的社会功能


  (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 325003)

  试图考察系统思维下“交换行为”的社会功能,首先需要我们将要考察的社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来看待,并将社会系统的秩序状态对应于复杂系统内部演化的系统秩序状态。换言之,当我们描述的社会具有良好的秩序状态时,该状态对应复杂系统的近平衡态;而当社会秩序混乱时,该状态则对应复杂系统的远离平衡态。更加严格的讲,对于复杂系统而言,从来都不存在所谓的“最优秩序状态”,这或许对许多在社会制度研究中试图通过某种“实验社会学”的思想幻境而发现“社会最...

Read more

再谈“社会理性”——答复山阴学人


 

(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    325003)


小胡,你好,昨晚的邮件我看到了,那些文章供你参考。我提交的文章只是对哈耶克悖论的一个廓清,所以文章中没有直接给出这一悖论的解决途径,只是提到了奥菲克脑进化理论的可能启发。真正的解释和推演是在我的博士论文中完成了,看来你还没有系统的看过。
你坚持使用“社会理性”这一概念,我并不反对,因为我们每个研究者在进行理论解释时都有权利和理由设定自己偏好的范畴,但是有个前提是,这个范畴必须和临近的其他范畴能够有效区别。
我这次在会议上也看到而来许多学者使用其他的理性概念,比如生...

Read more

广义“交换行为”的界定


  (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 325003)

  通常意义上看,人们对于“交换”的理解对应于“易物交换”,即两个行为主体以某种实体物质相互交换。应该指出,这是一种狭义上的交换。广义上的交换,包括有形物质以外的众多形式和内容,例如实物交换、情感交流、思想沟通、信息流动、能量转换、新陈代谢等等……;在更加抽象的意义上,它还包括爱与恨、生与死、存在与消亡、真实与虚幻等等对立现象的转换;而从关联作用上讲,如果我们从联结论趋法来看,那么它除了包括价值关系之外,还包括因果关系(并联因果与串联因果)、矛盾对立、竞合关系、映...

Read more

上帝的使者——亚当·斯密


  (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 325003)

  对于熟悉现代经济学的人来说,多半认为斯密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市场中的商业行为和价格机制的研究,而他最令人叹服的成就则在于发现了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奥秘。在我个人看来,如果说牛顿因为揭示了『自然』的奥秘而成为上帝使者的话,那么,斯密则是另外一个上帝的使者,因为他揭示了『社会』的奥秘。

  或许有许多人并不同意我的这一说法,但这多半是由于社会本身的复杂性造成的。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人类思想史上众多先驱们对“社会如何可能”这一问题啃凿的痕迹,那么对于斯密的贡献或许才能真正洞识。

...

Read more

社会科学的思维趋法和叙事范式


我不主张使用“社会理性”概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这一概念本身存在难以界定的困难,即究竟何为社会理性?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定义的范畴。二是因为社会理性概念本身所容易导致的理论陷阱和缺陷。

首先,来看看理性究竟是什么?从启蒙运动与早期宗教主义时期的断裂来看,理性本身内涵主体意识的觉醒,它不仅标志着主观作为客观之映象的认知秩序的成熟,还标志着人与自然的分离;理性的形成不仅体现于科学对于宗教的胜利,还体现与人类科技文明对于自然的征服。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深刻思考理性之哲学起源,那么不难发现,它不仅根源于道德哲学对于价值判断的客观化趋向,也根源于功利主义和...

Read more

关于“社会理性”概念的理解——山阴学人问答录(二)


  顾自安 胡靖春

  一、山阴学人的两点意见

  你很反对使用群体理性、社会理性这样的概念。“理性之存在是以单个主体的人脑为功能载体的,因此,理性之原初形态必然是一种个人认知,而非是群体认知。也即我们所谓的“群体理性”概念并不具有一个真实存在的、可以象单个人脑那样进行推理的‘脑中枢’结构”这段话表明了你使用群体理性、社会理性的理由。社会理性(其中包含了群体理性)包含了法律、传统中。很多法律原则是多少年社会经验的总结,它不必经过每一个体都的认可,具有强制执行力。社会理性不是存在于某个个人的大脑中,而是以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