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淼

1991—1995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系上大学 1995—2001 交通部公路一局 2001—— 中国改革报.现任理论部主任
个人博客:http://wangmiao711.blogchina.com

从山木培训的小秘密谈起


从山木培训的小秘密谈起
近日,山木培训总裁宋山木涉嫌强奸公司女员工,有传已被公安机关网上通缉。2010年5月13日晚间,集团董事会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同意接受宋山木辞去总裁职务的请求,并通过了委派原集团常务副总裁李木子担任集团总裁的决议,即日生效。至此,一家开的轰轰烈烈的培训机构的命运陷入危急境地。
山木培训,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大广告牌上看到宋山木的那张大胡子的脸。和很多人一样,我原来一直以为是家日本人办的培训机构,后来有一次偶尔为孩子咨询英语培训的事,才发现是一家中国人的民办培训机构。孩子最终没有选择山木上课,但我却发现山木的一个当时令我非常吃惊的小秘密。那就是你在山木培训那里看到的...

Read more

扩大居民消费政策应立足于阶层差异


 
——访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赵卫华副教授
本报记者王淼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有专家认为,中国正处于“由生产大国转向消费大国”的关键时期。怎样理解中国的消费问题,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直接关系着未来我国发展方式转变。近日,本报记者就如何看待中国的消费问题采访了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的赵卫华副教授。
消费也是一个社会学问题
记者:中国居民消费率偏低是近年来学术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也有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居民消费增长太慢,拉动乏力,是一个认识误区...

Read more

社会保障改革应以围绕人的能力建设进行


社会保障改革应以围绕人的能力建设进行
王淼
 
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扩大内需与社会保障建设密切相关,将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覆盖到农民、农民工以及城市无业人已经成为社会保障建设的基本方向,国家也正在制订《社会保障法》,对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整合。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保障,我们需要的是怎样的社会保障,在很多论者那里并不十分清楚。对社会保障的定义进行重新认识和反思,才有可能建设起一个真正有利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是一柄“双刃剑”
此次金融危机给了人们一个重新认识社会保障的机会。危机发生后,中国多年一直不振的内需...

Read more

问路“消费大国”


 
本报记者
 
十字路口意味着什么?
十字路口意味着一种不确定性。
现在,中国的发展似乎也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十字路口。前后左右都是路,前后左右也可能都有陷阱。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将“中国改革研究报告(2010)”命名为《第二次转型———处在十字路口的发展方式转变》正是对当前的这样一种困惑的回应。他们认为,今后几年,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发展阶段性的变化看,公平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主题。
323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北京发布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并举办了有...

Read more

限制央企炒房发出楼市调控新信号


  ■王淼

  

  两会上代表、委员对高房价的讨伐声,言犹在耳,3月15日,北京市土地拍卖再次涌现出国企新科“地王”。国企争当新地王的行为,近日已成为各家媒体批评的焦点,真可谓“千夫所指”。3月18日下午,国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除16家以房地产业务为主业的央企外,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正在加快进行调整重组,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要退出房地产业务。对于国资委的这一决定,有专家表示,可能会令一些主业非房地产的央企不敢像之前那样太出风头,但能否将他们从房地产行业彻底“清理&rdquo...

Read more

中国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新路


中国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新路

———访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教授

本报记者


130,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在京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报告对中国现代化的前景进行了预测分析,指出我国有望提前10年左右实现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报告提出的诸如在21世纪末中国晋级发达国家的概率为4%等观点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就《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的主要观点,本报记者对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者:首先,对于《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的出版向您表示祝贺。请您谈谈《...

Read more

要从制度上保证“劳动致富”最光荣


 

要从制度上保证“劳动致富”最光荣

——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研究员

 

本报记者 王淼

 

“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改革分配制度,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温家宝总理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对分配问题格外关心。在今年的“两会”上,收入分配问题也是代表委员最为关注的焦点话题之...

Read more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2009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2009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

专家认为通过个案推动宪法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本报记者 王淼

20091225日,中国人民大学在京举办2009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许崇德宪法学发展基金主办,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中国宪政网协办。会上揭晓了本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与会专家就这十大宪法事例进行了评论。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指出,尽管个案本身影响力有局限性,通过个案推动某一个制度的变革或改革,也有局限性,但是通过个案推动宪法的发展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式。通过研究个案促进政府和学界共同来关注和思考中国的宪法进步...

Read more

中国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纠错机制


中国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纠错机制

 

想到这个问题,是看《与李泽厚对话:“中国要过封建资本主义这一关”》后读到这样一个评论:

来自山西省运城市[ yang8233 ]的原贴:

您说“现在是封建特色资本主义”,又说要《告别革命》,您不觉得是矛盾的吗?

我不能说作者不对,但这种看法其实是在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看法。在中国,有这样一些说法,“改革是另一场伟大革命”,“革命不是请客送礼”……人们对此习以为常,却不知这是不对的。

改革不同于革...

Read more

正视丑陋之后




  我不知道,如果这种书50年前、30年前甚至10年前,我们中国人看到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我知道,那时候我们可能不会去翻译她。

  今天,我们翻译了,看了,恰恰是因为我们的自信已经开始恢复,开始能够去正视我们曾经的落后。这就是我今天一口气看完100年前日本教习中野孤山的游记《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的一个总的感受。当自己的落后被别人如数家珍般摆到桌面时,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啊。游记中以一个外来者的视角记录了当时中国的落后;劳动者生活贫困、不讲卫生,环境恶劣、盗匪横行,不讲信义等等不一而足。有些东西是让人震惊的:“他们(上海的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