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业进

古典自由主义者,信奉自由市场经济和自发秩序,执着于解释合作和秩序现象,崇拜托克维尔和F.A.哈耶克。从事经济研究。

“发现的法”与“立法之法”


真正的法是发现出来的;伪装的法是制定出来的——笔者

 

有一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遵循立法机构所立的法,乃是“依法治国”应有之义。就中国的情形,这背后有多重谬误。有几个“反动派”思想家,如政治哲学家列奥.斯特劳斯,如迈斯特(现代的接班人当属海德格尔和尼采),还有与现代性保持距离但是没有那么“反动”的则是.柏克,这一路哲学家,政治哲学家,他们反对现代性,反对代议制,不是胡来的,而是有其深意。比如他们批评代议制是个“赝品”,他们质疑的正是:代议机构造出的法是真正的法吗?

第一重谬误:社会主义转型国家,从一个习惯法(或有习惯法特征的规则系统)受到全面摧毁的废墟上恢复和重建规则...

Read more

进步的标准及其政策含义——演化的逻辑之四


什么是进步?经济学家的回答是达到或逼近帕累托最优就是经济进步,或者宏观视角,经济增长就是进步。阿玛蒂亚.森没有局限在教科书经济学的范围内探讨进步的标准。森问的是更一般意义上,何谓进步。他找到了达尔文那里,或者更早的达尔文主义者,著名经济学家马尔萨斯。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著作启发了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洞见,马尔萨斯反对一切诸如“济贫法”之类的公共行动,因为在马尔萨斯看来,这样的法案和公共行动违反了自然施加于我们的约束,一种自然的人口控制。阿玛蒂亚.森一贯持有强罗尔斯第二正义原则立场,不能同意马尔萨斯的这种看似深刻却又与我们的价值观冲突的观点。

森感觉到有必要探究到演化理论,...

Read more

有意识地行动,无意识的结果——演化的逻辑之五


理性能力使我们采取有意识的行动,然而在这种无数个体的有意识行动在一个复杂、动态的合作系统中,得到的是个体预先常常无法预料的结果。这就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强调的非意图后果。其实,非意图后果理论还可以在另一个抽象层次上思考。

试想人类的婚姻,在演化时间刻度(无论生物的还是文化的)上,乃是基因重组试验的具体化,仅当这种基因重组试验中,演化进程才能得以实施“选择”,有理性能力以后,根据什么选择,选择的标准无疑不能再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殖优势,但是演化进程中的选择压力导致新的综合优势者占有和运用更多生存资源仍然符合演化的逻辑。为了这种基因重组试验,大自然让这种有性繁殖生物具有异性吸引的倾向,...

Read more

进入一岁九个月语言发展(育儿经)


1.从模仿到造新词,用已理解的词汇组合成新词。

已经理解词汇:桔子,树,自己组合成新词语形成新概念:长桔子的树(橘子树)

已理解的词汇:饼饼,黑色,自己组合成新词语:黑饼饼(指奥莉奥饼干)

2.实质性选择。

宝宝,到别的地方去玩——不,这里好玩。

宝宝,冷不冷——不冷(根据实际情形,冷就说冷,不冷就说不冷)

吃完药——妈妈,再也不喂药药了啊。

3.“我”的使用。“因为……所以”、“难怪……”“再也不……”的使用

——我的球呢?

——因为蚂蚁弟弟饿了,所以给它们吃的

——难怪哦(调羹拿反了边,舀不起汤)

——再也不玩沙子了

——爸爸你在干什么?妈妈你在干什么?婆...

Read more

评赵旭博士《农民差权不差钱》


天则所的赵旭老师今天给我们做了一个很精彩的关于三农问题的演讲。赵老师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成都模式:

一个核心:发展和完善市场

两大突破:农村产权改革;财政资金投入机制

三个平台:小城镇投资;农发投;??

四大举措:??,完善风险风险分担机制;扶持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产品流通(如建立电子报价系统)

五大成果:居住社区化;土地规模化;农业产业化;金融多元化;收入多元化

几点启示和评价:

土地管制世界各地都有,但是18亿亩红线是用途管制,与城市化过程中国有土地批租制度没有因果联系。并不是有18亿亩红线保护,就必需搞征地、搞城市土地国有化。私人土地上建房子怎么了?赵旭博士揭示了这里...

Read more

自由的8个背叛者


从古希腊到启蒙时期,我们历数八个自由的背叛者和自由的敌人。自由的敌人从人类诞生的时刻就存在,到现在,以及未来都将存在。文明的进程是一个争取自由、揭示自由、维护自由,从而也是与自由的敌人周旋、抗争和战斗的历程。根据以赛亚.柏林和卡尔波普尔的整理,在自由的背叛者和自由的敌人队伍中,以下这些思想家的影响深远。迄今,自由的朋友一向很少,可是得自自由的繁荣和幸福并不为自由追求者的私有物品。

1.柏拉图

2.爱尔维修

3.卢梭

4.费希特

5.黑格尔

6.圣西门

7.迈斯特

8.马克思

     先说爱尔维修对于自由的背叛。爱尔维修是功利...

Read more

意义仅在当下


我们,既不是过去的掘墓人,也不是未来的助产婆,而是只生活在当下。一切意义只在当下。无所谓进步,也无所谓进步的目标。从来没有“人民的福祉”这回事,有的只有每一个个体的自由选择。

更无为进步目标牺牲当代人的理由。一切拿未来的美好许愿今天的人们的行径都是伪善。

历史没有脚本,从来都是即兴创作。

如果历史有脚本,如果历史有规律,逻辑上,所有人生活的意义全部消失。

柏林总结赫尔岑此论,与米奇尼克之"为了美好的今天"之精神完全一致。

Isaiah Berlin,2003[1978]  俄国思想家。P114

Read more

两种城市化的不同信息基础


      手续齐全,证照齐全,强制拆迁被认为就有理由进行。我们认为这只是一种程序说明上的同义反复,而且属于位阶极不相称的部门的程序说明。为了缓解和预防暴力拆迁,秋风曾建议用公共用途替代公共利益,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有意义的缓冲。但是,最根本的询问必需触及,即在何种程度上,在什么特殊情形下,政府可以采取暴力相威胁来占有私人的财产。

      按照奥尔森的解释模型,流窜匪帮,作为政府的前身,发现给人民提供保护时,与被保护者存在共容利益,于是演变为驻留匪帮。驻留匪帮变身政府,改变的更多涉...

Read more

毕业论文写作亟待强调遵守学术规范


根据本人5年来的经验,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抄袭现象极其严重。这是所有中国大学的共有现象。为什么差不多100%的本科生的论文都通过了,肯定是审阅和答辩要求放松了。这样做的严重后果是鼓励,至少是默认抄袭无罪。长此以往,我们就不是在鼓励创新,而是在腐蚀青年人的心灵,因为,这是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经历的一次重大人生“教益”。

有些学生在指导教师严厉指出其抄袭行为以后仍在投机取巧进行伪装,包装,注释一部分不注释另一部分,与指导教师完猫捉老鼠的游戏。一间大学,想要不借助行政垄断力量能维持下去,学校方面务必以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为办学生命线。论文剽窃者,无论本科、硕士、博士,一律格杀勿论。指导...

Read more

信任、评价标准与特色


      转型国家都经历过计划经济试验,相应地,市场交换伦理都曾被系统性地摧毁过一遍。因此,在转型国家,命令经济时代的服从和等级激励安排依然存在。服从和等级激励安排是匿名交换秩序的替代物。在匿名的非人格化的市场秩序中,信任是合作的基础,而在命令经济体制下,信任策略遭到围剿,坚持信任策略的人往往适存度低,于是反信任策略盛行,因为持有反信任策略的人一再体验到等级激励的丰厚回报。

      在在匿名交换秩序下,各个领域在竞争压力下演化出本行业公认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经常像价格信号一样引...

Read more